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元末明初儒医王履在医学上成就甚巨,有关他的里籍,在当代著述中几乎均标注为江苏昆山,当是受《明史·王履传》的影响。而正解是明弘治十年(1497)割昆山、常熟、嘉定部分乡镇成立太仓州,据弘治版《太仓州志》,王履里籍当为太仓。他的著述在明代名医葛哲作的《溯洄集叙》中列为五种,即《医经溯洄集》《标题原病式》《百病钩玄》《医韵统》《小易赋》,经现存著述有《医经溯洄集》和从日本回归的《小易赋》。他的医学成就得益于人文艺术成就,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太仓当时作为“六国码头”,海商开通海上漕运致富后亲近文化及文化人,修建林园聚拢文人墨客,收藏名人书画,由此形成的人文环境伴随着王履的成长而成为影响其人文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太仓 儒医 王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儿科患儿的病历资料。评估患儿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类型以及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本组152例患儿中,共37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4.34%。其中,8例患儿发生胃肠道反应,20例患儿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5例患儿发生肾功能损伤。本组37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中,8例系药物配伍不当,19例与用药剂量超标有关,7例与用药效果观察不当有关。7例患儿不良反应轻微,未经特殊处理,1d后自行消退;给予30例患儿对症治疗,所有患儿均痊愈。结论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皮肤完整性受损为主,引发原因主要包含药物配伍不当、用药剂量超标等。

  • 标签: 胃肠道反应 皮肤完整性受损 肾功能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麦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在大鼠体内的肠肝循环过程。方法:5只雄性SD大鼠静脉注射MPA,收集0~12h的全血标本,测定MPA浓度。5只雄性大鼠静脉注射给予MPA,收集0~12h的胆汁标本,测定MPA和7-O-葡糖苷酸麦酚酸(MPAG)浓度。采用10对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肠肝循环模型,测定供体和受体大鼠0~12h的MPA的血药浓度。结果:大鼠静脉注射MPA20mg/kg后AUC0~12h为(43.3±20.4)μg·h·ml-1,给药后8h出现吸收峰。大鼠胆汁实验中,MPA在0~0.33h、0.33~0.67h、0.67~1h、1~1.5h、1.5~2h、2~4h、4~8h、8~12h随胆汁排出量为0.078、0.077、0.049、0.062、0.079、0.114、0.120、0.073mg。胆汁供体组和胆汁受体组大鼠MPA的AUC0~12h分别是(42.3±27.1)和(4.28±3.05)μg·h·ml-1,胆汁受体组大鼠在接收胆汁后8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结论:约有10%的MPA进行肠肝循环被重吸收,与人体内过程基本一致;大鼠肠肝循环模型中肠肝循环的峰值在给药后的6~8h。

  • 标签: 麦考酚酸 肠肝循环 药动学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酚酸脂(霉酚酸酯,MMF)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方法对麦酚酸脂的作用机制、药理学、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麦酚酸脂预防和治疗肾、肝、心脏及骨髓移植的排异反应。亦试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某些肾脏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炎症性眼病及Crohn病等疾病的治疗。霉酚酸酯不良反应大多数可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减轻或痊愈。结论麦酚酸是高效、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性的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可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对淋巴细胞具有高度选择作用,预防同种肾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及治疗难治性排斥反应,可与环孢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应用。

  • 标签: 麦考酚酸酯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自清代以来,学界一直认为,皇甫谧的医学著述除了《针灸甲乙经》《论寒食散方》等,尚有《依诸方撰》与《内经仓公论》两部医方著述,但经过对史料的梳理与各类文献的考证,发现《依诸方撰》与《内经仓公论》是不存在的,前者其实是他的《论寒食散方》,后者实则为其《针灸甲乙经》之代称.

  • 标签: 依诸方撰 内经仓公论 皇甫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羟酮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本院5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均择期给予全麻胃癌根治术,术毕前30min,O组予以羟酮、S组予以舒芬太尼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拔管后1min(T0)、拔管后10min(T1)、30min(T2)、1h(T3)各时点的VAS疼痛评分、RS躁动评分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O组T1、T2、T3时点VAS、RS评分均低于S组(P<0.05),O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S组28.0%,但差异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毕前30min注射羟酮可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后躁动及疼痛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全身麻醉术 苏醒期 躁动 疼痛 镇静
  • 简介:目的探讨依托昔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17年4月选择在汉中市中医院诊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给予依托昔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2.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86.34±11.36)分和(75.81±10.76)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6.24±12.53)分和(56.21±12.54)分(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值和CD3+CD8+值都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值和CD3+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硫酸氨基葡萄糖,依托昔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提高总体疗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 依托考昔 Kellgren-Lawrence分型 膝骨性关节炎 Lysholm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鹏软膏与依托昔治疗痛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依托昔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青鹏软膏和依托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天、第5天、第7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鹏软膏与依托昔治疗痛风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痛风 青鹏软膏 依托考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羟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7年2~5月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SAⅠ~Ⅱ级,常规L2~3间隙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随机分为两组M组,关腹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0.04%吗啡5mL,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EA)配方为吗啡4mg+0.75%盐酸罗哌卡因20mL/100mL;Q组手术结束前关腹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0.04%羟酮5mL,PCEA配方为羟酮4mg+0.75%盐酸罗哌卡因20mL/100mL,两组均于手术结束时接电子镇痛泵PCEA。两组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为背景剂量2mL/h,追加剂量2mL/次,锁定时间20min,镇痛持续48h。分别测定术后6h、24h、48h两组切口痛、宫缩痛、Ramsay评分,记录术后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结果Q组术后6h宫缩痛评分(1.1±0.2)分明显低于M组(1.8±0.4)分(P<0.05);Q组术后24h宫缩痛评分(1.3±0.2)分明显低于M组(2.0±0.4)分(P<0.05);Q组术后48h宫缩痛评分为(0.9±0.2)分明显低于M组(1.5±0.3)分(P<0.05)。Q组术后48h内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羟酮用于剖宫产硬膜外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吗啡低。

  • 标签: 吗啡 羟考酮 剖宫产术 硬膜外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羟酮缓释片治疗癌痛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2月58例癌痛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单一心理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心理疗法联合盐酸羟酮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癌痛控制率;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NRS评分和KP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癌痛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RS评分和KP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和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有2例恶心呕吐,有2例便秘。结论盐酸羟酮缓释片治疗癌痛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癌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健康水平,其药物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癌痛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复方白及乳膏中植物蛋白的含量,明确乳膏中活性物质成份。方法应用无水乙醇溶解基质,马斯亮蓝溶液对样品进行染色,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59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植物蛋白的含量。结果标准蛋白及该植物蛋白在595nm处均有最大吸收,标准蛋白溶液在3.92μg·mL-1~19.61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曲线方程为y=0.036X-0.0005(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4.3%,RSD为1.91%。结论马斯亮蓝染色法用于复方白及乳膏中植物蛋白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结果重现性好。

  • 标签: 复方白及乳膏 植物蛋白 考马斯亮蓝法 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普罗布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PCI手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前常规治疗,且术前12~24h内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患者术前1d至术后3d内每日口服普罗布片。结果术前1d,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除eGFR、ET-1水平降低外,其余指标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d内,观察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4.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肝功能异常、肌无力、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普罗布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肾功能,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普罗布考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对比剂肾病 肾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级高职护理的的104名护生分为实验组(54名)和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即先预习,理论讲解,再进行实践。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即在模拟病房授课,边教,边学,边做,学完后马上进行考试。结果实验组96.3%的护生认为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4.4%的护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90.7%的护生认为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验组的理论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

  • 标签: 护生 内科护理技术 &ldquo 考&rdquo 一体化教学模式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联合吗替麦酚酯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吗替麦酚酯联合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18(IL-18)、补体C3、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IL-18、CXCL16、BlyS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LE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NA阴转率、抗ds-DNA抗体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4.69%)明显低于对照组(55.10%)。结论吗替麦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激素 吗替麦考酚酯 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罗布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利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过治疗,观察组联用普罗布,分别在住院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间检测血脂、颈动脉IMT。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水平、内膜斑块面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普罗布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程度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普罗布考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中实施不同剂量羟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6年8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患者102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小剂量(0.06mg/kg),实验组大剂量(0.09mg/kg),对比患者不同时间段内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实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手术中实施不同剂量羟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大剂量羟酮可以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羟考酮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酮应用于肩关节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肩关节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中采用羟酮麻醉,术后采用羟酮镇痛。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全身麻醉下行肩关节手术的患者使用羟酮,可有效缩短麻醉恢复的时间、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羟考酮 麻醉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