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及培养连续检测菌血症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分为观察组(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菌血症患者)和对照组(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两组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实施血清降钙素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按照观察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不同,对血清降钙素原、培养进行连续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培养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清降钙素原、培养阳性率;发热持续时间越长,血清降钙素原、培养阳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清降钙素原及培养连续检测在菌血症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且还能反映疾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血培养 连续检测 菌血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培养细菌分布状况与耐药性探讨。方法:[研究时间段]:2018年0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0例老年住院患者送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后,对其细菌分布状况与耐药性进行探讨。结果:在对送检的1000例培养资料进行分析后,分离出病原株31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为检出率最高的菌种。此外在检出的菌种当中,阳性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科室当中;对抗菌药物的耐受状况:鲍氏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受性,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抗菌药物的耐受性最低为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等药物,对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效果,以及耐受性较低。结论:对对送检的1000例培养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本院的老年患者培养资料中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此外还发现了鲍氏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受性,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重视,以及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依据检出细菌的种类,选择最适宜的治疗药物。

  • 标签: []老年 血培养细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猪链球菌引起的猪链球菌病是由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患者感染猪链球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流感嗜血杆菌生长需要X、V两种因子,普通培养基不生长,极易漏检。培养中少见菌准确鉴定是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的重要依据。回顾性分析2例少见菌(猪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治疗以及培养实验室检查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少见菌 血培养 血流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流感染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培养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至12月同时送检的PCT和培养的454例标本,分析培养结果与PCT水平检出的相关性,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流水线测定降钙素原的水平,用BacT/ALERT-3D培养仪进行培养。所有数据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454例标本中PCT检出的阳性率为43.4%(197/454),培养的阳性率为10.1%(46/454)。培养有菌生长的46例中,PCT阳性检出率为76.1%(35/46),培养无菌生长的408例中PCT检出率为39.7%(162/4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G-)和革兰阳性菌(G+)中PCT检出率分别是93.8%(15/16)和66.7%(20/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法快速灵敏,对血流感染的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培养一直是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二者联合测定可提高血流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临床精准使用抗生素,缩短疗程,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血培养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血糖检验上静脉和末梢的差异。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取80例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需要实施血糖检测,按不同的采血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前者用静脉开展血糖检验,后者用末梢开展血糖检验,对比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血糖水平相比,两组无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糖检验中,静脉和末梢均有一定的检验效果,其后者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得到血糖值,且还能预防或是减少低血糖的出现,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血糖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末梢检验和静脉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接诊的90例血常规检验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给予末梢检验,给予观察组静脉检验,将两组血常规检验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感(2.04±0.42)分与对照组(2.05±0.38)分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红蛋白量(27.69±8.89)pg、红细胞压积(0.55±0.21)%与对照组相比(27.56±8.15)pg、(0.52±0.26)%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4.85±2.31)×109/L、红细胞(3.70±1.23)×1012/L、血红蛋白(97.46±13.63)g/L、红细胞平均体积(80.15±4.69)fL小于对照组(6.86±2.58)×109/L、(4.80±1.33)×1012/L、(108.13±15.56)g/L、(88.98±4.89)fL,观察组红细胞平均血红白蛋浓度(323.25±29.65)g/L、血小板(257.45±70.63)×109/L大于对照组(275.65±19.98)g/L、(221.23±69.44)×109/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静脉检验的准确率更高,可以更好的降低疾病的误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PCT、WBC、CRP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在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发热患者86例,将其依据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44例)与阴性组(42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50例,对所有人员进行血清PCT、WBC、CRP联合检测,对比各项指标水平。结果:经检测后发现,培养阳性组患者血清PCT、WBC、CRP均有所升高,相较于健康人群显现出较为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PCT、WBC、CRP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能够对血流感染进行更好地诊断,且操作较为便捷,值得将其作为临床之中检测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细菌培养 血清PCT WBC CRP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静脉检验与末梢检验结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到2021年6月到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静脉检验与末端检验,比较其各指标水平。结果:静脉检VAS 疼痛评分与末梢检验VAS 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末端检验红细胞数均明显低于静脉检验,末端检验红细胞比容明显高于静脉检验,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末梢和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甄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72例。根据门诊就诊的单双号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n=42)和常规组(n=30),实验组采取采用静脉的采血方法,常规组的采血方式为末梢进行血常规检测。对比两组采血方法的指标。结果:实验组的RBC和HCT数值,以及PLT数值和MCHC数值,高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WBC数值方面,实验组低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使用血常规进行检测时,静脉检测的方式接近于参数值,其抽血结果优于末梢抽血的方式,可提升临床血常规的检测时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中的静脉检验和末梢检验结果进行对比。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病患,选择的例数为70例,根据不同的检验血液对病患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在血常规的检验中主要使用末梢进行检验,观察组在血常规的检验中主要使用静脉进行检验,对比两组不同的检验数值。结果:在血小板、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平均血红蛋白总量数值的对比上,两组数据的对比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在血红细胞、血细胞比容以及白细胞数值的对比上,两组病患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病患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采用静脉进行检验得到的检测准确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检验 末梢血检验 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末梢及静脉价值对比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62例,检验时间为2019年1月指2020年1月之间,采血地点为我院检验科,将其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抽取31例患者使用末梢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组抽取31例患者使用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对两组患者检验后的血常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检验后,观察组MCHC、PLT、MCH、HGB、RB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所得结果,MCV、WBC均低于对照组所得结果,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红细胞较对照组更低,白细胞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