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一组累及脑小穿支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的疾病。虽然CSV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清炎性标志水平升高在CSV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对血清炎性标志与CSVD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炎症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溶酶体贮积症,患者临床表现因受累器官不同而各不相同,急需特异性诊断与治疗方法。目前已发现,特异性生物标志[如三己糖酰基鞘脂醇(GL-3)、脱乙酰基GL-3(Lyso-GL-3)]和器官相关生物标记(如蛋白尿、血清胱抑素C、N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等)对法布雷病的早期诊断、明确器官受累及监测疗效至关重要。患者如能早期诊断,并针对性接受酶替代治疗,其生活质量及预后可得到显著改善。本文系统总结法布雷病相关生物标志最新进展,为患者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法布里病 生物标志物 脱乙酰基三己糖酰基鞘脂醇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且便捷易行,已逐步运用至临床诊断中。本文针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标志的研究进行整理,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标志物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以及甲胎蛋白异构体(AFP-L3)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接受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和30例良性肝病患者展开分析,分别作为A组和B组,而在同时间段入院行健康体检的30例受检人员作为C组,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均需要进行GP73、AFP和AFP-L3水平检测。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GP73、AFP和AFP-L3水平高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中B组的上述水平高于C组,差异较大(P<0.05);并且阳性检出率三者联合检测要高于单项检测差异较大(P<0.05)。结论: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肝癌的诊断阳性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标志物 联合检测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血清肿瘤标志+粪便检验方案,用于诊断直肠癌,分析价值。方法:纳入直肠癌患者80例(直肠癌组),并以健康体检人员80例(参照组)为对照,均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粪便检验,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对血清肿瘤标志+粪便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比直肠癌组、参照组CEA浓度、CA199浓度,前者分别是(3.78±0.18)ng/L、(10.25±1.23)U/ml,后者(67.12±7.12)ng/L、(106.36±9.54)U/ml,直肠癌组的CEA浓度、CA199浓度均更高(P<0.05)。对比直肠癌组、参照组粪便检验检查结果,前者粪便形状细检出率87.50%(70/80)、血便检出率93.75%(75/80)、黏液便检出率85.00%(68/80)、隐血试验阳性检出率97.50%(78/80),后者分别是3.75%(3/80)、1.25%(1/80)、1.25%(1/80)、6.25%(5/80),直肠癌组的粪便形状细检出率更高(p<0.05)、血便检出率更高(p<0.05)、黏液便检出率更高(p<0.05)、隐血试验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粪便检验方案,用于诊断直肠癌,其临床价值高,可被推荐。

  • 标签: 直肠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粪便检验
  • 简介:肾脏疾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随着日渐增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预防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和延缓不良结局的主要措施。临床生物标志如肌酐、胱抑素、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等常用标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早期标志来提前预警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关于肾脏疾病早期标志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实用性。

  • 标签: 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脊髓性肌萎缩(SMA)是一种高发生率并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SMA的表型异质性高、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性也不同,因此迫切需要寻找理想的生物标志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展及预后和药物治疗的反应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估,为患者制定完善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多学科管理策略。近年来SMA生物标志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就生物标志在SMA疾病进展、预后、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及非恶性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而allo-HSCT后常见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干眼等眼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角膜穿孔甚至盲。随着allo-HSCT技术不断成熟,移植人数逐渐增多、移植后患者生存时间延长,cGVHD干眼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生物标志的研究对其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泪腺、角结膜、睑板腺、泪液及外周血中cGVHD干眼的生物标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干眼 生物标志物 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危重症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也是临床中常见的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尽管现在抗生素利用和生命支持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早期识别脓毒症生物标志变化,对脓毒症治疗提供思路、判断患者预后有很大益处。

  • 标签: 脓毒症 生物标志物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围绕在癌症诊断中采用联合检测6种血清肿瘤标志的方法,其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在2021年—2022年期间,择取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 根据患者肺部病变类型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两组患者均进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指标(AFP、CEA、CA-125、SCCAg、NSE、CYFRA21-1)及血清肿瘤标志对单项癌细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两组经过检测后,恶性组患者的癌细胞指标相对良性组较高,其中敏感度较高的肿瘤标志为CEA、CA125、CYFRA21-1,但特异性并无明显差别。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癌细胞联合检测,对肿瘤标志的敏感度较高,对癌细胞的检测较为准确,有效的减少了临床的误诊率,也为患者的后期治疗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检测 肿瘤标志物 辅助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87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至我院就诊的8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肿瘤标志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肿瘤标记水平对比,前者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早期宫颈癌
  • 简介:摘要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导致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主要原因,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血脑屏障破坏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针对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生物标志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分泌、神经系统损伤以及微RNA等方面对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生物标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败血症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和实验室指标多变导致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血培养是目前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耗时长、阳性率低,不适于早期诊断。经典的生物标志虽然能在诊断中发挥作用,但存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低等局限性。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感染后快速升高,是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高度敏感的标志,但缺乏统一的诊断界值;核酸分析等是理想的早期筛查方法,但因为检测设备缺乏、成本高,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败血症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早期隐匿起病、进展迅速、晚期预后不良的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变性病,属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对于MSA的诊断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方法,尤其是起病的早期阶段,主要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判断,神经病理学检查是诊断MSA的金标准,但是活检取材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往往不被患者接受,导致疑似MSA患者确诊困难。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脑脊液和血液中标志对于MSA的诊断、了解疾病机理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本文将脑脊液和血液中的标志在MSA诊断方面的研究情况展开综述,希望能为MSA的诊断以及与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的鉴别带来帮助。

  • 标签: 多系统萎缩 生物标志物 脑脊液 血液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血管并发症,也是不可逆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是视网膜血管渗漏、新生血管形成和纤维增生。尽管目前DR的治疗方式多样,但大多针对疾病中晚期且疗效欠佳。因此,DR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DR相关生物标志的研究发展迅速,在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干预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典的DR生物标志如糖化血红蛋白,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随着对DR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炎症类生物标志、血管生成类生物标志已被证实与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先进设备与技术为DR相关生物标志的探索构建了广阔平台,组学类生物标志、影像类生物标志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为实现DR早期准确诊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DR发生与发展中相关生物标志表达与测定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DR的高效防控与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物标志物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致使脑组织失去功能,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当前关于应用生物标志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研究逐渐展开,其发挥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可对缺血性脑损伤特定的生物标志进行检测,从而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文章对目前常用的生物标志,如炎性生化反应标志、神经系统血清标志、非编码RNA、血清铁蛋白等的现阶段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脑损伤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作为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会导致局部脑组织功能和代谢失调,甚至死亡,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准确及时的诊断IS至关重要,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血液生物标志的检测可以为脑卒中的诊断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用单一或多种血液生物标志可以早期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临床上也利用一些检验指标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效率,血液生物标志是IS值得研究和临床实践重要科学问题。血液生物标志的研究将为IS的预测和诊断提供新视角和新依据,并可能提高IS的诊断效率。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血液生物标志物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