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RC)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三种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二大致命癌症。传统化疗药具有较差的药代动力学,治疗窗口低,特异性差,对正常细胞有毒性作用;而抗体-药物偶联(Antibody–Drµg Conjµgates ADCs)药物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多个 ADCs药物正在进行结直肠癌 (CRC) 的临床试验;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检测人体内肿瘤药物靶点蛋白表达量的质谱方法,可以准确定量72种蛋白在肿瘤组织种的表达量,采用本方法对355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72种肿瘤药物靶点蛋白表达量的检测;通过数据分析,在CRC 患者中找到9组ADCs药物受体靶点生物标志组。本研究结果表明,CRC的ADCs药物治疗具有可变表达模式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组合,为CRC的ADCs药物的研发提供临床数据支持。

  • 标签: 结直肠癌,抗体-药物偶联物,生物标志物,质谱,定量
  • 简介:摘要检测人源性多肽(DC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DCD作为乳腺癌新的生物标志可能性。研究发现DC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DCD可能通过调节NCK-WASP-Arp2/3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生长,DCD有可能成为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生物标志

  • 标签: 乳腺癌 人源性多肽 威奥综合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HPLC-MS/MS)技术筛选不同生存结局的脓毒症患者的脂质生物标志。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30例脓毒症患者及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应用UHPLC-MS/MS技术测定血清脂质代谢。根据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21例)与死亡组(9例),分别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基线资料,进一步行独立样本t检验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检验鉴定脓毒症生存结局相关的脂质生物标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差异脂质对生物标志脓毒症患者生存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脓毒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32个脂质亚类,1 437个差异脂质分子,依据OPLS-DA模型[变量权重值(variable importance of projection,VIP)>1]筛选脓毒症生存组与死亡组差异脂质分子196个,分别为甘油磷脂(129个)、鞘脂(52个)、甘油酯(14个)、固醇酯(1个)。所有原始数据进行单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两组间共15个脂质分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VIP>1及P<0.01最终筛选出3个脂质分子,均为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SM)脂质分子,为SM(d30∶1)、SM(d32∶2)、SM(d32∶1)。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892、0.898,灵敏度分别为77.27%、95.45%、72.73%,特异度分别为100.0%、87.5%、100.0%;进一步经Z检验提示ROC曲线下面积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SM(d30∶1)与SM(d32∶1)]=0.36,P=0.722;Z[SM(d30∶1)与SM(d32∶2)]=0.34,P=0.732;Z[SM(d32∶1)与SM(d32∶1)]=0.07,P=0.942}。结论神经鞘磷脂可能参与了脓毒症不同临床结局的形成,且对脓毒症生存结局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 标签: 脓毒症 脂质组学 生存结局
  • 简介:摘要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有效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手段能够显著降低肺癌患者的病死率。传统的肺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测、痰细胞检测、支气管镜、针活检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侵入性强、操作过程复杂、易出现假阳性、检测指标单一等缺点。肿瘤标志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的情况,并能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因此,肿瘤标志检测对于早期癌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在临床检验和生物医学等方面,与生物传感器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该文简略介绍了针对肺癌的传统检测方法,重点阐述了近几年来基于免疫学、纳米材料和适配体的光学或电化学肺癌肿瘤标志生物传感器的相关技术及检测方法,并对肺癌肿瘤标志生物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肺癌肿瘤标志物 生物传感器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临床诊疗过程依赖量表评估、正确的心理疏导、相关的药物治疗等措施,缺乏量化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以评估疾病进程。该文在荟萃大量文献、临床相关共识、指南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循证的精神分裂症潜在实验室诊断相关生物标志,如遗传学标志、神经递质、神经发育相关蛋白、肠道菌群等,讨论了这些生物标志在该领域未来的应用拓展方向,以期为精神分裂症早期精准诊断、治疗、预后康复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实验室检测 遗传学标志物 神经递质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免疫机制复杂,缺乏具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诊断和治疗方式单一,常出现疾病误诊和诊断延迟,因此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寻找特异性生物标志和新的治疗靶点。现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方面总结目前关于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免疫机制的研究成果,探讨能够辅助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并为该类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食物过敏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耐受 非IgE介导 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41例肿瘤患者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体检健康的41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CA153水平、CA125水平及CA199水平,探究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CA153、CA125、CA199水平对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开展,可有效检测肿瘤生物标志,检测效果良好,为临床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临床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炎症性乳腺癌(IBC)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晚期乳腺癌亚型。IBC的侵袭性、抗化疗、血管生成和高转移潜能是由许多特定因素引起的关键内在特征。IBC的发病机制和行为与肿瘤周围的炎症和免疫细胞、血管和细胞外基质密切相关,这些都是肿瘤微环境(TME)的组成部分。肿瘤微环境在局部免疫应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BC的内源性成分和外源性成分之间的联系以及TME中丰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强烈地促进了该肿瘤的侵袭性和高血管生成潜能。关键的相互作用模式是细胞因子介导的通讯和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直接细胞间接触,以及各种途径的串扰。本综述旨在总结IBC预测和预后生物标志的最新知识。

  • 标签: 炎性乳腺肿瘤 生物标志物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进行肿瘤生物标志检验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肿瘤患者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查体的健康人4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两组均接受肿瘤生物标志检查,所用检查方法均为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比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以及各项指标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肿瘤生物标志阳性率以及检查结果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通过此方法可尽早对肿瘤进行检出。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阳性率
  • 简介:[摘 要] 2型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许多炎症生物标志如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家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黏附分子等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高度相关。研究炎症因子可能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将对其做出以下综述。

  • 标签: [] 糖尿病肾病 炎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肿瘤是对我们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疗以及预防一直以来都是医学上值得花时间与精力去研究的。肿瘤标志的提出,可以为肿瘤的相关病情做出一个初步的辅助诊断,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肿瘤标志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包括肿瘤标志的作用,以及肿瘤标志的不准确性,肿瘤标志升高我们应该怎么办。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更多人了解肿瘤标志的相关知识。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4、5期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清浓度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未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且无已知恶性肿瘤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29例,并选与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eGFR大于90 ml/(min·1.73 m2)的肾脏病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测定eGFR和AFP、CEA、Cyfra21-1浓度,并分析肿瘤标志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之间血清Cyfra21-1、CEA浓度中位数及总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AFP阳性率(P=0.105)及血清浓度中位数(P=0.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yfra21-1和CEA升高与肾功能损伤程度有关(P<0.05)。结论CKD 4、5期患者Cyfra21-1和CEA的升高与肾功能损伤程度相关。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肿瘤标志物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延长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甚至还能对肿瘤实现持久应答。然而,ICI的疗效在不同类型NSCLC患者中存在显著异质性,目前仍缺乏普遍的生物标志来预测ICI治疗的获益情况。炎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血清中多种炎性标志也成为反映免疫状态的临床指标,如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这些炎性标志简单易得,与多种实体肿瘤的预后相关。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疗法 炎性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乙肝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酶联免疫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验,电化学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对比两组乙肝血清标志阳性检出率。结果:HBsAb、HBcAb阳性检出率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电化学组HBsAg、HBeAg、HBeAb阳性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组(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临床效果确切,其对乙肝血清标志的检出水平高于酶联免疫法检验,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动化、科学性,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定量检验 乙肝血清标志物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 故漏诊、误诊率仍较高。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 临床上明确诊断主要依赖于各种临床风险评估模型和影像学证据, 而实验室诊断亦是其重要手段, 并且可一定程度上早期预警血栓前状态, 有利于早期干预, 进而减少血栓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VTE 血清分子标志物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肿瘤标志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良性病变患者46例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予以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肿瘤标志检测,其中肿瘤标志包含血清CA24-2、CA19-9、CEA、PDGF-BB四项,血清胃蛋白酶原包含PGI、PGI/PGII两项。就其各项指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GI、PGI/PGII水平相较于参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CA24-2、CA19-9、CEA、PDGF-BB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血清蛋白酶原联合肿瘤标志进行胃癌诊断,可通过各项指标与正常值的差异来进行鉴别,准确性较高,能够为胃癌的筛查、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胃蛋白酶原 肿瘤标志物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当中应用意义。方法:本实验的进行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5月,进行对照的两组患者分别为卵巢癌患者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两种患者的人数均为60人。患者所接受的检查指标分别为血清CA125、CA199和CEA以及AFP,获得相应指标数据后对比两组结果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卵巢癌患者的CA125、CEA、CA199、AFP结果分别为387.51±251.58、19.31±9.86、135.52±105.88、81.57±68.98,结果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并且血清肿瘤标志良性率方面也呈现同样趋势,以上数据对比均达到了P小于0.05的标准。结论:将CA125、CEA、CA199、AFP四项检验指标联合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具有明显效果。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卵巢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丙肝阳性患者的血清中检出乙肝病毒标志的情况。方法:在2020年2月-2022年3月之间选取30例丙肝阳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同一时间段内选择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检测两组人员的乙肝病毒标志,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健康组人员的乙肝病毒标志均低于疾病组(P

  • 标签: 丙肝阳性 乙肝病毒标志物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肺癌诊断过程中血清肿瘤标志在临床分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肺癌患者中任意选择60例纳入本次研究,给予所有患者均实施血清肿瘤标志检测,对比不同分期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差异。结果:据本次研究调查发现,在CEA水平、NSE水平、CA19-9水平检测中结果表明,I期<II期<IIIa期<IIIb期<IV期,病情分期越晚,各项血气肿瘤标志水平越高。结论:肺癌分期诊断过程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检查可起到良好鉴别作用,可为医生提供准确依据,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临床分期诊断 作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