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棘球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流行地区造成了相当大的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囊性棘球(CE)的表现因年龄而异。与成人肝脏受累不同,肺囊性棘球是儿童人群的主导部位。肺囊性棘球通常首先在胸部x光片上出现,或是偶然发现的,或在囊肿破裂或继发感染后出现呼吸性症状。在儿童中,肺囊性棘球有广泛的鉴别诊断,而明确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血清学和组织学的结合。在获得性免疫防御综合征(艾滋)和结核(TB)等疾病的感染具有高负担的国家,诊断还具有挑战性,因为非典型感染比发达国家更常见。肺囊性棘球采用手术和化疗的联合治疗。

  • 标签: 棘球绦虫 囊性棘球蚴病 肺棘球蚴病巨大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海省牧业区棘球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控棘球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青海省牧业区棘球监测点数据,采用ArcGIS 10.8软件绘制棘球病例分布地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5软件进行空间扫描和棘球病例的聚集性分析;采用GeoDa 1.14软件和ArcGIS 10.8软件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棘球流行的相关因素。结果2019年青海省牧业区棘球监测点共监测64 741人,病例829例,患病率为1.28%,病例分布具有空间相关性(Moran's I=0.41,P<0.001)。空间扫描分析一类聚集区有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久治县、达日县和甘德县(LLR=460.77,RR=9.20,P<0.001)。牧业区棘球的流行与年降水总量呈正相关(β=0.13,P=0.036),与人口密度(β=-1.36,P=0.019)和医护比(β=-25.60,P=0.026)呈负相关。结论青海省牧业区棘球病例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年降水总量增加,其流行风险增加,人口密度和医护比增加,其流行风险降低。

  • 标签: 棘球蚴病 空间特征 空间滞后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隐牙牙髓病患者采取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隐牙牙髓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实验组(44例,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两组疼痛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低(P<0.05)。结论:在隐牙牙髓病患者治疗中采取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此种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隐裂牙牙髓病 冠修复 根管同步治疗 治疗有效率 疼痛率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探讨隐牙牙髓治疗中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方法的应用疗效,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资料调查法与对比法,调取某院近两年间收治的60例病人,这些患者均为口腔科收治的隐牙牙髓病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患。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采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方法,收集所有患者随访2年的结果,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X线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相比于传统隐牙牙髓治疗方法,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方法的疗效更佳,具有疗效好、治疗简单等特点,利于解决患者的牙困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 隐裂牙 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隐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方案,分析评价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口腔科接诊158例隐牙体牙髓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早晚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79例患者先接受根管治疗,然后接受冠修复治疗,观察组的79例患者实施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两组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治疗总有效率、咀嚼功能。结论: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牙体牙髓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改善牙痛等常见症状。

  • 标签: 根管治疗 冠修复 隐裂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隐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方案,分析评价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口腔科接诊158例隐牙体牙髓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早晚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79例患者先接受根管治疗,然后接受冠修复治疗,观察组的79例患者实施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两组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治疗总有效率、咀嚼功能。结论: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牙体牙髓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改善牙痛等常见症状。

  • 标签: 根管治疗 冠修复 隐裂牙体牙髓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展开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牙牙髓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隐牙牙髓病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保守疗法,实验组实行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疗法。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牙牙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冠修复 根管治疗 隐裂牙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牙牙髓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隐牙牙髓6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30例)药物治疗,而30例观察组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并予以护理配合,对比效果。结果 牙体松动情况、咬合力、出血指数、咀嚼效率、牙龈指数(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隐裂牙牙髓病 冠修复 根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隐牙牙髓病患者采取冠修复联合根管同步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隐牙牙髓病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参比组(n=45,采取根管治疗)和实验组(n=45,采取冠修复联合根管同步治疗)两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牙齿相关指标(包括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松动度)。结果:(1)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比组(P<0.05)。(2)随访1年,实验组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及松动度均优于参比组,(P<0.05)。结论:冠修复联合根管同步治疗隐牙牙髓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牙相关功能。

  • 标签: 冠修复 根管治疗 隐裂牙 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牙牙髓临床疗效及对症状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隐牙牙髓病患者,分为常规组(27名)和研究组(29名)。常规组行根管后树脂填充,研究组行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治疗结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常规组中14名显效(51.9%),7名有效(25.9%),6名无效(22.2%);研究组中19名显效(65.5%),8名有效(27.6%),2名无效(6.9%)。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3.1%(27/29)显著高于常规组77.8%(21/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冠修复 根管治疗 隐裂牙牙髓病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牙牙髓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03月期间我门诊接治的53名隐牙牙髓病患者,分为对比组(26名)和观察组(27名)。对比组行冠修复,观察组行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相比于对比组有显著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冠修复 根管治疗 隐裂牙牙髓病 临床疗效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牙体牙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62例隐牙体牙髓病患者展开研究,参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咬合力、咀嚼功率、牙齿松动度比较无意义,统计学差异不成立(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咬合力、咀嚼功率、牙齿松动度较对照组高/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牙体牙髓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咬合力、咀嚼功率,降低牙齿松动度,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冠修复 根管同步治疗 隐裂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重度尿道下尿道缺损长,阴茎下弯重,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高,本文就重度尿道下术中阴茎下弯的矫正、尿道成形术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在理解重度尿道下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尿道下裂 阴茎下弯 尿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更改体位和徒手旋转纠正位异常在减少剖宫产中的作用。方法 2020.07-2022.06在本院分娩的枕横(后)位产妇合计160例,结合抽签法将其中80例归为对照组(未开展特殊性处理,于自由卧位下分娩),余下80例归为观察组(更改体位加徒手旋转纠正位异常),统计两组在产程耗时、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的第1产程活跃期、第2产程及总产程耗时为(4.15±0.45)h、(0.88±0.20)h、(8.10±1.75)h均短于对照组(6.58±0.56)h、(1.60±0.45)h、(11.24±2.35)h(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比例为7.50%低于对照组60.00%(P<0.05),顺产比例为92.50%高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比例为0.00%低于对照组10.00%(P<0.05)。结论 更改体位和徒手旋转纠正位异常能有效减少剖宫产发生,缩短产妇的产程耗时,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出现,值得采用。

  • 标签: 改变体位 头位异常 剖宫产率 新生儿窒息 产后出血 徒手旋转胎头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徒手胎旋转术适时应用于位难产对提升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160例位难产孕产妇,源自于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接诊,使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方式,研究组给予徒手胎旋转术,就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不良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位难产的孕产妇适时使用徒手胎旋转术,能有效提升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保障母婴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头位难产 孕产妇 徒手胎头旋转术 自然分娩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胎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分娩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观察组进行胎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 帮助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肩关节镜下肱二肌长腱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术治疗大及巨大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采用肱二肌长腱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术治疗的大及巨大肩袖损伤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58.7±18.4)岁(范围45~72岁)。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肩关节前屈上举、体侧内外旋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行MR检查,评估肩峰下间隙大小或肩袖愈合、再撕裂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2±33.5)个月(范围13~53个月)。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4±1.8)分降至术后6个月(4.6±2.2)分、术后12个月(1.9±2.1)分、末次随访时(1.7±2.0)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7,P<0.001);ASES评分由术前(56.4±20.9)分降至术后6个月(48.3±29.1)分,术后12个月增加至(77.2±18.2)分、末次随访时(82.3±13.8)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4,P<0.001);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52.7±17.5)分降至术后6个月(49.4±27.5)分,术后12个月增加至(80.1±20.1)分、末次随访时(87.4±11.9)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8,P<0.001);前屈上举活动度由术前102°±24°增加至术后6个月121°±33°、术后12个月140°±17°、末次随访时148°±15°,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4,P<0.001);体侧外旋活动度由术前57°±32°降至术后6个月45°±37°,术后12个月增加至70°±31°、末次随访时75°±30°,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8,P=0.042);内旋活动度评分术前(8±3)分、术后6个月(7±4)分、术后12个月(9±3)分、末次随访时(10±2)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6,P=0.015)。6例经MRI证实出现再撕裂,其中4例于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2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发现。结论采用肱二肌长腱转位固定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大及巨大肩袖损伤,无需额外取材,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及改善肩关节功能,再撕裂率较低。

  • 标签: 回旋套损伤 关节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