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实验课是医学科研型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重视实验课教学、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是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重视实验课教学目的及实验记录,增强学生自主能动性及规范严谨性;增加先进实验仪器培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丰富教学方法及手段,改善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增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这些措施有助于综合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以后的科学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学基础综合实验 医学科研型研究生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和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Sandwich教学在《实验针灸学》中的学生学习过程体验。方法61名学生分别随机分为PBL学习(n=30)和Sandwich学习(n=31)两组。两组学生完成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喜爱偏好的调查问卷,并通过课后小测验评价其学习效果。结果PBL学习和Sandwich学习两组学生都对讨论参与度、多角度讨论、学习体验、团队效率等方面表示肯定。PBL学习的最大优点是讨论积极,各抒己见;最大缺点是讨论方向太多。Sandwich学习的最大优点是反复讨论,很充分;最大缺点是重复讨论时间不够。相较于传统教学,学生大部分都是喜欢PBL学习(63%)或Sandwich学习(76%)。课后小测验成绩Sandwich学习高于PBL学习。结论PBL和Sandwich教学合理运用到中医实验课程能让学生有很好的学习体验。

  • 标签: 团队学习 三明治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 简介:摘要依托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内涵,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对医学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总体设计,确立了与医学生胜任力培养相对接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与课堂文化、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探索满足医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学机能实验学的课程模式。

  • 标签: 医学机能实验学 胜任力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试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试验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本文以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实验室为依托,通过构建本学科试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多种方式,探索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推动了试验教学改革和试验平台的建设。

  • 标签: 创新能力 试验教学 高校实验室 大学生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当今我国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但符合我国目前国情的需要,而且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能实验学是医学生早期接触的医学基础实践课程,针对课程及医学生的特点,发掘机能实验学教学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医德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团队合作精神等思政元素,研究探索机能实验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机能实验学教学适宜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更好地促进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相统一。

  • 标签: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机能实验学 探索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医学教育体系,并以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为例,探讨了美国医学院医学教育改革和课程创新特点,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和职业精神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我国目前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就医学教育的本质特点、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点、课程改革和评估体系的创新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等多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美国 医学教育体系 目标驱动 课程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中运用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护理专业学生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则运用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理论和技能考核评分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创新思维教学模式 实验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14级和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77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级389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15级388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讨论成绩、实验报告和实验设计成绩、理论+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及期末成绩,同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课堂表现和讨论成绩[(27.6±1.7)分比(39.3±1.5)分,P<0.01]、实验报告和实验设计成绩[(33.4±1.3)分比(38.0±2.4)分,P<0.01]和期末成绩[(76.5±5.0)分比(83.3±5.1)分,P<0.01]较低,但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16.8±3.4)分比(15.2±3.5)分,P<0.01]较高,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5个方面认可的试验组学生比例分别为93.61%、91.49%、91.49%、89.36%和82.97%,与不认可的学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机能实验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成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实验成功率,减少操作时间。

  • 标签: 微视频 翻转课堂 医学机能实验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 : 在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中药方剂学》 的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教学大纲还要突出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讲解中医治法的特点还有重要方剂的配伍规律。本文就高职高专《中药方剂学》课程试验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模式展开分析探究。

  • 标签: 高职高专 中药方剂学 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实验室是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实验室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提高实践水平的重要场所。就试验室管理而言,实验室安全是管理中的重点,想要保证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的顺利,就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加强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重要的任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实验室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保证。因此,在长期的实践和深入探索中,应该积极摸索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内容,并落实到实际管理中,以此促进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本文对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实验室安全且和谐的发展。

  • 标签: 实验室 安全管理 管理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Eleanor Chatburn阐述了一次年度哮喘复查是如何成为她运动目标起点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开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开展综合性实验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并通过调查问卷掌握学生的实验兴趣度和教学反馈。结果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分析及综合考核成绩分别为(96.23±2.37)分、(95.01±1.83)分、(94.88±1.74)分、(94.30±2.27)分。问卷调查显示,学生的实验兴趣度为98.5%(64/65),且90%以上学生表示综合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结论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理论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并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综合性实验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 2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考察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12.6±0.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23.5±0.2)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阴影,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 乳腺癌; 目标性心理护理;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bjec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8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diagnosed and opera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care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argeted psychological care.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 and the emotion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such as anxiety, depress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6 ± 0.8), and the total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3.5 ± 0.2).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t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for patient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to adopt th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which can help patients get rid of the shadow of diseas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recover health as soon as possibl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病房区院内感染的腹泻目标监测实施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院内感染腹泻发生率,发生原因,致病菌和感染时间等进行观察分析,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给予干预措施,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9年和2020年期间所收治的社区轮状病毒患者率和院内病例数并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2019年后,我院实行干预管理,实施后,2020年我院院内腹泻病例和轮状病毒院感病例分别为1.00%和0.00%,与2019年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儿科 病区院内感染腹泻 目标监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历经百余年的探索,胃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实验研究不断深入。胃癌、胃间质瘤作为胃外科实验研究的热点话题,围绕其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尤其近年来黏膜微生态、肿瘤干细胞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另外,随着微创外科的逐步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大宗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为胃外科疾病的标准化手术治疗提供了循证医学支持。同时在分子医学、精准医学的推动下,疾病分子分型的完善、新治疗靶点的探索成为胃外科实验研究的热点,为胃外科疾病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胃癌 胃肠道间质瘤 精准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策略用于急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GDS组和按需镇静组。EGDS组患者入组后立即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以0.2 μg·kg-1·min-1为起始剂量,连续72 h;按需镇静组则静脉推注丙泊酚按需镇静。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持续监测镇静深度。所有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维持镇痛,并依据病情需要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止血或抗血小板等综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静前及镇静24、48、72 h的生命体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IS和动脉血气分析,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 110例患者中剔除脑出血再次手术、脑疝病情恶化、家属放弃治疗、中途退出试验患者后,最终有105例完成治疗,其中EGDS组56例,按需镇静组49例,两组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类型、基线APACHEⅡ和GCS评分及机械通气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镇静前比较,两组镇静后心率(HR)均显著下降直至72 h,以EGDS组降低更显著(次/min:70.49±7.53比79.83±9.48,P<0.05)。除HR外,按需镇静组APACHEⅡ和GCS评分于镇静72 h较镇静前明显改善,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镇静前比较,EGDS组于镇静24 h起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即明显升高,48 h起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降低、GCS评分和BIS明显升高,直至72 h,且各指标均较按需镇静组明显改善〔72 h PaCO2 (mmHg,1 mmHg=0.133 kPa):40.30±5.98比31.57±8.20,72 h MAP(mmHg):85.01±8.26比89.54±9.41,72 h GCS评分(分):8.62±3.34比7.89±2.74,72 h BIS:60.87±24.79比56.68±33.43,均P<0.05〕;EGDS组APACHEⅡ评分仅于镇静72 h明显低于镇静前,且与按需镇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17.10±7.05比18.90±3.32,P>0.05);EGDS组氧合指数(PaO2/FiO2)仅在镇静24 h较按需镇静组显著升高(mmHg:261.05±118.45比226.45±96.54,P<0.05)。③与按需镇静组比较,EGDS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缩短(h:20.56±9.03比27.75±11.23,P<0.05),舒芬太尼总量显著减少(μg:79.16±26.76比102.46±35.48,P<0.05)。④与按需镇静组比较,EGDS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升高〔10.71%(6/56)比6.12%(3/49),P<0.05〕,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下降〔14.29%(8/56)比38.78%(19/49),P<0.05〕,而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6%(3/56)比4.08%(2/49),P>0.05〕;按需镇静组意外拔管发生率为4.08%(2/49),而EGDS组无一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结论EGDS可提高急性脑损伤患者GCS评分和BIS,提示该镇静策略可能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且方法安全、可行。

  • 标签: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 脑损伤,急性 脑电双频指数 右美托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