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交叉型结果与血小板注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血小板抗体检测与交叉型结果分为阳性组、阴性组,与不合亚组、相合亚组。对比各组PPR、CCI水平,并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交叉型结果与血小板注效果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患者PPR、CCI低于阴性组(P<0.05)。相合亚组患者在PPR、CCI高于不合亚组(P<0.05)。PPR、CCI与交叉型试验结果呈正相关性,与血小板抗体测试结果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与交叉型结果对反复输血患者注效果具有正面影响,能有效的改善血小板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合理运用血液资源奠定良好基础,且更能促进疾病的恢复。

  • 标签: 血液病 输血 血小板抗体 交叉配型 输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以下称静中心)盘点的账物相符率,对本静中心2020年度的盘点进行分析探讨,及时发现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方法:选取我院静中心2020年度12个月份的盘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药品账物相符率。结果:通过对盘点情况的分析探讨,提出整改措施,提高药物的账物相符率。结论:把控盘点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药品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和增强责任感,制定盘点的工作细则及内部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这是提高盘点药品账物相符率和金额相符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静配中心 盘点 账物相符率
  • 简介:摘要注红细胞是纠正贫血的重要治疗手段,绝大部分早产儿住院期间需注1次甚至多次红细胞。红细胞注益处与风险并存,临床医师把握好输血时机和指征非常重要。目前全球对于新生儿红细胞的注指征尚未达成共识,考虑到红细胞注对早产儿近、远期预后的影响,目前迫切需要规范输血行为,避免不合理用血。本文对早产儿注红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新生儿科临床医师优化早产儿输血策略提供参考。

  • 标签: 婴儿,早产 红细胞输注 贫血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应用琥珀胆碱进行全麻诱导,对其不同注速度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180窗体顶端

  • 标签: 琥珀胆碱 输注速度 全麻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院静中心2020年全年所上报调配差错报告进行分析,为提高静中心调配安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静中心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间的工作记录单进行整理,并对其中所上报的调配差错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静中心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间共输液33005袋,其中发生调配错误并上报共41袋,调配差错发生率为0.124%。其中人员因素39袋,占比95.12%,包括医师差错(16袋,占比39.02%)、护士差错(17袋,占比41.46%)和药师差错(6袋,占比14.63%);设备因素2袋,占比4.88%,均因打印不清晰导致信息无法读取,无法正常给患者使用。结论 我院静中心在调配差错中以人员因素占比最高,应当加强对整个调配环节中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安全意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多环节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降低或消灭调配差错的发生率,通确保患者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 静配中心 调配差错 结果讨论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麻醉中应用靶控注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样本数据来源于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录的78例小儿麻醉患者,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39例实验组(靶控注技术下的异丙酚静脉麻醉)、39例实验组(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麻醉),对比两组患儿苏醒时间、麻醉药使用剂量以及疼痛评分、苏醒躁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各项指标数值均为实验组数值更低(P<0.05)。结论 小儿麻醉中采用靶控注技术可以使用小剂量的麻醉药取得最佳麻醉效果,缩短患儿苏醒时间,降低苏醒躁动发生率以及患儿疼痛感,以此来确保麻醉安全。

  • 标签: 靶控输注技术 小儿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血小板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血小板注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选用同一方式展开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未出血组MA以及PTL值均高于出血组(P

  • 标签: 血栓弹力图检测 血小板输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腹水浓缩腹腔回针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进行治疗,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阶段内我院接治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中,随机抽选96名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腹水浓缩腹腔回方法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以及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9.6%)明显高于对照组(70.8%);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围、体质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控制,24h尿量则明显增多。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 腹水超滤浓缩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药理学特点、用药剂量以及不同方式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进行相关阐述,希望能够为日后在临床中的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不同输注方式 罗库溴铵 肌松作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注无效的原因,探讨安全输血措施。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40例红细胞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注无效的病例数。结果:40例患者总共输注96次,其中15次无效,占比15.63%(15/96)

  • 标签: 红细胞输注无效 原因分析 安全输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注无效的原因与安全输血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病例系统中红细胞注无效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临床上法伤红细胞注无效现象。结论:护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红细胞注无效情况的关注,运用安全输血措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红细胞输注 安全输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最常见、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安全输液已成为现代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液中心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把关、核对的基础上,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为临床提供了安全、有效及无污染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为使医院护理质量得以提高,对液中心相关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同时通过对液中心护理安全的有效管理,使护理过程中各类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几率得以明显降低,达到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本文对液中心护理安全及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借鉴。

  • 标签: 配液中心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利妥昔单抗上市20多年以来,在临床实践中疗效和安全性良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2年批准了利妥昔单抗的静脉快速注用于第2个及后续疗程。目前,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注方案已在国外成熟应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也推荐第1个疗程利妥昔单抗注未出现注反应的患者,后续疗程可进行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注。我国也有研究数据证实了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注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为了提高患者的就诊质量以及节约医疗成本,本专家共识推荐,对于首次注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后续疗程可使用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注方案。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利妥昔单抗 静脉快速输注 输注相关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醉手术期间输液对腰一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腰一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骨科及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于入手术室开始静脉快速输入乳酸林格液500mL,继以5,-.6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B组于八手术室开始静脉快速八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500mL,继以5--6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A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20%,B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3‘3%。A组血压下降的发生率高于B纽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输液 血压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红细胞(RBC)注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ICU注红细胞患者157例,根据患者输血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异常情况分为MCV异常组(n=78)与MCV正常组(n=79),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后0、12、24、48h的RDW值,并计算RDW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输血后RDW值均升高,于输血后24h达到最高值,RDW变化值最大,输血后48h保持保持较高水平;MCV异常组RDW最大变化值大于MCV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红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平均体积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调查及其注无效解决策略探究。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单采血小板输血病历资料,统计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发生率,了解单采血小板注无效情况,探究单采血小板同型注法或配合型注法在注无效问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共输注单采血小板4520袋,共100例发生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21%(100/4520);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中,过敏反应占比最高达到68.00%(68/100);多数输血反应患者为血液疾病患者(44.00%),其次是免疫性疾病患者(12.00%);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中HLA抗体阳性率19.00%,HPA抗体阳性率0.00%,HLA+HPA抗体阳性率6.00%;共3例输血无效病例,行同型注或配合型注后,1例24h血小板回收率达到80%以上,2例24h血小板回收率达到20%以上,均为有效注。结论: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多在血液疾病患者中发生,可通过加强采血、输血护理进行预防,通过同型注或配合型注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采血小板注无效问题,促进输血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提升。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无效 输血反应 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