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部分职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会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和生命造成威胁,而应用个体防护用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从业人员受到伤害,因此本文将对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个体防护用品 使用管理 监管 前言
  • 简介:摘要:防护用品是控制疫情肆意流行的重要装备,也是保证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医院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安全性。基于此,医院应根据卫健委相关规定、防护用品类型及自身情况,合理调配、使用、管理防护自愿,以此提升防护用品管理质量,为疫情抗击助力。本文简要分析了防护用品管理的意义,重点论述了抗击疫情给防护用品管理带来的启示,以期为相关防护用品管理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防护用品 管理 疫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制药、制鞋和煤矿等行业的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会接触到刺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和有毒物质等,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的损害。因此相关企业应提高重视,合理制定防护措施,并发放质量合格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职业病防护用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对此相关部门与企业应给与高度重视,通过合理措施切实解决。

  • 标签: 发放使用 执法力度 防护意识
  • 简介:摘要:提高个人防护培训,对防护用品加强管理,是保证人们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抗击新冠肺炎传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此必须提高重视。本文对新冠肺炎期间开展个人防护培训以及防护用品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保证人们的健康安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范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X线放射检查中陪检者穿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为降低陪检者的受照剂量提供技术依据和解决方案。方法于2019年11月,选择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某三甲综合医院放射科放射检查(X线和CT检查)过程中在检查机房内陪护的陪检者6 535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被提醒及指导分为未被提醒组(A组)2 126人次,被提醒穿戴组(B组)2 181人次,被提醒并指导穿戴组(C组)2 228人次,对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是否穿戴、穿戴是否完整)和不穿戴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A、B、C组陪检者防护用品的穿戴率分别为35.00%(744/2 126)、85.19%(1 858/2 181)、91.02%(2 028/2 228);完整穿戴率分别为15.00%(319/2 126)、54.79%(1 195/2 181)、88.00% (1 960/2 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969.06,P<0.01)。急诊、门诊、住院患者陪检者放射防护用品不规范穿戴的分别占47.39%(1 450/3 060)、28.63%(876/3 060)、23.99%(734/3 060)。拒绝穿戴防护用品的陪检者523人次,原因主要为担心患者病情情绪激动(33.8%,177/523)、病人病情紧急来不及穿戴(32.5%,170/523)。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陪检者放射防护用品正确穿戴率,可减少陪检人群放射照射量。

  • 标签: 放射诊疗 医疗照射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这篇文章针对职业卫生的评价中,个人防护用品的量化分析进行的应用,来进行分析与研究。也就是为了探讨与分析出人们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之后,有可能的接触水平,这使以后开展的个体防护措施与效果评价,也能够提供有利的依据。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是这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在个体防护措施的评价之中,在实际的检测基础上,个人防护问题也进行了十分全面考虑,比如对某某机械加工生产企业,在进行职业病的危害控制的效果评价之中,可以第一个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量化分析,来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可能与所有的因素接触水平有关,并且提出了全面的评价与分析,更加安全的进行工作。这样就能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一点点微薄贡献。

  • 标签: 职业卫生的评价 个人防护的用品 分析的应用
  • 简介:【摘 要】个人防护用品评价在建筑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借助规范与标准更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防护系统方面的漏洞,以便给施工企业以整改意见;另一方面,更便于审查工程项目中潜在的风险,以便为后续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奠定扎实基础。本文基于建设项目个人防护用品资料展开分析,在明确评价流程与类型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 标签: 建设项目 职业病害 防护用品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小型企业中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用品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中小型企业19家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通过调查表法开展调查,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取合格的调查表4462份,有效率达到97%,其中中型企业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状况、采取的防护措施和相应设备、定期检测等情况要优于小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实际应用PPE的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制药制鞋和电子行业中四类PPE产品的配备率具有较大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制药行业的配备最理想,若是从企业的整体规模看待,则中小型企业的配备率均较低。在各个类型的企业中配备应急用呼吸防护用品不理想,针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状况,以下几方面因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即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户口所在地和工龄等方面。结论本次研究随机抽取的中小型企业其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的实际使用状况仍存在不足之处,企业方面应提高重视。并且相关部门应对制鞋等行业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使其对应用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提高对应用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视。通过配置相应的PPE产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等,使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减少。

  • 标签: 中小企业 PPE产品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介入手术操作人员50例进行X线辐射剂量监测,对照组(n=20)采用基本的X线防护,观察组(n=30)采用综合性X线防护措施,研究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操作人员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在实行不同放保护措施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数量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可以减少手术操作人员的辐射量,对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损伤小,因此,在实行介入操作术时,操作人员要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对自己进行保护,减少辐射伤害。

  • 标签: X线防护用品 介入手术 防辐射 应用价值
  • 简介:对广西地级市的所有实验室的现场样本采集与保存装备与个体防护用品装备进行调查,发现上述装备配备不足,应尽快增加上述装备的储备和购置,加大对化学中毒专项经费的投入,努力创造用最短的时间来应对突发化学中毒事件。

  • 标签: 中毒急救 现场样本采集与保存 个体防护用品装备
  • 简介:【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在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的核心就是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穿脱防护用品就是个人防护中的核心,在抗疫工作中有幸对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进行监管与督查,从中总结出经验与问题进行分享。

  • 标签: 新冠肺炎 医务人员 穿脱 防护用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区医务人员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使用时存在的问题,为优化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加快防护用品的技术革新和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表,通过问卷星系统进行问卷设计,采用"网络调研+现场调研"法对222名新型冠状病毒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1.26%(136/222)的医务人员对防护用品穿着流程没有疑义,问题最多的三个防护用品分别为医用防护口罩(48人,21.62%)、护目镜或面屏(29人,13.06%)、鞋套/靴套(26人,11.71%)。不同性别、工龄和职业对防护用品认知存在疑问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脱流程问题主要集中于戴医用防护口罩做闭合性检测漏气(102人,45.95%)、脱防护服边卷边脱,肩部较难脱下(81人,36.49%)、脱隔离衣及外层手套不易一同脱下(76人,34.23%)、摘防护口罩污染面部(34人,15.32%)等。结论应科学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品,在明确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关键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加快防护用品的技术革新和标准制定,从而有效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 标签: 医务人员 个人防护用品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放射诊疗机构辐射防护用品配备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情况。方法根据"全国放射卫生信息系统"(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与职业健康监测子系统)2019年的监测数据,对监测医院上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年共监测3 806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609家(16.00%),二级医院1 421家(37.34%),一级及未定级医院1 776家(46.66%)。不同级别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数量相差较大,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平均99人,二级医院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分别为19和2人。高风险岗位的介入与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配备铅橡胶围裙分别为0.40和0.43件,铅橡胶帽子分别为0.27和0.31件,铅橡胶颈套分别为0.38和0.45件,铅橡胶手套分别为0.18和0.08副,铅防护眼镜分别为0.31和0.22副。开展放射治疗的医院中有15.25%未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27.90%未配置辐射巡测仪。监测医院中,《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持证率为88.13%,有83.69%的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了岗中辐射防护知识培训,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9.20%,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中,发现年个人剂量Hp(10)≥20 mSv人员占0.4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档率为98.05%,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为96.00%,参加2019年在岗体检的76 627名放射工作人员中,有0.88%和0.11%的体检结论分别为建议暂时脱离放射工作岗位和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结论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较高,放射诊疗机构应增加辐射监测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放射防护 个人剂量监测 职业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品管圈进行医务人员规范穿脱防护用品管理。通过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分析影响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因素,头脑风暴、对策拟定等过程。走进科室进行培训,录制相关穿脱防护用品视频,实行科室自查,成立专项督查小组,感染管理科不定期督查等方式,开展QCC活动。2022年5~6月为实施前,2022年10~11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品管圈前后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合格率从62.1%上升至88.4%,且品管圈前后防护用品脱卸流程,口罩佩戴情况,手卫生执行等情况比较,均有改善。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务人员感染防护意识、手卫生依从性,促进了医用防护用品正确穿戴及脱卸,降低感染风险,保障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医务人员 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