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震颤(ET)合并帕金森病(PD)与单纯PD或单纯ET的震颤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ET合并PD患者35例(观察组)、单纯PD患者35例(对照Ⅰ组)以及单纯ET患者35例(对照Ⅱ组),对各组实施震颤分析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观察组间的静止性震颤、姿势性震颤比例以及震颤再出现时间[80.0%(28/35)比20.0%(7/35)和65.7%(23/35)、65.7%(23/35)比100.0%(35/35)和88.6%(31/35)、(10.2 ± 2.6)s比(2.5 ± 1.3)s和(7.6 ± 2.9)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观察组静止状态的震颤频率分别为(5.5 ± 0.7)、(7.2 ± 1.3)、(6.2 ± 1.1)Hz,而姿势状态的震颤频率分别为(6.2 ± 2.0)、(8.3 ± 1.9)、(6.5 ± 1.3)H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881、7.984,P<0.05),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观察组静止状态出现交替收缩(主动肌与拮抗肌)比例分别为76.7%(23/30)、0、34.6%(9/26),姿势状态出现交替收缩比例分别为53.3%(16/30)、20.0%(7/35)、26.9%(7/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6.186、7.650,P<0.05),观察组上述各数据均居中。结论ET合并PD兼具单纯PD或单纯ET的震颤特点又具有独特性,震颤分析能客观识别出ET合并PD的静止状态肌电图或交替放电情况。

  • 标签: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震颤分析 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震颤麻痹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震颤麻痹患者24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震颤麻痹患者经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控制。结论震颤麻痹药物治疗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很多药物证实有明显的疗效。但由于这是一个进行性变性疾病,所有药物治疗均不能阻止疾病继续发展的病理改变。

  • 标签: 震颤麻痹 临床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震颤(ET)患者3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仅有手部震颤者15例,首发震颤部位头部者8例,由头到双手者12例,由手到头2例,受累咽喉部6例,下颏2例,下肢2例,躯干1例。经治疗,疗效评定减少1级者15例,减少2级5例,分级无减少10例。结论轻症的ET患者不需治疗,且早期治疗也不能控制其发展。如患者要求或震颤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可给予药物治疗。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首选最常用的是普萘洛尔。

  • 标签: 原发性震颤 普萘洛尔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酒精所致震颤谵妄的临床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7例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等。结果患者初饮年龄偏小,持续饮酒时间长,饮酒量大,家族饮酒史阳性率高,减量或停饮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并出现各种精神和躯体症状。结论酒精所致震颤谵妄多在减量或停饮后发生,因此,戒酒或限制饮酒刻不容缓。

  • 标签: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 酗酒 酒精依赖 戒断症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眼球震颤为一种有节律的不自主的眼球摆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眼外肌、视觉系统和内耳迷路疾病的常见体征。目的讨论眼球震颤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婴儿型眼球震颤矫正屈光不正,尽量提高视力。对于小角度的面部转动代偿头位,配戴三棱镜,其基底朝向与面部转动相反。隐性眼球震颤如果伴有斜视并有症状时,可考虑眼肌手术。眼球震颤阻断综合征对于大角度的面部转动代偿头位,一般采用手术矫正内斜视。

  • 标签: 眼球震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震颤麻痹患者36例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效果。结果36例震颤麻痹患者经2个疗程的治疗,显效12例(33%);有效19例(53%);无效5例14%,总有效率为86%。结论头针与体针结合,标本兼治,达到补肾益肝,抗衰除颤的目的。

  • 标签: 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是一种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本病相当于中医这之颤证,针灸治疗颤证,在古籍中尚未查到明确记载。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现代报道,最早见于1955年。之后,再未见有人试用。直到70年代中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采用头部穴位针刺治疗并获得一定效果后,才逐渐引起针灸界的重视。自八十年代迄今,有关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文章不少,既有个案,也有多病例观察总结。在穴位刺激方法,更为多样化,包括头皮针、体针、电针及穴位注射等。其有效率多在80%左右。当然,针灸治疗本病还不能说已经成熟。鉴于本病目前中西医都深感棘手,针灸不失为一种无副作用的有价值的疗法。

  • 标签: 针灸治疗 震颤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癫痫患者合并震颤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分析震颤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的癫痫患者80例,根据临床评估分为震颤组及无震颤组,均行临床震颤量表评定及肌电图震颤分析检查。并分析癫痫患者发生震颤的相关因素。结果临床评估结果表明80例患者中27.5%(22/80)的癫痫患者主诉或体检发现有震颤,均表现为上肢姿势性震颤,7.5%(6/80)的患者同时伴有静止性震颤。肌电图震颤分析结果表明,51例(63.8%, 51/80)有上肢震颤,是临床评估发生率的2.3倍。其中42例(82.3%, 42/51)有上肢姿势性震颤震颤峰频率为(7.2±4.1) Hz,肌电爆发模式以同步爆发为主;32例(62.7%, 32/51)有上肢静止性震颤震颤峰频率为(5.3±2.2) Hz,肌电爆发模式以交替爆发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服药种类多以及长时间服用丙戊酸与震颤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癫痫患者出现的震颤以上肢姿势性震颤为主,肌电图震颤分析能够早期发现癫痫患者出现的震颤,服药种类多及长时间服用丙戊酸与震颤的发生相关。

  • 标签: 癫痫 震颤 肌电图 丙戊酸
  • 简介:摘要特发性震颤是成人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2018年更新的共识声明将特发性震颤重新定义为:双侧上肢孤立性动作性震颤,病程至少3年。震颤也可以出现在其他部位,通常是颈部或声带。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目前被归类为"特发性震颤叠加综合征"。与此病相关的其他临床特征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失常和听力受损。特发性震颤的治疗:通常以普萘洛尔和扑米酮作为一线治疗。重症患者通常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虽然丘脑腹侧中间核是传统的手术靶点,但正在研究的未定带区尾部可能是更好的替代靶点。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新的手术替代疗法,对有多种严重内科合并症的患者来说是理想选择。目前的研究正在探索用新的口服治疗药物、化学去神经和无创神经调节方法治疗特发性震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治疗震颤。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颤振症的治疗,以益气养血,熄风解痉,消痰活络,安神定志以治。

  • 标签: 中医 治疗 震颤
  • 简介:摘要原发性震颤(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上肢4~12 Hz动作性震颤。目前ET治疗的传统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物、苯二氮类药物等,但传统药物改善疾病症状的作用有限。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对ET的治疗研究取得一定的进步。基于此,本文对当前ET治疗的最新进展,如新型药物、手术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应用前景。

  • 标签: 原发性震颤 药物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直立性震颤是一种少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特征是站立时不稳,坐位或行走时可缓解,神经电生理显示患者站立时腿部及躯干存在13~18 Hz的快速震颤。目前国内关于直立性震颤的研究报道较少,多数临床医生缺乏对该病的认识而易造成误诊。因此,笔者现对直立性震颤的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近年来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直立性震颤 诊断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眼球震颤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先天性眼球震颤和后天获得性眼球震颤,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及有限的诊疗措施使其成为眼科诊疗的疑难杂症之一。近年来,视频眼震电图及数字化眼动仪等用于量化评估眼球震颤的程度及治疗效果;在治疗方面,除传统的手术方式外,可采用视光学手段(矫正屈光不正、配戴三棱镜)、生物反馈治疗、药物(加巴喷丁和美金刚胺)治疗及知觉训练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28-235)

  • 标签: 眼球震颤 先天性眼球震颤 获得性眼球震颤 代偿头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学习层次聚类算法用于先天性眼球震颤(CN)眼动波形自动分类和波形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的90例(90只眼)CN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7例,女性23例,年龄(12±9)岁。所有患者采用高速视频眼动仪记录眼动波形。对标准化后的眼动波形进行无监督机器学习层次聚类分析,获得可视化分类结果并予以波形命名,统计每种波形的发生比例,分析波形成分与CN患者视功能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为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90例(90只眼)CN患者的46 620个有效眼动波形中,通过机器学习层次聚类算法自动分出7种波形,分别命名为波形Ⅰ(14 259个,30.59%)、波形Ⅱ(11 498个,24.66%)、波形Ⅲ(4 083个,8.76%)、波形Ⅳ1(5 430个,11.65%)、波形Ⅳ2(3 451个,7.40%)、波形Ⅳ3(3 015个,6.47%)及波形Ⅳ4(2 663个,5.71%);有2 221个(4.76%)波形未分类。波形Ⅰ、Ⅱ、Ⅲ分别与3种CN基本眼动波形即速度递增型冲动型、速度递减型冲动型及钟摆型波形相符,波形Ⅳ1~4为复杂波形。波形Ⅰ、Ⅱ、Ⅲ及Ⅳ1~4在90例患者中的发生比例依次为78.89%(71例)、41.11%(37例)、17.78%(16例)、20.00%(18例)、7.78%(7例)、15.56%(14例)和11.11%(10例)。38例(42.22%)患者仅表现为1种眼动波形,其余52例(57.78%)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眼动波形,其中23例(25.56%)存在3种或3种以上眼动波形,5例(5.56%)存在4种眼动波形。患者眼动波形中波形Ⅰ所占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有显著相关性(r=-0.39;P<0.01),波形Ⅱ所占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P>0.05)。以波形Ⅰ为主导的CN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0.19±0.14)优于以波形Ⅱ为主导的CN患者(0.45±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5)。结论机器学习层次聚类算法可实现CN眼动波形的自动分类和波形诊断,为CN的精准诊断与评估提供辅助依据。

  • 标签: 眼震,先天性 机器学习 聚类分析 眼震电图描记术 眼球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特发性震颤发展为帕金森病 (essential tremor-parkinson disease,ET-PD)的临床特点,比较 ET-PD与原发性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PD)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特发性震颤发展为帕金森病患者 15例 (ET-PD组 )和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 35例 (PD组 ),进行统计学描述,并且比较两组间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 ET-PD组 73.3%以单侧起病,潜伏期 9.10±2.81年,并且其姿势性震颤、运动性震颤以及轴性症状评分明显高于 PD组。结论 ET-PD患者以单侧起病为主,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姿势、动作性震颤以及轴性症状较重。

  • 标签: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发展为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