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H"营养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居家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3月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的86例食管癌居家鼻饲喂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H2H"营养管理模式,为期4周。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较本组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评估的A、B、C级例数分别为22、18、3例,对照组分别为7、28、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8%(7/43)、46.51%(2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4,P<0.05)。结论"H2H"营养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食管癌居家鼻饲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营养状况,降低鼻饲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食管肿瘤 居家鼻饲 H2H 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H管理模式对提高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和改善心境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9年6月1日至 2020年4月30日期间收住于本院的白血病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给予患者口头宣教,如指导用药、定期复查、营养饮食、清洁卫生、并发症防护等内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H2H管理。干预前和干预4 w后分别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进行测评,比较差异性并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 w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为(32.41±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7±3.10)分;观察组患者的心境状态的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心境总分为(65.00±5.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4±6.7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H2H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改善心境状态。

  • 标签: H2H管理模式 白血病 自我效能 心境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儿童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时点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1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74例,Hcy≤13.9 μmol/L)和H型高血压组(43例,Hcy>13.9 μmol/L)。每个患儿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记录BPV指标,进行2组间比较;同时监测Hcy水平、记录人口学资料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分析BPV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间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型高血压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显著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11.21±3.23) mmHg比(9.64±2.73) mmHg,1 mmHg=0.133 kPa;(10.79±3.89) mmHg比(9.26±3.23) mmHg;(10.23±3.53) mmHg比(8.73±2.93) mmHg](t=-2.806、-2.292、-2.617,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水平与24 h SSD、nSSD、nDSD呈正相关(r=0.194、0.183、0.182,均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儿24 h SSD明显升高,以nSSD升高为主,nDSD也明显升高,且Hcy水平与BPV呈正相关,提示应有效控制Hcy水平,降低血压变化幅度,且正确选择治疗时点,从而延缓高血压的进展。

  • 标签: 儿童 同型半胱氨酸 H型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H3.3免疫组织化学阴性病例存在的H3F3A 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181例GCTB,行光镜观察并结合临床影像学明确诊断。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H3.3染色检测H3F3A G34W突变蛋白的表达,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阴性的病例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的突变类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H3.3以细胞核阳性反应为阳性标准,181例GCTB:阳性164例,阴性17例,阳性率90.61%。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阴性的17例采用DNA 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突变情况。测序结果显示8例存在突变,分别为:3例G34L(glycine 34 to leucine,3/181,1.66%),3例G34V(glycine 34 to valine,3/181,1.66%),2例G34R(glycine 34 to arginine,2/181,1.10%),其余9例均为野生型(glycine 34,9/181,4.97%)。经测序分析证实免疫组织化学H3.3阴性的病例中并无G34W突变。H3.3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测序分析,诊断GCTB总体阳性率可达95.03%。结论H3.3免疫组织化学可检测存在H3F3A G34W突变的GCTB,对其他罕见突变类型及野生型不具诊断价值。

  • 标签: 巨细胞瘤,骨 免疫组织化学 突变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脑梗死常见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发病后病死率高,即使存活患者也容易出现语言丧失、偏瘫、吞咽异常等后遗症,脑局灶性损害明显。为了改善患者预期寿命,提高预后,重点了解疾病危险因素,对疾病防治起到积极意义。H型高血压所占比率高,且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血管、骨组织损伤、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有关。因此了解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可为循证医学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脑梗死 H型高血压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大部分人生活中的运动量也不达标,所以患上慢性疾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占慢性病类之首,作为特殊型高血压的代表,H型高血压患者众多,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将对H型高血压进行阐释,探究依那普利叶酸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 标签: 依那普利 叶酸 H型高血压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在社区服务中心,H型高血压的发病特点,探讨小剂量的也算资料该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社区服务中心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展开调查,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叶酸组,两组人数均为50例,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降压治疗处理,叶酸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上叶酸进行降压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再选取的未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差异。结果:①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在收缩压、舒张压、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方面,叶酸组患者的数据均比常规组低(P<0.05)。②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在男性发病率、年龄、心率、尿酸、肌酐、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方面,H型高血压患者的数值均比较高,而脉压相对比较低。结论: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内部,普遍高发于男性中老年患者,患者发病之后肾脏以及心血管的功能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叶酸进行辅助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H型高血压 药物治疗 叶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一种对女性健康威胁极大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上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prot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1H-MRS)是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一种,能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内的化学物质,监测肿瘤发生和发展。1H-MRS不仅能联合其他序列提高乳腺癌诊断能力,且具有对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阴性乳腺癌的补充诊断能力和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早期疗效的独特优势。作者就乳腺癌1H-MRI研究现状、不足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波谱 乳腺癌 诊断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伴有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症的高血压称为“H型高血压”。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早期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症对肾脏具有协同损害作用,其肾脏损伤的风险明显增高。本文将对H型高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H型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
  • 简介:AbstractBackground:The low accuracy of equations predicting 24-h 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using a single spot urine sample contributed to the misclassification of individual sodium intake levels. The application of single spot urine sample is limited by a lack of representativity of 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possibly due to the circadian rhythm in urinary excre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ircadian rhythm,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in a healthy young adult Chinese population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new approaches.Methods:Eighty-five participants (mean age 32.4 years) completed the 24-h urine collection by successively collecting each of the single-voided specimens within 24 h.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urinary sodium, potassium, and creatinine for each voided specimen were measured. Cosinor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the urinary sodium, potassium, and creatinine excretion. The excretion per hour was computed for analyzing the change over time with repeated-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a cubic spline model.Results:The metabolism of urinary sodium, potassium, and creatinine showed different patterns of circadian rhythm, although the 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showed non-significant parameters in the cosinor model. A significant circadian rhythm of urinary creatinine excretion was observed, while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sodium was less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potassium.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urinary sodium and creatinine excretion showed synchronization to some extent, which had a nocturnal peak and fell to the lowest around noon to afternoon. In contrast, the peak of potassium was observed in the morning and dropped to the lowest point in the evening. The hourly urinary excretion followed a similar circadian rhythm.Conclusion: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urinary sodium, potassium, and creatinine excretion in adults while exploring the estimation model for 24-h 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using spot urine.

  • 标签: Circadian rhythm Sodium urinary excretion Cosinor analysis Spot urine 24-h urin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西地区胎儿血红蛋白(Hb)H病产前诊断情况、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本院接受胎儿产前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广西地区单胎妊娠α地中海贫血高风险胎儿中,被诊断为Hb H病的440例胎儿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胎儿及其父母基因组DNA。采用跨越缺口PCR(Gap-PCR)法,检测其3种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SEA、-α3.7、-α4.2)缺失突变情况;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其常见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点突变情况。对于上述常规方法检测结果未见异常,而地中海贫血筛查提示高风险的夫妇,则进一步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及DNA测序技术进一步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本组胎儿2015-2019年每年的胎儿Hb H病检出率比较,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研究胎儿Hb H病检出率为9.95%(440/4 421)。2015-2019年,每年的胎儿Hb H病检出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440例Hb H病胎儿中,占比前4位的Hb H病基因型分别为-α3.7/--SEA(39.32%,173/440),αCSα/--SEA(30.23%,133/440),-α4.2/--SEA(14.09%,62/440)与αWSα/--SEA(10.91%,48/440)。另外,32例Hb H病胎儿被检出同时合并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其中20例被检出合并βCD41-42/βN,6例合并βCD17/βN,2例合并βCD17/βCD17,2例合并βCD71-72/βN基因型,1例合并βCD43/βN,1例合并β-28/βN。③妊娠440例Hb H病胎儿的孕妇中,1例(0.23%)自然流产,228例(51.82%)选择人工终止妊娠;135例(30.68%)顺产分娩,65例(14.77%)剖宫产术分娩;11例(2.50%)妊娠结局不详。结论近年广西地区胎儿Hb H的基因突变类型多样,少数合并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妊娠Hb H病胎儿孕妇中,选择人工终止妊娠者的比例较高。对生育人群广泛开展地产前中海贫血筛查及其基因检测,对预防Hb H病新生儿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红蛋白H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基因缺失 点突变 广西壮族自治区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以实验室研究的方式,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其发展规律。综合实际临床实验以及实际病例资料,总结分析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干预手段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9年1月14日——2020年12月14日在我处进行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对比结果总结分析老年 H 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及导致其发病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以上68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性老年H型高血压共33例,占比48.53%。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35例,占比51.47%。实验组组临床表现以乏力、胸痛、心悸为主。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 、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 、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升高,颈动脉斑块常多发,且分叉处斑块较多。斑块类型尤以低、中等回声为主。经过回归线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以及饮酒史、生活史、均是导致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以乏力、胸痛、心悸为主。实验室结果显示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cy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会加重了血管外周阻力,进一步加重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导致血小板凝结,进一步提高血压。

  • 标签: 老年H型高血压 冠心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H型高血压患者接受门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对象总计40例,均为本院门诊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门诊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遵医嘱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门诊治疗同时,辅以门诊护理干预方法,可提升患者遵医嘱行为能力,确保血压良好控制,患者满意度理想,值得借鉴。

  • 标签: H型高血压 门诊护理干预方法 血压水平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80例H型高血压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实施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血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实施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血压和降低半胱氨酸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依那普利 叶酸片 H型高血压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此次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血浆指标相差较小。经此次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此次研究运用依那普利叶酸对H型高血压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91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n=45例)和阶段组(n=46例),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阶段组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4个月后的血压控制率、高Hcy血症患病率、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DS(长谷川痴呆量表)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阶段组患者在护理后血压控制率、高Hcy血症患病率、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DS(长谷川痴呆量表)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阶段性护理 老年 H型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AMI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心室重构组(13例)和非心室重构组(45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分析血清H-FABP水平对A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室重构组男7例,女6例,年龄(65.40±2.17)岁;非心室重构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5.80±2.35)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室重构组H-FABP水平为(5.57±1.35)ng/L,高于非心室重构组(2.26±0.6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07,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FABP高表达与心室重构的发生可能相关(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H-FABP水平预测心室重构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88。结论AMI患者血清H-FABP高表达可能与心室重构的发生有关,临床可通过检测H-FABP水平预测心室重构的发生,从而积极干预,降低心室重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室重构
  • 作者: 张丽 刘师伟 丁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区域医疗中心综合协调办公室,太原 030000,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科,太原 030000,山西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太原 030000
  • 简介:摘要为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对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年3至9月纳入山西省14 059名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BMI、WC、WHR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三者与空腹血糖水平(FPG)的关系。结果发现与H型高血压人群比较,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人群的年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而BMI、WC、WHR、血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腰围、腰臀比的升高会增加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风险,BMI、WC、WHR与FPG呈正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体质指数 腰围 腰臀比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3H-6S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H-6S管理模式运用于医院门诊药房质量管理中,分析实施前(2020年1月-6月)和实施后(2020年7月-12月)门诊药房的药品调配差错率、药品调配时间、取药等待时间和患者取药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实施3H-6S管理模式后,药品调配差错率显著小于实施前,药品调配时间和取药等待时间显著短与对照组,门诊患者取药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医院门诊药房实施3H-6S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率,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和门诊患者取药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3H-6S管理模式 门诊药房 调配差错率 取药等待时间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