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髂静脉综合患者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2月共19例髂静脉综合患者行髂静脉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显示左髂静脉狭窄15例,闭塞3例,右髂静脉狭窄1例。结果全部病例行腔内介入治疗均成功,病变髂静脉恢复通畅,9例下肢肿胀患者症状于术后14d内完全缓解,4例患者下肢溃疡创面愈合或缩小。随访3~44个月,19例患者均行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均提示髂静脉通畅,支架无移位。结论髂静脉综合内介入治疗近、中期效果好,通畅率高,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 标签: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静脉造影术 扩张术 放射学 介入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髂静脉综合又称Cockett综合,因髂静脉内外因素引发的管狭窄或阻塞所导致的一系列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上常表现为下肢静脉高压,如下肢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甚至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及经久不愈的溃疡。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如B超(多普勒)、CT、磁共振静脉成像、静脉造影(DSA)等,越来越多的髂静脉患者被发现。DSA检查可作为诊断髂静脉综合的金标准。一旦诊断为髂静脉综合,应积极处理。目前,内介入治疗可作为治疗髂静脉综合的有效手段。本文对髂静脉综合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个简要综述。

  • 标签: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脉压综合的X线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0例肠系膜脉压综合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方法级特征。结果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或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活动后加重。消化道双重造影显示钡剂通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受阻,表现为纵行“笔杆”压迹。右侧位或俯卧位症状可缓解。结论肠系膜脉压综合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应用正确的检查方法减少对本病的误诊。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十二指肠 笔杆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导管接触性溶栓(CDT)与AngioJet经皮机械血栓切除术(PM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髂静脉综合(IV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34例急性DVT合并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DT联合髂静脉内成形术组(CDT组,68例)和PMT(AngioJet)联合髂静脉内成形术组(PMT组,66例)。观察两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深静脉和支架血流通畅情况,Villalta评分以及CIVIQ-2评分。结果CDT组和PMT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均在溶栓前置入下静脉滤器。CDT组Ⅲ级血栓清除率为76.5%(52/68),Ⅱ级血栓清除率为23.5%(16/68),支架植入41例(45枚),滤器回收率为88.2%(60/68)。PMT组Ⅲ级血栓清除率为75.8%(50/66),Ⅱ级血栓清除率为24.2%(16/66),支架植入42例(56枚),滤器回收率为86.4%(57/66)。CDT组住院时间[(10.09±3.27)d]较PMT组[(7.94±3.08)d]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 306, P<0.001);两组术后3 d患肢小腿周径与术前比较的周径差分别为(1.51±1.21)cm和(2.48±1.8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 502,P=0.001)。CDT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6%(12/68),PMT组3%(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8,P=0.006),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肾功能障碍、致死性肺栓塞、严重颅脑出血。随访时间为(10.57±7.44)个月(范围:1~33个月),CDT组和PMT组术后12个月的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8.9%(16/18)和95.2%(4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两组Villalta评分和CIVIQ-2评分差异仅在术后1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01)。结论急性下肢DVT合并IVCS行AngioJet经皮机械血栓切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内治疗,较CDT联合髂静脉内治疗,患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更快,围术期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机械血栓切除术 导管接触溶栓
  • 简介:<正>1临床现象让我们来看看临床上的现象,先看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患肢体的分布情况(见表1)。这只是有关下肢静脉曲张文献的一小部分,遗憾的是,大多数相关文章只提单侧肢体和双侧肢体的数量,而不提左右侧肢体的分布,这说明大多数作者认为下肢静脉曲张与哪一侧肢体并无关联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髂总静脉 治疗 双侧肢体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妊娠中晚期下静脉综合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百子湾和美妇儿医院做产检的孕妇42例,依据妊娠中晚期是否有明确下静脉症状,将孕妇分为无症状的孕组1(22例)和有症状的孕组2(20例),并纳入年龄相匹配的未妊娠健康女性1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径(LVEDD)和收缩末期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基底内径、肺动脉瓣血流速度。分别在平卧位、侧卧位和直立位等不同体位下测量下静脉血流峰值速度,计算不同体位峰值速度比值。对以上3组间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采用相应组间两两比较的Bonferroni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下静脉血流速度及不同体位下下静脉血流速度比值预测下静脉压迫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孕妇组左侧卧位和平卧位时下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21、21.845,P均<0.05),且有症状孕组2血流速度增快更明显。直立位时下静脉血流速度在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下静脉血流速度增快超过157.5 cm/s,敏感度69%,特异度23%。卧位与立位下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大于1.96时,诊断下静脉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1%和83%。结论中晚期妊娠超声心动图检测下静脉血流速度,以及卧位与立位下静脉血流速度比值诊断孕中晚期下静脉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中晚期妊娠 下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超声心动图 血流速度下腔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系膜脉压综合(SMACS)合并胡桃夹综合(NCS)的CT血管造影征象,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SMACS合并NCS患者108例为病变组,另随机抽取同期行CT血管造影检查SMACS、NCS症状阴性者108例为正常组。在VR像分别测量腹主动脉(AA)与肠系膜动脉(SMA)夹角,在轴位图像左肾静脉通过SMA与AA夹角层面测量左肾静脉内径(a)及SMA与AA距离(D1),在肾门层面肾静脉最宽处测量左肾静脉内径(b),计算b/a比值,在十二指肠通过SMA与AA夹角层面测量SMA与AA距离(D2)。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诊断临界值及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AA与SMA夹角、a、D1、D2均为正常组大于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32、3.554、12.864、13.330,P=0.000、0.001、0.000、0.000);b、b/a均为正常组小于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0、-7.975,P=0.005、0.000)。AA与SMA夹角、a、D1、D2该四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8、0.904、0.999、0.994,诊断临界值分别为34.05°、3.45 mm、5.07 mm、6.93 mm,敏感度分别为92.7%、92.7%、100%、97.6%,特异度分别为96.2%、77.4%、98.1%、98.1%。结论CT血管造影可直观反映AA与SMA夹角、AA与SMA距离、左肾静脉内径及其与十二指肠受压情况,对SMACS合并NCSD的诊断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胡桃夹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1例因"喘鸣3个月,加重伴气促1个月余"的3月龄患儿及1例因"反复咳嗽、喘息半年,加重20 d"的12月龄患儿住院治疗,经过肺部CT血管成像、心脏彩超及气管镜检查,诊断为无名动脉压综合(IACS)。IACS是引起婴幼儿反复喘鸣或喘息的重要原因,其常被漏诊。

  • 标签:
  • 简介:本文报道采用放射疗法结合激素、利尿剂等药物综合治疗静脉综合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呼吸道、静脉、放化疗护理等。24例患者治疗护理效果较好,按WHO实体瘤治疗效果评定标准,15例肺癌中,CR2例,PR8例;9例恶性淋巴瘤中,CR5例,PR2例,且全部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上腔静脉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allstent支架治疗髂静脉综合(IVCS)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Wallstent支架植入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2例IVCS患者(排除活动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下肢97例,右下肢12例,双下肢3例;跨关节26例。分为非血栓组(26例)、急性或亚急性血栓组(65例)及慢性血栓组(21例),所有患者术后规则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统计分析术后支架通畅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112例患者中,植入支架149枚。随访(38.4±9.8)个月,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9例。支架一期通畅率92.0%(103/112),其中急性亚急性血栓组92.3%(60/65),慢性血栓组85.7%(18/21),非血栓组96.2%(25/26);支架二期通畅率95.5%(107/112),其中急性亚急性血栓组96.9%(63/65),慢性血栓组85.7%(18/21),非血栓组100 %(26/26)。无支架脱落、植入血管破裂、严重出血等并发症;1例对侧髂静脉继发血栓。结论IVCS应用Wallstent编织支架治疗,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和支架中期通畅率,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Wallstent 支架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左肾静脉综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2月~2010年9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左肾静脉综合患者5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比较,左肾静脉狭窄段内径、左肾静脉狭窄段流速、近肾门段流速左肾静脉近肾门段内径与狭窄段内径的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肾静脉综合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无痛苦、并可作动态观察等优点,可作为目前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综合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回顾和分析护理经验。结果患者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上腔静脉综合征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目的探讨改进治疗左肾静脉综合(即胡桃夹综合-NCS)的手术方法。方珐对3例明确诊断为左肾静脉综合的患者采用左肾静脉下移与下静脉端侧吻合术。结果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0min、21min及16min。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3天、第5天及第4天,镜下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5天、第7天及第6天。随访4—6月,血尿均未复发。结论左肾静脉下移与下静脉行端侧吻合治疗左肾静脉综合,疗效满意。

  • 标签: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 左肾静脉下移术
  • 简介:目的探讨左肾静脉综合与精索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精索静脉内径确诊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再以仰卧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侧扩张部肾静脉内径和肠系膜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狭窄部肾静脉内径,确诊左肾静脉综合。确诊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19例,确诊左肾静脉综合15例,对比分析单侧及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左肾静脉狭窄情况。结果肾静脉综合在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者与双侧曲张患者间的发病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者多见。在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精索静脉曲张分级3级的患者合并出现左肾静脉综合与1级和2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发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肾静脉综合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原因。单纯重度左侧精索静脉患者应推荐行肾静脉彩超检查,以判断是否有左肾静脉综合的存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精索静脉曲张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