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及住院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总结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开的3600张我院门诊及住院中成药处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了统计。结果通过对这3600例处方进行调查得知,其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有326张,约占总处方的9.06%。对于这些不合理用药处方,其发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由于门诊及住院中成药使用不合理会对患者的正常治疗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进行中成药处方的制定时采用合理的规范,保证患者用药的准确性,此外,药师还需要加强对用药的指导,降低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出现。

  • 标签: 中成药 不合理用药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成药致肝炎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发病原因、引发肝炎的中成药物类型、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成药致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中成药成分和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预后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总结有效的防治经验。结果引起肝炎的中成药种类较多,以骨科疾病、乳腺疾病、皮肤病的用药中发生肝炎的病例较多,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主要因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药物相互作用等导致。通过采用保肝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预后良好。结论中成药中潜在的肝毒性是引起肝炎的主要原因,以其他药物的不合理配伍使用也会导致肝损伤。针对骨科疾病、乳腺疾病、皮肤病中出现中成药致肝炎病例较多的情况应加强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定期复查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

  • 标签: 中成药致肝炎 临床病例 分析
  • 简介:摘要感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使用中成药治疗时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快、副作用少等优势。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患者或药品调剂人员盲目自选或随意推荐介绍使用中成药治疗感冒。我国中医理论认为,感冒分为多种类型,应该采用辩证的观点,针对不同的感冒症状,选用相应的中成药物进行治疗,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的感冒类型,详细介绍其中成药治疗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感冒治疗 中成药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的合理性使用。方法综合分析多年来有关文献资料,总结中成药临床应用方法。结果中成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应用中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说明书准确使用,在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充分了解药物各自的药理作用及相互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结论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时有所见,故是否合理使用中成药,将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 标签: 中成药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门诊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抽取2014年1~12月中成药处方1220张,作为对照组,即干预前,同时抽取我院门诊2015年1-12月中成药处方1226张,作为研究组,即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处方用药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规范率为(60/1226)4.89%,与对照组(390/1220)31.9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分析,给予干预措施,其不规范率显著降低,不合理因素显著减少,值得应用。

  • 标签: 门诊 中成药处方 不合理用药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该院儿科门诊使用中成药物的具体情况,并给予用药准确性的评估。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儿科门诊开具的3806张中成药处方,对处方的药物剂型、药物类别、销售的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总额、日均费用(DDDc)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儿科门诊应用中成药的现状,以及用药过程是否存在用药不适宜或药物滥用的情况。结果发现口服液、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栓剂、外用制剂的药品种类较多,但胶囊剂和片剂的销售额并不在前列;所有药物均在正常的用药频度范围内,没有滥用药物的情况,基本排除根据药物价格随意增加用药的情况。结论该院儿科门诊中对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用药频度符合规定,无药物滥用情况。

  • 标签: 儿科门诊 中成药 用药频度 监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中成药合理使用中落实中药处方点评方案的干预功能。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4年12月抽查的60份中药处方,观察处方单中中成药应用情况,并于2015年01月~2016年02月期间推行中药处方点评活动,再次评定该阶段处方单中中成药应用情况,并对2个阶段中的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推行中药处方点评活动前,有6起(10.00%)不合理用药行为出现,推行点评活动后,有1起(1.67%)起不合理用药行为出现(P<0.05)。结论在中成药合理使用流程中推广、落实中药处方点评方案具有可行性,不仅能提升中成药临床使用质量及合理性,还能有效规避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大处方 重复用药 中成药 中药处方点评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川贝枇杷露、清喉利咽颗粒两种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对比2014年用药金额和2015年用药金额,以及2014年、2015年DDDS值和日用药金额。结果;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用药金额、2015年用药金额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川贝枇杷露2014年用药金额、2015年用药金额,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2015年DDDS值和日用药金额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川贝枇杷露(P<0.05)。结论清喉利咽颗粒在2014年至2015年日销售金额和年度用药金额最高,且口感好、服用方便、见效快,因此颗粒剂比传统液体制剂用药频率更高。

  • 标签: 川贝枇杷露 清喉利咽颗粒 止咳化痰类中成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的应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2012-2015年中成药年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重点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分析中成药的年销售量、销售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结果我院中成药的品种数与销售金额呈稳定的上升趋势。骨伤科类药、心血管类的注射剂型在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上居前。结论中成药在医疗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必须对中药注射剂加强管理和不良反应检测。

  • 标签: 中成药 用药结构分析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中成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临床资料。结果中成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为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特异性反应等。在调查研究中,共有140例患者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药物的配伍不当而引发不良反应的有91例,所占比例为65%,因用药途径不规范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有20例,所占比例为14.29%,其他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有29例,所占比例为20.71%。结论医护人员在联合应用中成药和西药时要慎重,用药前要清楚地了解中成药和西药的使用禁忌,有效降低二者联合使用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提高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 标签: 中成药 西药 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防治冠心病常用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禁忌。方法统计分析本院常用防治冠心病的中成药。纳入本次研究中成药主要有愈风宁心片、舒心口服液、冠心苏合丸、活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片)、银杏叶片,分析上述药剂与西药配伍情况。结果上述药物临床应用时与西药配伍十分普遍,但在配伍中存在较多禁忌,若未按照配伍禁忌用药则极易出现降低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结论分析防治冠心病常用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并严格依据配伍禁忌用药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各类毒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中成药 西药 配伍禁忌
  • 简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西药有什么危害?中成药和西药到底能否合用?如果合用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专家为你做了如下解答。

  • 标签: 中成药 西药 非法添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注射剂在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2月间我院记录发生的80例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不良反应具体临床表现及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中成药注射剂类别。结果80例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55岁以上患者42例,占发生总数的52.5%;不良反应主要以皮疹、荨麻疹等皮肤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病症;本研究中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中成药注射剂主要有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结论临床中对于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剂量控制准确,同时应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安全性评价,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成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在门诊使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临床处方资料,探讨我院门诊的中成药处方的应用问题,并对未来我院门诊中药处方的合理使用进行改进。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开具的5600张门诊中成药电子处方,对这些处方进行分析,选取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总结不合理处方的出现原因,并对不合理问题进行探讨,以对未来我院的门诊处方开具进行指导。结果我院5600张电子处方当中,合理处方为5086张,占处方总数的90.82%,不合理处方为514张,占我院处方总数的9.18%,不合理处方当中,由于。结论我院门诊的电子中成药处方开具较为合理,能够满足我院门诊的临床用药需求,但依旧有不合理处方的存在,暴露出我院门诊处方使用的问题,需临床重视。

  • 标签: 门诊处方 中成药 点评与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法,而采用的药物一般为中成药,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中成药还存在着很多应用上的问题,这不仅使得中成药的用药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危害都儿童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中成药可以发挥出其真正的应用效用。本文就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 标签: 中成药 儿科 临床应用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方法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服用中成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定向给予综合处理方法。结果60例应用中成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临床主诉表现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经临床对症处理均告缓解。结论患者应用中成药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应多元,同患者给药方式、药物剂量、配伍等众多因素存在密切关联,因此针对药物不良反应情况,需要从给药途径、药物配伍、药物剂型等环节着手把控,以提升患者临床用药效果。

  • 标签: 中成药制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方法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每月进行不定期抽查80~100张中药处方进行点评的药方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未进行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的药方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药方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两年中因药方不合理出现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出现用药不合理的发生率为1.7%,对照组出现用药不合理的发生率为6.0%,观察组用药不合理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因用药不合理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药处方点评能有效降低中成药使用不合理的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提要中成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中药处方点评 中成药 合理应用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