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不寐是临床常见病,发病后除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和学习外,还可加重或诱发其他病症(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等)。目前临床认为若长期使用西医安眠药物治疗不寐虽可获得一定效果但易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而中医药则通过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平衡达到疾病治疗目的,对不寐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剑阁县中医院陈天然中医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在临床辨治不寐症方面具有独到见解。本文将着重介绍陈天然中医主任医师针对不寐的临床治疗经验,以期为今后临床在治疗不寐的工作中提供切实参考依据。

  • 标签: 不寐 中医药 陈天然医师 临床治疗经验
  • 简介:摘要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目前我国房颤人数约1000万。房颤并非致死性疾病,但房颤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具有较高的致死及致残率。吴师张艳教授根据30余年的临床经验,提出房颤的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兼有瘀血上扰心神,在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出定心方用于治疗房颤,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2。

  • 标签: 房颤 气阴两虚兼血瘀 定心方
  • 简介:摘要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一般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中老人年,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的提高,对于胃溃疡的治疗是非常见效的,本文探析了藏医药在临床上怎样诊治胃溃疡患者。

  • 标签: 胃溃疡 藏医药 临床
  • 简介: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内科“偏头风”范畴,多由外感与内伤引发。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崔应麟教授临证多年,以纯中医思维辨治本病,从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理念出发,以风、痰、瘀立论,认为其病机为“风邪侵袭,痰瘀互阻,脉络失和”,治则为“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并对经典古方“散偏汤”进行化裁,组方加味散偏汤,临床应用每获良效。

  • 标签: 偏头痛 痰瘀互阻 加味散偏汤 崔应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案和临床经验。方法随机将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10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应用改良急救治疗方案)、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急救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0%,略高于对照组(96.00%),但组间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改良急救治疗方案的效果更佳,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急性食物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徐州杏林保安堂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七日,由中国中医泰斗原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为赞赏蒋沁霖大夫精求学术、济世救人而题名。

  • 标签: 消风散 皮肤病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贾成文教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重在扶正,治以头针为宜,因人制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脑瘫 贾成文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直肠炎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对我院 92例直肠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 46例,分别实施中医和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7.83%,高于对照组 80.43%,经治疗研究组肠镜情况、肛门胀痛、粘液便和腹泻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医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不良症状的产生,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 直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升阳益胃汤是调理脾胃功能的代表方,本方由多个基础方组成,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疾病症状加减化裁,灵活应用,老中医在治疗临床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常用此方取得良好的效果。现通过理论和临床应用,总结老中医对升阳益胃汤的应用经验,治疗临床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升阳益胃汤 经验总结 调理脾胃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经验总结。方法研究对象选取6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均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将住院号单号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将住院号双号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稳心颗粒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冠心病室性早搏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本文以笔者在临床运用电针治疗中风病的经验总结为基础,目的在于突出电针治疗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改善作用。

  • 标签: 电针 中风 痉挛
  • 简介:甲状舌管囊肿是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上皮退化不全而遗留在颈部形成的先天性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的发生男女性别之比为2∶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多见。该囊肿可发生于颈前正中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体上下最常见,多位于颈中线处,有时可偏向一侧[1]。囊内容物为清亮的黏液样物质,如继发感染可为脓性或粘液脓性。2017年6月我科收治1例大型舌根部肿物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咽部不适20年,1个月前出现进食困难前来就诊。

  • 标签: 甲状舌管囊肿 MRI CT引导下穿刺
  • 简介:李乃卿教授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基础,扶正固本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他善于应用扶正固本法以扶助正气、培植本元。临证用药时针对正虚的病机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气血不足、阴虚津亏、肾阴亏虚、肾阳不足等不同虚证,分别采用益气养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肾、温肾壮阳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等的平衡,从而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李教授主持研发了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放疗、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能够起到良好的增效减毒作用。

  • 标签: 扶正固本 肿瘤 参芪扶正注射液 李乃卿
  • 简介: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病,邓贵成主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本文总结邓贵成主任在诊断疾病中,四诊合参尤重舌诊,中西互参避免贻误病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为胃失和降,和降法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基本治法,具体包括理气和胃、辛开苦降、分消走泄、温中和胃、养阴和胃、消除病理因素,心态调整应贯穿治疗疾病始终。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和降法 四诊
  • 简介: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典型症状为腹痛、呕吐、腹胀、无排气排便。李乃卿教授对于肠梗阻的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认为肠梗阻按照其病情发展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肠腑痞结(正盛邪弱)、肠腑瘀结(正虚邪盛)、肠腑疽结(正虚邪陷)3个阶段。临床上分为气滞血瘀证、肠腑热结证、肠腑寒凝证、水结湿阻证、食积中阻证、虫积阻滞证6个证候。治疗以通里攻下、降逆理气为总的治法,根据不同的证候进行辨证后,以总治法为基础,灵活运用通腑汤加减化裁,以缓解患者痛、吐、胀、闭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肠梗阻 通下法 通腑汤 临床经验 李乃卿
  • 简介:王世民教授是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方剂学老师,曾任山西中医学院院长,首批山西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医专家,现为第三届国医大师。王老临床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杂病、男科疾病,并善于应用食疗药膳,提倡方剂辨证。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味龙骨牡蛎而成,王老常用此治疗郁证等内科杂病属肝郁气滞者,临床疗效颇佳。

  • 标签: 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疏通少阳 重镇安神 王世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8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经验,对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结果我科于2002年1月~2018年3月,采用“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行耳廓再造术988例,经过6个月~4年随访,发现再造耳形态逼真,位置,、大小与健侧耳基本保持一致;皮肤颜色与面部接近;支架无吸收及变形;再造耳廓的立体形态良好.外形自然;颅耳角与对侧相似,耳后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进行耳廓再造术,并发症少,外形逼真,是理想的先天性小耳畸形再造方法了,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小耳畸形 耳廓再造 软耳支架 临床应用
  • 简介:史纪教授熟读经典,探究病机,归纳儿童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为伏风、痰蕴、暗瘀、本虚,依据发病特点分为发作期、缓解期,进行分期序贯治疗,发作期疏风散邪、宣肺化痰(风、痰),缓解期采用序贯治疗,兼以补肺健脾、温肾固表(本虚),化瘀通络(瘀)贯穿始终,可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儿童变应性鼻炎 治法治则 史纪教授 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