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正学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本为宋张载倡道之地,后省臣建议改为书院。合祀张载、许衡及其他乡贤,并聚徒讲学其间。朝廷赐以经籍,给之学田。张养浩为之作记。入明百余年,遗址为兵民所据,而坊名尚存。弘治九年(1496)提学副使杨一清卜地重建。

  • 标签: 书院 西安市 陕西省 张养浩 杨一清 张载
  • 简介:“名山福地世应稀,楼观巍峨倚翠微”。年代最为久远的中国最早书院——光石山书院,就建在麒麟山中,故址在今湖南攸县莲塘坳镇凉江的阳升观村。

  • 标签: 光石山书院 教育事业 教育学 教学管理
  • 简介:政和县云根书院,是宋朝朱熹之父朱松任县尉时创建,历经元、明、清,时废时修,至清末圮毁。前几年,在地方政府和社会上乐善好施人士的通力合作下,得以重修。古时,朱熹曾在此习读、讲学过,声名远播。今逢宁(德)武(武夷山)高速公路开通,闽东北地区交通顿时便捷,便欣然前往谒访。

  • 标签: 书院 通力合作 地方政府 高速公路 东北地区 政和县
  • 简介:书院是古代私人或官府所设立的讲学肄业之所。最早的书院可上溯到宋代四大书院,即白鹿、石鼓(一说嵩阳)、应天、岳麓书院。自明以后,书院为习举子业而设,数量愈增。清朝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从抚臣袁廓宇请,

  • 标签: 武汉市 古老书院 古代 私人 官府所
  • 简介:书院是古代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武汉作为书院重镇,历史地位不可忽视。众多著名的武汉书院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几千年的武汉城市文明史上,镶嵌在武汉沧桑巨变的大地上。

  • 标签: 书院 读书 教育组织 古代中国 武汉 文明史
  • 简介:人是一个价值的存在。在市场经济逻辑的主导下,今日之大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变成了职业训练所,大学的价值教育逐渐被边缘化。以人物为中心的中国传统书院不以“实学”为重.而以涵养心性为业,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旨趣。传统书院的教育理想以及书院精神在当前的延续,揭示了大学价值教育的中心在于“立人,’。大学的根本价值在于"人"的精神气象。

  • 标签: 人文 书院精神 价值重建
  • 简介:宁波市惠贞书院是由宁波市教育局、江北区教育局共管的拥有两个校区,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实验学校。是宁波最早的“九年一贯,五四分段”学制试点学校。学校自1995年创办以来,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不仅在中考、会考及高考成绩方面在全市名列前茅,更以其教学上的“轻负担,高质量”在民众中口口相传。

  • 标签: 宁波市 书院 赛场 实验学校 试点学校 勇于创新
  • 简介:本文对《岳麓书院藏秦简(贰)》的部分简文进行了重新拼缀和编连,认为残简C010108与简1524可缀合;简0761应可置于简0942之后,并与之连读;简0905应可置于简0413之后,并与之连读。

  • 标签: 岳麓书院 秦简 《数》
  • 简介:书院制社区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新思维,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书院建设的试点,形成了"非专业类本科学院"、"书院专门进行通识教育"、"书院专门承担学生工作"、"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均衡发展"等思路。书院制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在管理体制上注重"学生自治",在运行机制上实行师生"双向"选择。

  • 标签: 书院制社区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创新
  • 简介:一下了四天雨,积雨云仍然低悬,空气里弥漫着凉浸浸的水汽。夜格外黑。四人在山间夜行。领头人拎着马灯,灯身罩着黑布,只留下方一小截透出黄色光晕,勉强照亮泥泞的山路。后面三人得脚挨着脚走,不然一片漆黑里,完全不知该往何处下脚。他们走得慢,身上的铁器又缠了布,起脚时除了稀泥的粘黏声,几乎没有一点声响。从远处看,这只是一个微弱的红点,缓慢移动在离地二三十米的夜幕里。其轨迹,勾勒出隐藏在黑夜里的山路曲线。他们一声不吭地走了一刻钟,从一道山脊拐弯,转到山的另一面。目光不自觉地往下

  • 标签: 月清 缓慢移动 一刻钟 男人五十 满脸通红 铁峰山
  • 简介:重点关注那些对艺术创作、艺术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借托论坛呈现艺术人思考的结晶。借助这些理性的思考推动我们广东艺术的发展,倡导一种创新的探索精神,藉此推动我们广东艺术品格的形成。

  • 标签: 引言 潮剧 艺术创作 艺术发展 探索精神 艺术品格
  • 简介:书院制改革是现代高校汲取古书院的教育精神,借鉴中外现代大学的办学经验,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所进行的育人新模式实践探索。这一新模式虽然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赞扬,但由于改革尚未完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书院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彰显。为此,书院制改革仍需不断探索,而实行书院学生自治则应是书院制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书院制改革 服务育人 学生自治 自我管理
  • 简介:元代的书院地域分布广,数量多,兴建者众,以致出现“书院之设,莫盛于元”、“南学北迁”的盛况,从而使得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可以实现文化的习得,并可以使知识文化、学术思想在这一教育机构中薪火相传,实现文化的濡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盛况,与元代统治者积极推动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努力贯彻“汉化”文教方针,并采取尽力保护、积极创办的书院政策分不开。这一书院政策服从和服务于‘汉化’文教方针,也是“汉化”文教方针得以顺利持续推行的制度保证。

  • 标签: 元代 书院 程朱理学 汉化 人类学
  • 简介:李娜曾说:"你想要真正改变,就要重新输血,换掉自己的废血。"回顾李娜的职业生涯,每次在球场尝试新的变化,都伴随着新教练带来的养分。也正是在漫长的征途中不断摸索,李娜才磨砺成如今我们看到的李娜。夏溪瑶1989-1993李娜6岁-11岁众所周知,李娜在打网球之前,曾短暂练习过羽毛球。可教练觉得李娜手腕硬,将她推荐给了武汉新华路体校的网球教练夏溪瑶。在李娜的印象中,夏溪瑶不仅是她的网球启蒙教练,而且她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因此深受李娜的喜欢。当李娜面对学业和打球二选一难题时,正是夏溪瑶的不断鼓励,才

  • 标签: 李娜 演变史 女子单打 蒋宏伟 托马斯 迫于无奈
  • 简介: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像他那样熟悉的不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就是在近代的革命家中,都是不多见的。”这个说法并不过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悉心研究,并不只是出于个人的爱好,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读史 中国历史 读书生活
  • 简介:晓风曾是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的秘书,自1954年10月起,他一直在叶圣陶身边工作。1966年史无前例的灾难一开始,周总理派人到教育部宣布:叶圣陶年事已高,免去副

  • 标签: 叶永 刘皑 副部长 钟山风雨 资本主义道路
  • 简介:陇南书院是道立书院,由巩秦阶道兵备道董文涣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创建。光绪三十年书院废止,改没学堂陇南书院以治经与治事并举的实学为宗旨,加上有“陇南文宗”之称的秦州鸿儒任其昌主持,使之戎为甘肃著名学府,对以秦州为中心的陇东南地区文化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是以书院为导源形成了不少地方名校;二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三是倡导了一种经世致用的学风。

  • 标签: 陇南书院 秦州 董文涣 任其昌 教育影响
  • 简介:分析了姚鼐、方东树、戴均衡三位桐城派名家的学术成就,认为这三位师承相继的桐城派名家在从事书院教育,传播弘扬桐城派的文统与道统,壮大桐城派作家队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安徽府境执教过的紫阳书院、东山书院、桐乡书院成为桐城派在江淮和徽州等地传衍的重要物质载体,见证了这一文学流派从区域走向全国的发展历程。

  • 标签: 桐城派三名家 安徽书院 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