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69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给予α-硫辛酸注射液0.6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停药18 h,患者于夜间突发冷汗,伴乏力、头晕和饥饿感。此后患者夜间反复出现发作性冷汗伴头晕、乏力,进食后可缓解,发作时末梢血糖为2.1 mmol/L。实验室检查示空腹血清胰岛素>6 945 pmol/L,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胰岛素释放指数>29.00。诊断: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考虑与α-硫辛酸注射液有关。给予醋酸泼尼松10 mg口服、3次/d,3 d后夜间低血糖症状减轻,5 d后症状消失。此后,将醋酸泼尼松逐渐减量至1.25 mg/d,约1年7个月后停用。此间,患者胰岛素自身抗体转阴,血清胰岛素恢复正常,未再发生低血糖症。

  • 标签: 硫辛酸 自身免疫疾病 低血糖症
  • 作者: 周翠云 孙丽莹 宋伟 王冬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与感染管理处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肝移植术后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效果及多针次接种必要性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同一肝移植组进行肝移植手术,术后遵医嘱注射乙肝疫苗完成4针次以上的5岁以下1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5例,女性95例,年龄4个月至5岁,患儿每针次接种疫苗后随来院肝移植门诊复诊时抽血检测乙肝五项,观察HBsAb应答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计数资料数据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5岁以下患儿肝移植术后完成第1个疗程乙肝疫苗注射免疫应答成功121例(HBsAb≥100 IU/L),应答失败49例(HBsAb<100 IU/L),接种第2个疗程后应答成功29例,最终只有20例患儿接种8针次即2个疗程后HBsAb<10 IU/L。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与性别、原发病、供肝方式、术后接种疫苗时间无关,与年龄、居住地、术前HBsAb滴度高低有关(抗-HBs以100 IU/L为标准)。平均年龄2岁以上患儿明显比1岁以下患儿术后接种第1个疗程后免疫应答率高,术前儿童接种过乙肝疫苗且抗-HBs滴度>100 IU/L患儿其术后接种第1疗程后免疫应答率更高(84.72%),术前抗-HBs滴度<100 IU/L患儿术后接种乙肝疫苗第1疗程后免疫应答稍低(60.71%)。结论大部分肝移植患儿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主动免疫获得保护性抗体来预防乙肝病毒再感染,坚持多针次接种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乙肝抗体,提高免疫应答水平,具有保护效果,且经济有效,肝移植术后接种乙肝疫苗存在必要性,是目前肝移植术后推广应用方法之一。

  • 标签: 肝移植 肝炎疫苗,乙型 儿童,学龄前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患的治疗中应用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联合银翘清甲散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对象选自2019年5月~2020年10月。并根据随机的方式将所有病患分为分析组和参照组,每组病患各15例,参照组病患在本次分析中用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分析组病患在本次分析中应用应用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联合银翘清甲散的治疗,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参照组病患的应用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治疗有效率相比于分析组更低,在复发率方面,参照组病患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分析组,两组病患数据间对比结果显示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患实施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联合银翘清甲散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 银翘清甲散 亚急性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 分析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免疫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6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复治肺结核患者 6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 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34 例。对照组患者采 用 2H3R3Z3E3S3/6H3R3E3 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研究 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联合应用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病灶吸收情况及空洞变化情况 。 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空洞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免疫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的 推广应用。

  • 标签: [ ]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复治肺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简称血必净)与其组分芍药苷对脓毒症大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及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1)免疫磁珠法分离提纯3只9~12周龄SD雄性大鼠(鼠龄、品系、性别下同)脾脏CD4+CD25+Treg和CD4+T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CD4+CD25+Treg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CD3/CD28组、单纯内毒素/脂多糖(LPS)组、LPS+血必净组、LPS+芍药苷组,每组6孔。单纯CD3/CD28组、单纯LPS组、LPS+血必净组及LPS+芍药苷组细胞采用加入1.25 μg CD3和2.5 μg CD28的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24 h后,单纯LPS组、LPS+血必净组及LPS+芍药苷组细胞加入1 μg/mL LPS 1 μL,并立即在LPS+血必净组细胞中加入5 mg/mL血必净1 μL、在LPS+芍药苷组细胞中加入80 μmol/L芍药苷1 μL,均继续培养72 h。空白对照组细胞加入等体积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96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CD4+CD25+Treg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CD4+CD25+Treg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将CD4+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CD3/CD28′组、单纯LPS′组、LPS+血必净′组、LPS+芍药苷′组,每组6孔,加入前述相应组处理后CD4+CD25+Treg共培养7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CD4+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水平。(2)将120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单纯脓毒症组、脓毒症+血必净组和脓毒症+芍药苷组,每组30只。单纯脓毒症组、脓毒症+血必净组和脓毒症+芍药苷组大鼠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单纯开腹模拟手术。脓毒症+血必净组大鼠术后经尾静脉注射血必净4 mL/kg,2次/d;脓毒症+芍药苷组大鼠术后经尾静脉注射芍药苷978 μg,2次/d。分别观察并记录术后1、2、3、4、5、6、7 d的4组大鼠生存率,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对生存曲线行Log-rank(Mantel-Cox)检验。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LPS组CD4+CD25+Treg的CTLA-4、Foxp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27.19、17.00,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水平明显升高(t=40.76,P<0.01)。与单纯LPS组比较,LPS+血必净组、LPS+芍药苷组CD4+CD25+Treg的CTLA-4、Foxp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LPS+血必净组=31.03、11.27,tLPS+芍药苷组=5.79、5.64,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水平明显降低(t=15.49、4.20,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LPS组CD4+CD25+Treg凋亡率明显下降(t=6.02,P<0.01);与单纯LPS组比较,LPS+血必净组、LPS+芍药苷组CD4+CD25+Treg凋亡率明显增加(t=20.32、8.60,P<0.01)。(2)与单纯CD3/CD28′组比较,单纯LPS′组CD4+T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t=22.47,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水平明显升高(t=3.51,P<0.01)。与单纯LPS′组比较,LPS+血必净′组、LPS+芍药苷′组CD4+T细胞增殖率均明显增加(t=16.31、11.48,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水平无明显变化。(3)假手术组、单纯脓毒症组、脓毒症+血必净组、脓毒症+芍药苷组大鼠术后7 d生存率分别为100%(30/30)、30%(9/30)、57%(17/30)、47%(14/30)。与单纯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血必净组大鼠术后7 d内生存率明显升高(χ2=4.34,P<0.05),脓毒症+芍药苷组大鼠术后7 d内生存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必净及其组分芍药苷均能逆转脓毒症介导的大鼠Treg免疫抑制功能上调及凋亡抵抗,并改善效应性T细胞增殖能力。芍药苷对脓毒症大鼠生存率的改善效应明显弱于血必净。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 T淋巴细胞,调节 血必净注射液 芍药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阿胶大枣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用ICR小鼠,进行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研究阿胶大枣配伍是否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结果:阿胶大枣配伍使用能增强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数量,还能促进NK细胞的活性。但对小鼠体重。脏体比、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半数溶血值、碳廓清功能无影响。结论:阿胶大枣配伍具有一定的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阿胶 大枣 免疫
  • 简介:摘要随着对肿瘤热疗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深入研究,近年来热疗对TIME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热疗与TIME中几类主要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全面而透彻的了解热疗对TIME的调控作用,有助于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肿瘤/热疗法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热休克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检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 180例我血站从临床获取的免疫检验的患者, 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检验, 实验组采纳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并且在检验过程中,详细、有效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免疫检验的实际应用中,实验组的临床免疫指标检查指标变异指数小于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其检验结果更可靠、更准确。

  • 标签: 免疫检验分析 常规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基层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尤其是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出现的免疫纠纷,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免疫纠纷的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基层 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重症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为促炎/抗炎反应紊乱及免疫失衡,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免疫细胞过度凋亡和功能耗竭、免疫抑制或免疫麻痹等是主要的免疫病理表现。针对其发病机制的免疫调节治疗主要包括激素、IL-6受体拮抗剂、康复期血浆、超免疫球蛋白等,但其应用时机及临床效果尚存争议,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疫失衡与免疫调节治疗进行评价总结。

  • 标签:
  • 作者: 邓垂文 李文丽 李永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730,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100730
  • 简介:摘要共抑制受体又称免疫检查点受体,在调节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共抑制受体所在通路为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已被研发并推广至临床应用。作为近年发现的新的共抑制受体之一,业有研究证实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IGIT)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拟对TIGIT的分子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小结。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共抑制受体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我国被批准进入临床应用,随之而来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需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文章总结了针对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抗体引起的irAE发病率、特征性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探讨了其可能的发病机理、不同类型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差别、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临床肿瘤医师对肿瘤irAE的识别和监控加以指导。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抗PD-1抗体 抗PD-L1抗体
  • 简介:摘 要 : 本文研究了 三个不同产地的 绿茶 对 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将雄性 IC R小鼠随机分为 I 、 II 两个 大组,每大 组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 安徽绿茶 组 、福建绿茶 组 和河南绿茶组 。实验组 给予 21mg/ml 的绿茶浸膏, 每组 10 只。 灌胃体积 20ml/kg, 每天灌胃一次,连续 30 d 。分别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并测定抗体生成细胞及血清溶血素。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绿茶 对 ConA 诱导小鼠的体重,脾脏 / 体重比值,胸腺 / 体重比值无显著性影响 (P > 0.05) 。与阴性对照组 比较,三个产地绿茶组小鼠足 跖肿胀度 、小鼠溶血空斑数均 有显著性差异(P< 0.05 , P< 0.01 ) ;福建绿茶组小鼠半数溶血值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 ) ,安徽绿茶、河南绿茶与阴性对照比较,半数溶血值无明显影响 (P> 0.05 ) 。三个产地绿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加 ConA 孔与不加 ConA 的光密度差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 。 说明 绿茶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不同的产地对其作用基本无。

  • 标签: 绿茶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小鼠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将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正确理解两类疫苗的概念和分类,对实际预防接种工作中疫苗选择和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专业角度对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针对目前两类疫苗在选择和应用上存在品种多、接种程序复杂且暂无统一选择标准等问题予以分析,提出建议以供基层医生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心率(HR)、体温、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WBC)、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量表(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以及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R、体温、呼吸频率和WBC均低于对照组[(83.22 ± 4.34)次/min比(89.14 ± 3.67)次/min、(37.02 ± 0.37)℃比(37.81 ± 0.4)℃、(86.83 ± 4.56)次/min比(97.32 ± 6.17)次/min、(10.85 ± 1.28)× 109/L比(12.29 ± 1.34)× 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5、7.330、7.489、4.256,P<0.05)。观察组治疗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8.93 ± 1.42)分比(13.24 ± 1.98)分、(12.13 ± 2.19)分比(15.52 ± 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9、6.289,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62.31 ± 5.21)%比(54.68 ± 3.75)%、(35.38 ± 2.98)%比(29.39 ± 3.10)%、1.15 ± 0.24比1.47 ± 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0、7.630、7.050,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23.94 ± 4.63)μg/L比(37.91 ± 3.6)μg/L、(43.17 ± 9.93)mg/L比(75.23 ± 15.42)mg/L、(34.21 ± 4.28)μg/L比(48.93 ± 5.1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78、9.574、12.082,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降低脓毒血症患者的HR、体温、呼吸频率和WBC,减轻患者的病情和器官损伤,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体内的炎性反应。

  • 标签: 脓毒症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趋化因子类 肝素,低分子量 血必净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患者采取免疫球蛋白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8月~2020年02月收治的158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79例):采用免疫球蛋白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对应治疗;就组间结肠炎疗效数据、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长展开对比。结果:治疗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总疗效数据(97.47%)高于对照组(81.01%)明显(P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疗效 血清胆红素水平 黄疸消退时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因其治疗存在一定的复发性,是世界医学领域上的一大难题。尽管有大量关于瘢痕疙瘩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有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对瘢痕疙瘩的形成机理还未完全掌握。复习了相关文献,对曲安奈德注射液瘢痕疙瘩内注射超说明书使用进行一简要介绍。

  • 标签: [] 曲安奈德注射液 瘢痕疙瘩 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