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肺癌患者采用胸腔肺叶切除术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胸腔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免疫功能指标、远期生存情况(局部复发、远处转移、1年生存、3年生存)。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扫量多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两组CD4+、CD8+、CD4+/CD8+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给予胸腔肺叶切除术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术后免疫功能,与常规手术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 标签: 肺癌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下胸椎旁阻滞在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椎旁阻滞组(n=30)。椎旁阻滞组在手术结束前在胸腔直视下将20 ml、0.375%罗哌卡因注射在胸4~5肋间、椎体旁1 cm处;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24、36和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哌替啶追加剂量和次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主动咳嗽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椎旁阻滞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旁阻滞组患者术后哌替啶追加剂量和次数分别为(8.2±2.3)mg和(0.2±0.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87.8±15.3)mg和(1.8±0.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1、34.37,均P<0.05)。椎旁阻滞组患者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0.0%、6.7%和0,均低于对照组的40.0%、30.0%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0、5.45、4.29,均P<0.05)。椎旁阻滞组患者主动咳嗽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椎旁阻滞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6.5±0.4)h、(20.9±3.1)h和(4.6±1.0)d,均低于对照组的(8.5±0.7)h、(28.6±4.8)h和(6.1±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7、7.39、4.19,均P<0.05)。结论胸腔下胸椎旁阻滞可以有效减轻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胸腔镜 肺切除术 镇痛 胸椎旁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患者术前 CT 指标与其胸腔肺叶切除手术中转开胸的内在关系。 方法: 收集胸腔肺叶切除手术中转开胸患者共 60 例、未转开胸病例 60 例,观察总结其术前 CT 检查结果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级对比,得到患者书签 CT 指标与胸腔肺叶切除手术中转开胸的内在关系。 结果: 两组病例在病灶位置、淋巴结增大与钙化、胸膜增厚三项指标上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差异( P < 0.05 )。 结论: 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前 CT 检查指标中的病灶位置、淋巴结增大与钙化、胸膜增厚等指标对其术中是否转开胸手术有密切关系,值得积极关注。

  • 标签: 术前 CT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转开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肺叶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临床工作上对胸腔肺叶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入 麻醉复苏室 ( post anesthes id care unit , PACU)护理特点的 分析,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和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后做出如下系统的护理关注点总结。结论 胸腔肺叶部分切除术术后 患者 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入 PACU 的病情观察及 steward评分 分析 ,关注患者主诉,及时 并 早期解决疼痛,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低氧血症,加强引流管、低体温、心理等护理后, 有利于 患者 手术后 麻醉并发症 的 减少。

  • 标签: 肺叶部分切除术 ,护理 ,麻醉复苏室, 综述文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 2019年 1-12月间,选取肺癌患者 5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25例行三孔胸腔肺叶切除术,观察组 25例行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员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偏短( P< 0.05)。结论 针对肺癌患者,采用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能加速康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肺癌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时间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胸腔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的80例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参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围手术期各自予以的为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上的不同。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拔管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短,均为P<0.05,VAS评分比对照组低,数据为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病情康复,缓解疼痛,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胸腔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复临床护理流程,并探讨对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入院的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2019年6—10月入院的4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围手术期肺康复临床护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术前、出院时和术后30 d 6分钟步行距离(6MWT)和6MWT后即刻呼吸困难(Brog)评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生命质量(QLQ-C30)评分。结果干预组6MWT在术前、出院时和术后30 d分别为(471.22 ± 54.89)、(325.38 ± 17.65)、(407.27 ± 13.84)m,与对照组的(440.95 ± 70.51)、(306.69 ± 21.49)、(355.94 ± 26.10)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69、-4.304、-11.128,P<0.05)。干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9%(2/41),与对照组的19.5%(8/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088,P<0.05)。干预组术后30 d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80(73,87)、83(83,83)分,与对照组的73(33,80)、83(67,1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862、-2.448,P<0.05),疲劳、疼痛、呼吸困难和失眠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胸腔肺叶切除肺癌患者肺康复临床护理流程可促进患者心肺耐力的提高,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躯体和认知功能水平,改善术后相关症状和生命质量。

  • 标签: 肺癌 肺康复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肺叶切除术后急性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我们2016年1月~2020年9月发生的胸腔肺叶切除术后急性肺栓塞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学习。结论:胸腔肺叶切除术后急性肺栓塞可无特异性表现。但对排除了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后,应高度重视,应及早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及早抗凝治疗,适当放宽溶栓指征。

  • 标签: [] 急性肺栓塞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抗凝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肺叶切除术中肺动静脉切断顺序对肺内残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拟行胸腔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8例,将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先断动脉组和先断静脉组,每组34例。先断动脉组5例、先断静脉组4例因术中修改手术方案或标本取出时破碎无法进行后续研究排除,最终先断动脉组29例、先断静脉组30例完成研究。先断静脉组术中血管处理顺序分为先断静脉后断动脉,先断动脉组术中血管处理顺序分为先断动脉后断静脉。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测量、计算两组肺含血总质量、肺无血净质量、肺内残血量、加权后肺残血比。结果全部5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均无需输血。先断动脉组与先断静脉组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8/29)比33.3%(10/30),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肺内残血量、肺含血总质量、肺无血净质量、加权后肺残血比、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肺叶切除过程中血管切断顺序对肺内残血量无影响,手术操作中可根据术中情况合理选择肺动静脉切断顺序。

  • 标签: 肺切除术 胸腔镜 肺静脉 肺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操对老年肺癌患者经胸腔肺叶切除(VATSL)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实施VATSL手术的78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胸外科常规干预(包括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及有效咳嗽咳痰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快速康复操锻炼(包括卧位、坐位及站位共24个训练动作)。记录并对比术后当天至出院前2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肺不张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炎发生率(5.1%)及胸腔积液发生率(2.5%)较对照组有改善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5.6±1.4)d]及住院费用[(4.3±1.0)万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2组患者胸腔引流量及胸管留置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习练快速康复操能显著降低老年肺癌患者VATS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肺肿瘤 肺叶切除术,胸腔镜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腔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探索其手术室的护理有效性。 方法: 选择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本院行胸腔肺叶切除术的 103 例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单数为常规组 51 例,实施常规护理,双数为观察组 52 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围术期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患者。 结果: 经不同方法的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 VAS )明显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配合实施相应的手术室围术期护理,能够增强治疗效果,缓解疼痛状况,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促进预后效果。

  • 标签: 个体化 营养治疗 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手术室整体护理在胸腔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月 -2019 年 8 月我 院收治的 行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2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 采取整体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评价两组的 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措施可以促进 行胸腔肺叶切除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临床价值 。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手术室 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腔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Ovid Medline、Scopus数据库及Google Scholar上搜索,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3月。检索胸腔下肺段切除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NSCLC的对比研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共计2 090例患者,其中肺段切除术组696例,肺叶切除组1 3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临床Ⅰ期NSCLC,VATS肺段切除与VATS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0.78,95%CI:0.59~1.02,P=0.07)、术后复发率(RR=0.78,95%CI:0.52~1.17,P=0.23)、术后住院时间(MD=-0.27,95%CI:-0.58~-0.05,P=0.10)和5年生存率(RR=0.94,95%CI:0.87~1.03,P=0.17)、无瘤生存时间(RR=0.95,95%CI:0.92~1.09,P=0.34)、手术操作时间(MD=-0.43,95%CI:-10.10~9.25,P=0.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VATS肺段切除可减少术中失血量(MD=-23.81,95%CI:-42.00~-5.63,P=0.01)、缩短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MD=-0.31,95%CI:-0.51~-0.12,P=0.002),但在淋巴结的清扫方面肺段切除术少于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数目(MD=-4.89,95%CI:-7.57~-2.20,P=0.0004),1年术后/术前FVC%百分比(MD=7.50,95%CI:5.81~9.18,P<0.00001)及1年术后/术前FEV1%百分比(MD=8.26,95%CI:6.43~10.09,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Ⅰ期NSCLC的治疗过程中,两种术式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操作时间、复发率、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疗效相似,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肺段少于肺叶切除术,但是在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方面胸腔下肺段切除效果更好且肺段切除术更加有利于对肺功能的保护,胸腔下肺段切除术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能是一种更合适的治疗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并对该术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胸腔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29例均行胸腔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其中行右肺上叶袖式13例,左肺上叶袖式10例,左肺下叶袖式6例。手术时间180~400 min,中位时间240 min,其中支气管吻合时间35~60 min,中位时间48 min。术中出血量150~460 ml,中位出血量220 ml。淋巴结清扫12~39枚/例,中位清扫19.6枚/例。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时间4~16 d,中位时间6 d;术后住院时间6~16 d,中位时间9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7/29),其中1例并发肺面漏气(>7 d),2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患者术后第7天出院,第40天出现吻合口瘘出血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3~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吻合口狭窄。结论胸腔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是治疗中心型NSCLC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胸腔镜 袖式肺叶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板阻滞对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椎板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R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R组患者全身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椎板阻滞,阻滞20 min后测量患者感觉阻滞平面。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相同,术毕两组患者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术后2、6、18、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记录患者PACU停留时间、术后PCIA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情况、副作用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R组椎板阻滞20 min后测量锁骨中线处感觉阻滞节段为(5.7±0.9)个,R组患者术后2、6、18、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明显低于G组(P<0.05);R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术后PCIA按压次数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G组(P<0.05),其中R组2例(10%)患者、G组13例(65%)患者追加了曲马多补救镇痛,两组补救镇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板阻滞可安全应用于胸腔肺叶切除术,并能够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板阻滞 肺叶切除术 术后镇痛
  • 简介: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 荣成  264300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三孔胸腔肺叶切除术的护理策略,着重探究综合护理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三孔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