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功能锻炼操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54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膝关节功能锻炼操护理及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经过3周的康复后,利用Lequesne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膝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指数。结果试验组中患者的Lequesne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膝关节功能锻炼操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锻炼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膝关节功能锻炼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股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具有安全、简便的特点,可在患者居家、社区康复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膝关节功能锻炼操 膝关节炎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蜡疗与关节松动术相结合对骨折术后关节功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以9例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每组为1例肱骨髁上骨折、股骨下端骨折、胫骨上段骨折,随机分为蜡疗组、关节松动组、蜡疗加关松组。结果蜡疗加关松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蜡疗组、关节松动组明显降低;蜡疗加关松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较蜡疗组、关松组明显扩大,功能恢复的时间明显缩短。相同时间内关松加蜡疗组骨折愈合程度明显优于蜡疗组、关松组。结论蜡疗与关松结合较只做蜡疗或只做关节松动的疗效好

  • 标签: 蜡疗 关节松动 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30),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为71.11%(64/90),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14/30)(P>0.05);经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复位质量及内固定方式是影响研究对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单因素(P<0.05);进一步经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骨质疏松为4~6级、非解剖复位、以DHS内固定是影响研究对象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比非手术治疗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佳,高龄老人、骨质疏松程度严重、术中非解剖复位及以DHS内固定均为影响该类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髋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出现关节僵硬的患者,将其随机编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功能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SDS、SAS评分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后期膝关节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SDS、S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方式治疗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焦虑、抑郁等情绪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功能介入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 关节僵硬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方式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 80 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出现关节僵硬的患者,将其随机编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40 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治疗,实验组 40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功能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 SDS 、 SAS 评分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后期膝关节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SDS 、 SA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 P<0.05 )。 结论 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采取早期功能介入方式治疗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焦虑、抑郁等情绪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功能介入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 关节僵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 60例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护理干预,对两组疼痛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3.33%比对照组高 (P< 0.05)。 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中医熏洗治疗儿童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中药熏洗对52例儿童肘部骨折术后并发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肢功能关节活动度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本组52例患者,治疗3周后,患肘关节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结论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中药理疗治疗儿童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可改善肘关节功能、缩减康复周期、提高患儿日常学习生活活动能力,疗效可靠。

  • 标签: 儿童骨折 肘关节 关节松解 中药熏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行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术前功能锻炼对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年 1月 -2018年 6月期间 4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3例,给予对照组主要应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功能锻炼的指导干预。结果: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 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 73.91%;同时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予以临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功能的锻炼,不仅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对于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行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术前功能锻炼对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4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给予对照组主要应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功能锻炼的指导干预。结果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73.91%;同时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予以临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功能的锻炼,不仅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对于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恢复
  • 简介:霸州市第三医院骨二科 河北 霸州 065700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接收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中,选取 100名进行研究,摸球实验法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50名患者。让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模式与家庭护理模式的干预,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 2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应用家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有效恢复术后关节功能,价值大,值得应用。

  • 标签: 家庭护理 膝关节损伤 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10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51 例)及对照组( 51 例),两组患者均开展膝骨性关节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 Lequesen 评分、关节活疼痛、关节僵硬等方面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 Lequesen 评分及各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康复护理应用于 膝骨关节炎患者中能够有效促进 关节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护理工作中采用并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功能 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94例,将其分为传统组(常规治疗模式)和综合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HSS)低于综合组,且并发症情况高于综合组的患者(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对膝关节骨折患者组织功能的恢复是有利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折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对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我院所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2例。其中参照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应用疼痛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同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实验组肢体肿胀时长、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具备组间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疼痛护理可有效促进其术后恢复,提升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疼痛护理 膝关节活动功能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分析青壮年患者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系统康复只来哦效果及膝关节功能情况。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共骨科共收治70例青壮年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回顾分析70例患者资料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70例青壮年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系统康复治疗,包括身体适应性训练、心理治疗、肌力训练、牵引治疗等,分析治疗效果以及膝关节ROM。结果经系统康复治疗,70例青壮年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8(68.57%)例治疗效果为优,16(22.86%)例治疗效果为良,5(7.14%)例治疗效果为中,1(1.43%)例治疗效果为差,优良率为91.43%。治疗前,70例青壮年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膝关节ROM为(69.24±16.28),治疗后膝关节ROM为(112.48±17.62),治疗前后膝关节ROM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青壮年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系统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青壮年 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 系统康复 治疗效果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重视心理护理,早期即开始做耐心细致的功能锻炼指导,以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关节功能。结果21例患者术后3~5d开始下床活动,患肢膝关节屈伸在3~100°。结论通过细致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确保手术成功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下肢关节功能训练带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74 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37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功能训练, 37 例观察组实施 多功能训练带进行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训练效果。 结果: 观察组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在实施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关节 多功能训练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康复护理的肘关节骨折术后综合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 2016年 10月至 2017年 10月,随机抽取我院 8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个护理组,每组 40例。在相同条件下,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 77.5%和 97.5%( 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肘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帮助患者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促进手术伤口的愈合,提高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肘关节骨折 术后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分析固定下胫腓联合对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7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为本次的对象,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术中追求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下胫腓联合予以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术后3个月取出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术后1年,待骨折愈合,取内固定时,分析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以评估该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Kofoed评分标准,术后67例患者中55例踝关节功能为优,占比82%,9例踝关节功能为良,占比13%,总的评分优良率达到95%。结论给予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手术治疗,术中追求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下胫腓联合予以固定,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应用。

  • 标签: 下胫腓联合分离 踝关节骨折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