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疲劳后踝关节本体感觉及姿势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FA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入组后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2组患者在疲劳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其踝关节主动性关节位置觉(JPSA)、被动性关节位置觉(JPSP)及运动觉(KT),同时采用Pro-Kin 254型平衡测试系统评估患者姿势稳定性。结果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外翻5°测试时其JPSA[分别为(8.09±2.06)°和(7.97±2.54)°]、JPSP[分别为(10.30±1.40)°和(9.22±1.20)°]及KT[分别为(10.50±1.53)°和(9.09±1.03)°]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JPSP及K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内翻15°测试时其JPSA[分别为(7.99±2.08)°和(8.25±2.20)°]、JPSP[分别为(11.59±2.08)°和(9.78±2.31)°]及KT[分别为(10.88±1.71)°和(8.94±1.33)°]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JPSP及K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长度[分别为(1005.74±71.01)mm和(976.68±39.33)mm]、运动面积[分别为(746.73±71.19)mm2和(722.42±44.74)mm2]及总偏移指数[分别为(4.12±0.14)°和(3.85±0.19)°]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总偏移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治疗能有效改善FAI患者疲劳后本体感觉功能,提高其动态姿势稳定性,从而降低踝关节扭伤风险,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内效贴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疲劳 本体感觉 姿势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进行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时,将骨折手术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确认其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数据库资料登记有效的150名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按照入院时段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样本量设置为75,按照实验习惯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手法正骨治疗配合外固定器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评估组间差异。结果:在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4.67%,相较于对照组的78.67%来说明显更高,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法正骨治疗配合外固定方案,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将其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手法正骨治疗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在膝关节骨折术患者的护理方案中,探讨了早期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均为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数量:78例,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将基础护理施以参照组(n=39),将早期护理施以试验组(n=39),将不同组别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的效果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展开研讨。结果:护理效果和膝关节功能评分评测,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对进行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关节功能 膝关节骨折术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功能锻炼操对膝骨关节功能恢复的社区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92例此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简要分组,分为A组(对照)46例,B组(研究)46例,两组治疗方式一样,A组实施基础护理,B组增加社区康复护理。结果:B组的膝关节功能状态明显优于A组,P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功能锻炼 社区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功能训练,对比患者治疗效果、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功能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采取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功能训练康复,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 功能锻炼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治疗效果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膝关节骨折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针对应用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重点分析关节功能康复情况。方法:针对100例膝关节骨折术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就诊的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围术期护理指导,观察组为早期护理干预,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肿胀度评分上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独立生活能力指标中,观察组也保持了优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膝关节骨折术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快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提升生活独立自主能力,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膝关节骨折术 关节功能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本院68例采取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膝关节骨折 早期护理干预 关节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0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膝关节骨折手术病人(n=9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5人,前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HS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HS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9.24±4.16)分,和对照组数据(80.53±4.72)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VAS评分: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护理用早期护理干预,膝关节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疼痛感也更轻。

  • 标签: 关节功能 疼痛 膝关节骨折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波康复理疗在骨关节损伤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本单位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名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法将40名患者分别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研究人数20例,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研究人数20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微波康复理疗。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关节功能、SHEF评分及ADL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参考组的骨关节功能较实验组相比较差,P

  • 标签: 微波康复理疗 骨关节损伤 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髋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应用在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对患者疼痛症状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64例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病例,以计算机表法对其分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Mazur功能评分、NRS评分、AOFAS评分、Tegner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踝关节情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踝关节功能、疼痛与运动方面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呈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应用在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的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手术 踝关节退行性病变 关节功能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ruamberland ankle instability tool,CAIT)筛选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FAI受试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53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NJF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NJF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NJF手法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Biodex等速测试训练系统比较两组受试者等速向心离心模式下受累踝关节内、外翻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和内外翻肌群相对峰值力矩比;采用Tecnobody平衡仪评估比较两组受试者静态平衡能力;采用星状平衡偏移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评估比较两组受试者动态平衡能力;记录比较两组受试者采用 CAIT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后NJF组在60°/s角速度下内翻相对峰值力矩为(30.28±5.17)%、外翻相对峰值力矩为(28.93±5.15)%、内外翻相对峰值力矩比1.05±0.08;180°/s角速度下内翻相对峰值力矩(27.17±5.24)%、外翻相对峰值力矩(24.62±3.57)%、内外翻相对峰值力矩比1.10±0.12,对照组以上各指标分别为(27.05±5.95)%、(23.90±3.81)%、1.13±0.15和(24.12±5.36)%、(20.35±3.74)%、1.19±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4.06、2.35、2.09、4.25、2.10,P值分别为0.040、<0.001、0.024、0.042、<0.001、0.040)。干预后NJF组前后方向平均速度[睁眼:(23.19±5.25)mm/s、闭眼:(65.65±10.51)mm/s]、左右方向平均速度[睁眼:(23.73±4.73)mm/s、闭眼:(72.08±10.28)mm/s]、运动椭圆面积[睁眼:(913.77±348.90)mm2、闭眼:(3 271.65±1024.48)mm2]和运动长度[睁眼:(845.04±146.68)mm;闭眼:(2 055.42±548.89)mm]均低于对照组(26.41±4.89)mm/s、(71.52±9.85)mm/s、(27.56±7.68)mm/s、(78.67±11.74)mm/s、(1 174.33±424.20)mm2、(3 989.41±1 410.00)mm2,(1 041.93±291.28)mm、(2 490.93±541.9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2.10、2.17、2.17、2.44、2.11、3.13、2.97,P值分别为0.025、0.041、0.034、0.035、0.018、0.040、0.003、0.005)。干预后NJF组SEBT 8个方向评分分别为前(73.16±6.04)%、前外(65.90±5.54)%、外(74.36±7.77)%、后外(88.05±6.76)%、后(83.31±6.64)%、后内(86.01±7.62)%、内(77.39±8.44)%、前内(72.36±6.74)%,对照组分别为(67.65±6.03)%、(61.08±5.96)%、(67.72±8.28)%、(78.33±8.06)%、(76.22±8.71)%、(79.31±7.24)%、(71.36±7.00)%和(67.12±7.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2、3.05、3.01、4.75、3.33、3.28、2.83、2.73,P值分别为0.002、0.004、0.004、<0.001、0.002、0.002、0.007、0.009)。干预后NJF组CAIT评分(23.04±3.96)分高于对照组(19.15±3.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01)。结论NJF可显著改善FAI患者的踝关节内外翻肌力并增进内外翻肌群协调性,有效提升其静动态平衡能力。

  • 标签: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踝关节 平衡 稳定性 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护理过程中具有的应用价值进行效果评估。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将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共采集数据80例,利用奇偶分组表法进行分组记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干预方案,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患者髋关节评分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评分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呈现出大幅度提高,数据组间存在的差距较显著(P

  • 标签: 早期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节手术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入院进行膝关节手术的患者中选取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康复用时更短;研究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膝关节手术 快速康复护理 膝关节功能 疼痛评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之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之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延续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临床效果及关节功能。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7年01月~2021年01月,入选此次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结合此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依次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关节镜微创手术,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结果:分析治疗效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00%)得到了显著提升,和对照组(82.00%)相比,P<0.05。在并发症方面,和对照组(18.00%)相比,观察组(2.00%)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期间,通过予以关节镜微创手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有助于提高膝关节功能,得以稳定患者的病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关节镜微创手术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关节功能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熏洗和中医护理对膝关节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112例本院 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口服美洛昔康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对膝关节关节炎患者用明显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熏洗 中医护理 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镜微创技术对膝关节骨创伤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规范性选择104例患者,均在本院骨科进行膝关节骨创伤的诊治,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依次排序,将先入院的52例设为常规组,应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后入院的52例设为关节镜组,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情况、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方面,关节镜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关节镜微创 膝关节骨创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所产生的积极护理影响。方法:将骨科接诊的78例需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小组内,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是39例。试验组在术后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对比指标:①护理康复后Harris评分;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两项指标均形成组间差异对比,P

  • 标签: 骨科 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模式 髋关节功能 改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早期护理介入对其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接诊时间:2021年4月-2022年2月,患者均满足膝关节镜适应症,分组依据:术后护理方法,常规护理40例、常规护理+早期护理介入4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强调早期护理介入,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期护理介入 膝关节镜手术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