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阶式单人肠培训法"在进修医师初级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镜中心参加初级单人肠培训的进修医师共71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进阶式单人肠培训组"(36人)和"传统单人肠培训组"(35人)。第1周,入选者学习单人肠的基本理论。第2~11周,两组学员每人练习80~100例肠,其中"进阶式单人肠培训组"分"直肠-乙状结肠近段""降结肠-回盲部"两个阶段进行进阶式培训,区别于传统组。第12周进行考核,每人考核单人肠操作各20例,比较两组肠的插入回盲部的成功率、通过乙状结肠时间、结袢率、成功插入回盲部的平均操作时间等指标。应用SPSS 26.0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进阶式单人肠培训组"与"传统单人肠培训组"相比,在插入回盲部的成功率(66.8% vs. 59.0%,P=0.005)、通过乙状结肠时间[(6.05±3.32)min vs.(7.15±3.12)min,P<0.001]、结袢率(35.13% vs. 40.71%,P=0.035)、成功插入回盲部的平均操作时间[(9.01±2.12)min vs. (10.25±3.12)min,P<0.001]及受检者的不适反应评分[(5.19±1.41)vs.(6.70±2.15),P<0.001]方面成绩更加优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阶式单人肠培训法"更利于进修医师掌握单人肠操作技巧,缩短教学时间,减轻患者不适反应,适宜推广教学。

  • 标签: 进阶式培训法 内镜初级培训 单人肠镜插入法 进修医师
  • 简介:摘要我国消化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医师培训发展相对缓慢,未形成与人民诊疗需求相适应的医师培训体系。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均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医师培训体系,对我国内医师培训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学习国际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实现医师培训统一报名准入、管理部署、课程学习、考核认证、监督质控,系统性地培养一大批合格、优秀的消化医师,是提升我国新时代消化诊疗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就医师成长轨迹,合格、优秀医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国内外消化医师培训进展作一述评。

  • 标签: 内窥镜 在职培训 消化内镜医师 培训模式 培训体系
  • 简介:摘要传统的肠培训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消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患者对于操作技术的高要求,磁性成像系统ScopeGuide为医师的肠培训提供了准确有用的辅助信息,使得肠技能培训更加专业和快捷。本文阐述了现有肠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磁性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重点论述了磁性成像系统在肠培训中的应用。

  • 标签: 培训 消化内镜 磁性内镜成像系统
  • 简介:摘要近年来,消化技术模拟培训的价值已经被广泛认可,目前已有的模拟培训模型可分为机械模拟模型、活体动物模拟模型、复合动物模拟模型、虚拟现实模拟模型等。为了展现目前各种模拟培训模型的不同及优缺点,本文对已有的消化技术模拟培训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模拟训练 消化系统 培训模型
  • 简介:摘要胶囊(capsule endoscopy,CE)因具备无痛无创、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现已成为临床上消化道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弥补了传统消化的不足。随着CE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于CE检查需求度的不断提升,按专业化标准培训CE专业人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CE培训现状、CE学习曲线以及CE和磁控胶囊胃镜培训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探索CE培训教育体系和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胶囊内窥镜 教育,专业,再培训 学习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专职人员选择与岗位培训、强化专职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延长使用寿命减耗增效合理利用资源。方法加强专职人员选拔和理论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演练。结果有效提高了专职人员工作责任心及技术操作水平。加强维护保养、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以养代修减少了维修费用,利用有限医疗设备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标签: 内镜专职人员选择 岗位培训与管理 延长内镜使用寿命 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挑选合适的医师接受黏膜下剥离术(ESD)培训。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镜中心进行ESD培训的3期共41名学员,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培训前独立操作胃镜例数,独立操作肠例数,肠操作手法,是否使用窄带光成像(NBI)、放大内(ME),是否单独开展黏膜切除术(EMR)、ESD、超声检查(EUS)、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指标。安排每位学员完成4次离体猪食管模型ESD,记录剥离标本面积、操作时间,计算平均操作速度评价学员学习指标,并记录术中穿孔发生情况。对影响ESD学员操作速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1名学员中男26名、女15名,年龄(36.07±4.44)岁,离体动物实验切除标本大小(4.67±1.61)cm2,操作时间(24.54±5.97)min,操作速度(0.19±0.05)cm2/min。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学员培训前独立操作胃镜例数(n>5 000例,P=0.001 8),独立单人操作肠例数(n>3 000例,P=0.000 1),上消化道早癌发现例数(n>30例,P=0.000 3),下消化道早癌发现例数(n>10例,P=0.019 7)及培训前独立开展ME(P=0.047 8)、EMR(P=0.019 6)、ESD(P=0.000 3)情况与学员离体猪食管ESD操作速度密切相关;但只开展NBI(P=0.532 9)、ERCP(P=0.500 7)、EUS(P=0.766 8)与学员操作速度无明显相关性。ESD学员操作速度与穿孔率呈负相关(P<0.000 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培训前独立开展EMR(P=0.029)、ESD(P=0.034)与ESD学员操作速度密切相关。结论ESD培训学员培训前独立胃镜操作例数>5 000例,独立单人肠操作例数>3 000例,上消化道早癌发现例数>30例,下消化道早癌发现例数>10例,以及培训前独立开展ME、EMR、ESD,对提高ESD培训效果有明显帮助。本研究为我们今后挑选合适的学员进行ESD培训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动物模型 体外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操作培训 剥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脊柱手术教学培训模式。方法:对本课题开展的两次脊柱技术操作培训的80名学员,分别于2019年、2020年进行培训,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教学开展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培训内容等进行评价。结果:共有效问卷80份,有36名未顺利开展脊柱手术,28名已开展但需专家会诊手术,16名可进行独立手术。在未开展手术者列举原因提及率为:36名脊柱器械采购不到位、24名基层医院病源少、12名耗材贵未纳入医保、16名科室未全力支持。有4名年手术量>30台、12名年手术量为10~30台,28名年手术量

  • 标签: 脊柱内镜手术 教学培训 标准化
  • 简介:摘要EUS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获得巨大进展,临床地位与日俱增,从事EUS诊疗技术的人员不断增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镜中心已形成一整套教学方法和流程。经过对学员的现状调查,通过对学员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规范化培训,经过计算机模拟、动物实验及真实病人操作的三级培训模式。第1个月,所有学员在观摩EUS操作的同时,接受至少100 h以上EUS计算机模拟训练;第2个月,组织学员接受活体动物(猪)或离体猪胃的EUS检查培训;第3个月开始,学员在指导教师监督下对患者进行EUS操作,从而能够使学员更好更安全地掌握超声诊断和治疗技术。

  • 标签: 超声内镜 规范化培训 计算机模拟 动物模拟
  • 简介:摘要本文对胶囊护师的培训现状及进展进行总结,胶囊护师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对病灶的检出率与有经验的胶囊医师具有高度一致性;将护师初筛后的图像交由医师做出最终诊断,不仅节约医生时间,还具有潜在的经济学效益。目前胶囊护师仅限于对检查结果的提前审阅,最终的诊断仍然依赖于医师。但胶囊护师存在阅片时间较长、易"过度报告"和漏诊病灶的问题。未来应当积极开展胶囊护师规范化培训,为胶囊护师积累经验,以提升诊断质量,达到可以独立操作及阅片的程度,并高效地辅助医师做出最终诊断。

  • 标签: 胶囊内窥镜 诊断 在职培训 护师
  • 简介:摘要工程机械修理属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的各类专业知识繁多,而对各种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消化就成了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机械修理人员的关键。由于修理基础、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的不同,我们在教学培训过程中会发现学员在学习进度、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个人的操作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性,给教学培训带来难度。想要达到好的培训效果,就要把所有学员放置到同一个起点上,从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开始学习逐渐深入。从而做到所有学员学习的同步性。

  • 标签: 基础理论 理论实际交叉教学 良好的操作习惯
  • 简介:摘要工程机械修理属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的各类专业知识繁多,而对各种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消化就成了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机械修理人员的关键。由于修理基础、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的不同,我们在教学培训过程中会发现学员在学习进度、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个人的操作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性,给教学培训带来难度。想要达到好的培训效果,就要把所有学员放置到同一个起点上,从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开始学习逐渐深入。从而做到所有学员学习的同步性。

  • 标签: 基础理论 理论实际交叉教学 良好的操作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在脊柱手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进修脊柱手术技术的21位学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访调查,探讨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学员的满意度和疫情对进修学习的影响程度。结果调查发现,经过3个月的进修学习并返回原单位工作之后,42.9%(9/21)的学员可以独立开展脊柱手术,57.1%(12/21)的学员未能独立开展手术,其原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手术器械缺乏、科室不支持、患者缺乏信任以及缺乏病源,在未能独立开展手术的学员中有10名学员有信心独立开展手术。所有学员对疫情期间混合教学模式满意度高,90.5%(19/21)学员认为疫情对本次学习未造成较大影响,57.2%(12/21)的学员认为观摩手术视频帮助最大。结论混合教学模式在脊柱手术培训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受疫情影响小、学员满意度高和可重复学习的特点,是一种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 标签: 脊柱内镜手术 混合教学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结肠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结肠检查是诊断结肠肿瘤的金标准。规范化的单人结肠检查能提高结肠肿瘤的检出率,对于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单人结肠开展时间较短,普及率不高,各培训中心对基层医院前来进修的医师培训模式各有不同,如何规范和提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是摆在培训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单人结肠操作进修医师的培训现状做初步分析,并介绍本培训中心的经验,为普及单人结肠检查,提高早期结肠肿瘤筛查率尽些绵薄之力。

  • 标签: 结肠镜 内镜培训
  • 简介:【摘要】 目前,随着国内外消化技术及下微创技术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对于消化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相应专科知识要求在不断的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才的资源管理、队伍发展、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国外对于消化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已走上正轨,有着非常规范化的培训机制及详细的认证体系,而对于目前我国形式而言并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消化护士培训机制,消化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老师的带教经验、教学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导致每一个消化护士的各项能力水平都参差不齐,这样严重影响着消化护理的发展步伐。本文从消化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培训的方法和内容进行逐一阐述,详细说明了建立消化护士规范化培训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消化护理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激发了护士的成就感和求知欲,体现出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消化内镜护士 规范化培训 机制
  • 简介:培训中心简介】中山三院泌尿外科培训中心于2007年8月正式成立,2007年9月通过卫生部组织的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技术能力现场验收,成为全国首批泌尿外科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现向全国招生。培训中心独立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具有先进的模拟训练设备和完善的各个功能室,包括多媒体课室、模拟操作训练室、动物模拟手术室等,模拟手术室配置先进的集成系统及手术设备,模拟操作训练室配置腹腔模拟训练系统、前列腺电切模拟器及膀胱模拟器。培训后考试合格者,将获得卫生部承认的培训结业证书,为报考医师执业证作必要的准备。

  • 标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 内镜培训中心 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手术室
  • 简介:目的了解初级职称护士对培训内容、方式的需求,为初级职称护士科学化、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88名初级职称护士进行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需求的调查。结果初级职称护士对7项培训内容的认可程度均较高,最高的3项是护理应急技能的培训,新业务、新技术介绍,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均占62.0%以上;对培训方法的认可程度较高的4项,分别是定期操作培训,定期操作培训,专题讲座,定期工作交流,均占54.9%以上。结论根据初级职称护士的知识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共培训课程;培训应根据初级职称护士的特点重视提高初级职称护士的护理技能和能力。

  • 标签: 初级职称护士 培训 需求
  • 作者: 张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威远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内江642450
  • 简介:消化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比如胃炎、结肠炎、胃食管反流、胰腺炎、胃溃疡等,都是目前发病风险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消化不良,减弱患者的食欲,降低其生活质量。若耽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可能引起癌症。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治疗,把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消化进行诊断,特别是超声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误诊率、错诊率、漏诊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标签: 消化内镜;诊断新技术;超声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