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讨论血液回收在非 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就是探讨血液回收方式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对于病人来说,手术之前需要进行若干项检查,并以此来作为手术进行的基本条件。病人在手术中会出现寒战 和发热等症状的,要保证手术稳定,就要稳定病人血液参数。这种治疗方式对于稀有血型以及艾滋病和传染病高发地区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体血液回收 非循环冠脉 旁路移植术
  • 简介:微创技术、脱泵手术及完全动脉再血管化在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业已被认识到,因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bypasssurgery,CABG)正在跨人崭新的时代。经皮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技术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CABG治疗患者的类型。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外科治疗 适应证 手术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旁路移植短期预后。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旁路移植患者300例为对象,体外循环患者150例为对照组,非体外循环患者150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种旁路移植手术方式的短期预后。结果:观察组围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有一定差异,但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LVSWI、RVSWI和CI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血管通畅率98.67%与对照组血管通畅率98.0%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旁路移植采用非体外循环手术方式的血管通畅情况与体外循环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但非体外循环旁路移植患者的围治疗指标良好,患者的心功能未见显著影响,并发症少。

  • 标签: 冠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短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患者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的经皮介入治疗(PCI)与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疗效,探讨ULMCA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策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176例从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在云南省2家医院经PCI-DES和CABG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CABG组80例,PCI-DES组96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旁路移植手术和PCI手术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以及脑卒中、脑出血等,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1.PCI-DES与CABG两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等基线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住院期间PCI-DES组死亡率为0%,CABG组为1.25%,CABG组住院期间的MACCE事件发生率较PCI组高。3.术后1年PCI-DES组与CABG组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2.5%及13.7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CI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TVR)明显高于CABG组。术后3年,DES组与CABG组MAC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PCI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TVR)仍然高于CABG组。结论PCI-DES与CABG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近、中、远期疗效相似,但PCI-DES组TVR事件发生率高,在不同的患者人群中,应结合临床特征和病变特点选择恰当的血运重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非停跳旁路移植(OPCABG)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择期行OPCABG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参麦组将参麦注射液(0.6 ml/kg)用5%葡萄糖稀释至150 ml,在手术开始时经中心静脉泵注。对照组在手术开始经中心静脉泵注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时(T0)、手术开始时(T1)、开始搭桥时(T2)、搭桥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CO)、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双频指数(BIS)、氧分压(P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评价患者术后3、7 d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刻相比,两组在T2时刻EF、CO升高,在T4时刻PO2、ScVO2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参麦组T3~T4时刻EF、CO、SV明显提高(P<0.05)。参麦组术后第3天谵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OPCABG患者的心功能,降低POD的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参麦注射液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非停跳旁路移植(OPCABG)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择期行OPCABG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参麦组将参麦注射液(0.6 ml/kg)用5%葡萄糖稀释至150 ml,在手术开始时经中心静脉泵注。对照组在手术开始经中心静脉泵注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时(T0)、手术开始时(T1)、开始搭桥时(T2)、搭桥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CO)、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双频指数(BIS)、氧分压(P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评价患者术后3、7 d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刻相比,两组在T2时刻EF、CO升高,在T4时刻PO2、ScVO2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参麦组T3~T4时刻EF、CO、SV明显提高(P<0.05)。参麦组术后第3天谵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OPCABG患者的心功能,降低POD的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参麦注射液 谵妄
  • 简介:目的: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疗效.方法:A组选择87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CABG);B组选择79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结果:B组死亡率低于A组(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是安全的.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体外循环 冠脉旁路移植术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血糖监测护理方案对旁路移植(CABG)术后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6—12月入院行CABG于72 h内转出ICU的冠心病合并高血糖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强化血糖监测在内的综合护理策略。比较两组CABG术后患者转至普通病房3 d内每日平均血糖水平(MGL)、血糖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结果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后的MGL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SD存在组间效应;MAGE存在时间和组间效应;CV存在组间效应以及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结论在患者转出ICU到普通病房术后1~3 d内,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继续给予强化血糖监测与护理能够减少血糖变异程度。

  • 标签: 血糖变异 冠脉旁路移植术 强化血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模式在非体外循环旁路移植(OPCABG)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临汾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48例OPCABG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20),2020年1—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128),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相关指标、护理风险事件、中转体外循环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设备仪器管理得分为(27.65±1.73)分、护理人员配合得分为(27.41±1.88)分、物品器械准备得分为(18.37±1.29)分及护理质量总分为(92.08±3.92)分,比对照组的(24.48±1.89)、(25.35±1.64)、(16.45±1.82)、(84.86±4.79)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为(27.08±6.64) min、手术时间为(174.12±42.55)min、接送时间为(21.68±5.35) min,较对照组的(35.62±7.81)、(192.55±43.06)、(26.44±6.57) min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最低鼻咽温为(34.79±0.84)℃、最低红细胞比容为(33.66±2.74)%,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2.34%(3/128)、中转体外循环率为1.56%(2/128)、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24/128),低于对照组的8.33%(10/120)、6.67%(8/120)、31.67%(38/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PCABG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手术效率及安全性,有利于降低中转体外循环、护理风险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冠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流程优化 精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旁路移植(CABG)患者术后转出ICU时压力性损伤(PI)高风险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的277例因冠心病行CABG或CABG合并瓣膜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Waterlow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PI高风险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BG术后PI发生高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14.4%(40/277)的CABG患者为术后PI高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OR=0.951,95%CI:0.909~0.995,P=0.031)、年龄(OR=1.151,95%CI:1.075~1.234,P<0.001)、B型脑钠肽(OR=11.038,95%CI:2.263~53.826,P=0.003)、BMI(OR=1.366,95%CI:1.178~1.585,P<0.001)、射血分数(OR=0.938,95%CI:0.883~0.998,P=0.042)、手术时间(OR=1.912,95%CI:1.137~3.216,P=0.015)是CABG术后发生PI高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与CABG患者术后PI高风险呈独立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其危险因素,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横断面研究 冠脉旁路移植术 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球囊扩张内支架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2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球囊扩张内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冠脉球囊扩张术 冠脉内支架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球囊扩张内支架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2例作为观察对象(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球囊扩张内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脉球囊扩张术 冠脉内支架术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3G)近年来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我科自1994年1月至1999年8月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23例.由于加强了术前指导和术后护理,使23例患者都顺利地渡过手术危险期并康复出院.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临床护理 术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