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的主要诱因,髓核细胞的凋亡是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椎间盘退变引起下腰痛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参与高糖诱导兔髓核细胞凋亡的过程。方法:将第3代兔髓核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液);高糖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100mmol/L);抑制剂组(培养基中含有Caspase-12抑制剂Z-ATAD-FMK);抑制剂+高糖组(培养基中含有Z-ATAD-FMK及100mmol/L的葡萄糖)。分别处理6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凋亡率、活性氧自由基、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高糖组细胞增殖明显抑制,活性氧自由基、凋亡率、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②Z-ATAD-FMK可以降低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以及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的增加;③结果表明,内质网凋亡通路参与了高糖诱导兔髓核细胞的凋亡过程;高糖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过量产生及积累是引起内质网应激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 CASPASE-12 GRP78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髓核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姜黄素诱导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途径的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30、40、50、60μmol/L)姜黄素作用LNCaP细胞12、24、48h后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应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40μmol/L)姜黄素作用LNCaP细胞24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blot检测姜黄素作用LNCaP细胞24h后Bax、Bcl-2、Cleaved-caspase-3、CytochromeC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对LNCaP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姜黄素能诱导LNCaP细胞凋亡,10、20、40μmol/L姜黄素作用LNCaP细胞24、4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1±0.95)%、(15.46±1.13)%、(26.13±1.56)%和(11.19±1.74)%、(25.80±2.47)%、(38.72±2.89)%,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同时姜黄素能够降低LNCaP细胞中Bcl-2的表达,上调Bax、CytochromeC、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抑制LNCaP细胞的生长,其作用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其凋亡

  • 标签: 姜黄素 前列腺癌 LNCAP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TRA)体外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其细胞活性;分别采用0、2.5、5、10、15和20 μmol/L 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caspase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采用0、2.5、5、10和20 μmol/L 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总活性氧簇(ROS)水平和多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multicaspase)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spase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其中0 μmol/L ATRA组作为空白对照。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和48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88 μmol/L和11.99 μmol/L,不同浓度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存活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60、350.30,均P<0.01)。细胞培养24 h时,2 μmol/L、6 μmol/L ATRA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对照组高,12、14、16、18、20 μmol/L ATRA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TRA处理ARPE-19细胞后24 h,细胞凋亡、multicaspase及RO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6.39、166.84、101.40,均P<0.01),其中2.5 μmol/L和5 μmol/L ATRA组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下降,10、15和20 μmol/L ATRA组较空白对照组升高,2.5、5、10、20 μmol/L ATRA组multicaspase和ROS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10、15、20 μmol/L ATRA组caspase 9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 μmol/L ATRA组caspase 1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5、10、15、20 μmol/L ATRA组逐渐降低,2.5、15、20 μmol/L ATR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10、20 μmol/L ATRA组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10、15、20 μmol/L ATRA组cleaved 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10、20 μmol/L ATRA组caspase 9、caspase 12 mRNA及5 μmol/L、10 μmol/L ATRA组caspase 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TRA浓度小于10 μmol/L时,caspase 9和caspase 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当浓度达20 μmol/L时,其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ATRA体外诱导ARPE-19细胞凋亡是通过激活ROS及内源性caspase依赖性凋亡途径导致的。

  • 标签: 全反式视黄酸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反应 Caspase凋亡途径
  • 简介:目的探讨线粒体途径在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荧光显色技术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TRAIL处理结肠癌细胞SW1116后,在不同时间细胞凋亡情况、线粒体完整性改变(△ψm、eardiolipin情况)以及线粒体下游通路细胞色素C和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TRAIL诱发结肠癌细胞凋亡,于4h达凋亡高峰,凋亡指数为32.98%;在4h出现线粒体△ψm下降和eardiolipin丢失增加,造成其内膜损伤;细胞色素C表达及Caspase-9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酶活性达到最大峰值为(48.12±2.21)μmol·L^-1·h^-1·mg^-1蛋白。TRAIL诱导的线粒体损伤可被Caspase抑制剂Z-VAD.fmk所抑制。结论线粒体途径参与TRAIL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凋亡过程,以Caspase依赖方式引发线粒体△ψm和eardiolipin丢失,造成内膜损伤,导致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9激活,诱发凋亡

  • 标签: 线粒体途径 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配体 内膜损伤 结肠肿瘤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针刺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Ⅲ组)、缺血再灌注6h后针刺组(Ⅳ组)。制取脾标本,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结果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Ⅲ组和Ⅳ组明显少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Ⅲ组的表达又少于Ⅳ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8蛋白的表达在Ⅱ组,Ⅲ组和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抑制大鼠脾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且缺血再灌注前进行针刺预处理这种保护作用更明显。

  • 标签: 针刺 缺血/再灌注 caspase-3 caspase-8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肝硬化大鼠模型肝细胞线粒体凋亡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70 只,随机分为N组(N)、C组(C)、C组(G),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情况、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细胞凋亡情况、 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 结果:G组大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C组;C组大鼠血清 肝功能水平显著高于N大鼠,而G组大鼠肝功能水平较C组降低;G组大鼠肠凋亡较C组减轻;C组大鼠肝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较N组升高,C组肝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低于C组。 结论:Gln可以提高肝硬化大鼠模型的生存率,改善其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Caspase-3途径来实现的。

  • 标签: 肝硬化 大鼠 谷氨酰胺 肝细胞 线粒体 凋亡
  • 简介:目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体内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可以调节机体血压、体液平衡和神经内分泌功能。近年研究表明,AngⅡ在细胞分化及凋亡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AngⅡ的生物学效应可以分别被AT1和AT2受体的拮抗刺缬沙坦和PD123319抑制。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用化学损伤的方法建立低糖低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观察AngⅡ对神经元的作用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进行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加入阿糖胞苷抑制非神经元的生长进行纯化。取培养10天的细胞,随机分组为:①正常对照组;②低糖低氧损伤组;③血管紧张素Ⅱ低、中、高浓度组;④缬沙坦组;⑤PD123319组。正常对照组常规换液培养;损伤组弃去原培养液,D—hank's液洗2次后,加入含1mmol/1的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置培养箱中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1h后换以完全培养基,制造低糖低氧的损伤模型;药物处理组在损伤过程中和损伤后先后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药物的无糖Earle's液及完全培养基。再灌注损伤24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一般形态学观察,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低糖低氧再灌注损伤组皮层神经元损伤严重,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血管紧张素Ⅱ各浓度组可以明显改善损伤所致神经元形态的变化,且显著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并呈浓度依赖性。缬沙坦组也可明显改善细胞状况,提高细胞存活率,而PD123319组改善不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损伤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低糖低氧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凋亡 诱导凋亡 抑制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培养的心肌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ngⅡ并给予不同时间段的刺激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甄选出最佳AngⅡ刺激浓度及刺激时间。将培养的心肌细胞给予最佳浓度及时间的AngⅡ刺激后收集,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检测GRP78、caspase-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ngⅡ诱导心肌细胞GRP78、Caspase-12表达升高。结论AngⅡ通过ERS相关的Caspase-12通路介导心肌细胞凋亡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 心肌
  • 简介:细胞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生理性死亡方式,对生物机体的正常发育及自身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的失控可以引起生物体平衡失调,导致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细胞凋亡的过程非常复杂,caspase家族对细胞的调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CASPASE 细胞凋亡 激活 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p38MAPK途径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SFN对HepG-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p38及p-p38蛋白表达。结果:SFN可明显诱导HepG-2细胞凋亡,10、20、40μmol/LSFN作用48h后,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到27.42%、46.53%、58.92%;10、20、40μmol/L的SFN可上调HepG-2细胞内p-p38蛋白的表达,而对p38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SFN可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而且这一过程与阻断p38MAPK途径有关。

  • 标签: 莱菔硫烷 细胞凋亡 P3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通过活性氧(ROS)蓄积及线粒体损伤诱导人肝细胞L-02凋亡的作用,为砷中毒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为对照组、NaAsO2组(10 μmol/L NaAsO2)、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5 mmol/L NAC)、NaAsO2 + NAC组(10 μmol/L NaAsO2、5 mmol/L NAC),培养24 h。分别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JC-1染色法、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比例和细胞凋亡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色素C蛋白(Cyt-C)、线粒体DNA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COXⅣ)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间细胞内ROS水平(3 857 392.33 ± 44 928.39、4 515 288.00 ± 32 660.64、3 670 150.67 ± 101 987.69、4 035 235.67 ± 99 995.30),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比例(2.16 ± 0.54、7.95 ± 0.52、2.70 ± 0.29、1.01 ± 0.23),细胞总凋亡率(1.45 ± 0.03、4.27 ± 0.17、1.87 ± 0.12、2.52 ± 0.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2.62、159.81、112.70,P均< 0.05);各组间Caspase3、Cyt-C、COXⅣ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9.20、7.33、14.87,P均< 0.05);各组间活化Caspase3(cleaved-Caspase3)、Cyt-C、COXⅣ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1.42、8.01、83.30,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NaAsO2组L-02细胞内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比例、细胞总凋亡率明显增高(P均< 0.05);Caspase3、Cyt-C mRNA和cleaved-Caspase3、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均< 0.05),COX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均< 0.05)。与NaAsO2组比较,NaAsO2 + NAC组细胞内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比例、细胞总凋亡率明显下降(P均< 0.05);Caspase3 mRNA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 0.05),Cyt-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 0.05),COX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均< 0.05)。结论NaAsO2可刺激L-02细胞产生大量ROS,诱发线粒体去极化,引发线粒体损伤,使Cyt-C向线粒体外释放增加,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Caspase3蛋白酶而引起L-02细胞发生凋亡,这有可能是砷致肝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砷剂 活性氧 线粒体 凋亡 L-02细胞
  • 简介:探讨线粒体Caspase依赖性途径是否参与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s,16HBE)凋亡过程。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16HBE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组)、2.5、5、10μg·mL-1的微囊藻毒素-LR和10μg·mL-1MC-LR+50μmol·L-1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持续24h和48h。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Caspase-3和Caspase-9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染毒组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相对表达量均升高,10μg·mL-1MC-LR染毒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10μg·mL-1MC-LR组相比,10μg·mL-1MCLR+50μmol·L-1Z-VAD-FMK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Caspase-3和Caspase-9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C-LR染毒浓度的升高或染毒时间的延长,16HBE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研究表明,MC-LR可以通过线粒体Caspase依赖性途径诱导16HBE细胞凋亡

  • 标签: 微囊藻毒素-LR 线粒体途径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凋亡
  • 简介:细胞色素C与凋亡激活因子-2(apoptosisa,型DNA断裂在细胞凋亡中发生频繁,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细胞凋亡发生机制中起关

  • 标签: 凋亡肝脏 细胞凋亡 肝脏疾病
  • 简介:Apoptin是一种能够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凋亡的小蛋白质。简要综述了Apoptin的来源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Apoptin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特点和分子机制、Apoptin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Apoptin作为一种抗肿瘤制剂的应用前景。

  • 标签: APOPTIN 细胞凋亡 肿瘤
  • 简介:摘要: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受到生理和病理性刺激后出现的一种自发的死亡过程,是一个主动、高度有序、基因控制以及一系列酶参与的过程。细胞凋亡在保证多细胞生物健康生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个体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它在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分化、器官发育、机体稳态的维持中有着重要意义。机体在产生新生细胞的同时,衰老和突变的细胞通过凋亡机制而被清除,使器官和组织得以正常的发育和代谢。本文将对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细胞凋亡 caspase 相关基因 凋亡途径
  • 简介:摘要背景与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EGCG通过NF-kB(p65)途径活化Caspase-3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人胃腺癌(BGC823)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用不同剂量的EGCG进行治疗,并设对照;采用Westernblot法肿瘤组织的凋亡相关基因NF-kB(p65)、Bcl-2、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裸鼠异种移植瘤治疗实验结果显示,EGCG对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Westernblot分析表明EGCG能下调NF-kB(p65)蛋白的表达,促使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增高,并且可以促进Caspase-3的活化。结论EGCG对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通过NF-kB(p65)的下调,促使Bax/Bcl-2比值增高,进而导致Caspase-3的活化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相关。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糖诱导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利用葡萄糖诱导细胞凋亡:将不同浓度葡萄糖作用于HK-2细胞不同时间,并经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细胞。采用抑制剂拮抗葡萄糖诱导凋亡: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hypericin)、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抑制剂(apopain)、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AME)作用于HK-2细胞30min,再加50mmol/L葡萄糖作用48h,后行FCM检测HK-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0mmol/L葡萄糖作用48h可诱导HK-2细胞发生凋亡,并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凋亡小体,而FCM检测发现10^-4mmol/Lhypericin、10^-4mmol/L和10^-6mmol/Lapopain、10^-7mmol/Lgenistein、10^-2mmol/LNAME可明显抑制葡萄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结论:蛋白激酶C、caspase-3、蛋白酪氨酸激酶、一氧化氮(NO)都参与了葡萄糖诱导HK-2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过程。

  • 标签: 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小鼠不同时间点免疫相关器官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凋亡状况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27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脓毒症6 h组、脓毒症12 h组,每组9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各组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取血后处死小鼠取脾脏、胸腺、阑尾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JNK(p-JNK)、JNK1、CHOP、活化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脓毒症6 h组细胞因子水平和脾脏组织p-JNK/JNK1比值、CHOP、caspase-3表达量以及胸腺、阑尾组织CHOP、caspase-3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血TNF-α(ng/L):24.29±3.09比2.93±2.09,血IL-1β(ng/L):5.00±3.19比3.54±1.53,血IL-10(ng/L):1 963.93±270.20比275.09±45.21,脾脏p-JNK/JNK1比值:0.257±0.126比0.154±0.068,脾脏CHOP/β-actin:0.201±0.131比0.142±0.068,脾脏caspase-3/β-actin:0.215±0.126比0.098±0.088,胸腺CHOP/β-actin:0.122±0.071比0.089±0.067,胸腺caspase-3/β-actin:0.258±0.145比0.108±0.045,阑尾CHOP/β-actin:0.361±0.134比0.215±0.112,阑尾caspase-3/β-actin:0.439±0.211比0.321±0.145,均P<0.05〕,而胸腺、阑尾组织p-JNK/JNK1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腺p-JNK/JNK1比值:1.221±0.776比1.168±0.475,阑尾p-JNK/JNK1比值:2.014±1.227比1.828±0.915,均P>0.05)。脓毒症12 h组除IL-10水平明显下降外,其他细胞因子水平及脾脏、胸腺、阑尾组织p-JNK/JNK1比值、CHOP、caspase-3表达量均较脓毒症6 h组进一步升高〔血IL-10(ng/L):1 698.98±210.52比1 963.93±270.20,血TNF-α(ng/L):41.66±6.57比24.29±3.09,血IL-1β(ng/L):10.37±4.14比5.00±3.19,脾脏p-JNK/JNK1比值:0.399±0.135比0.257±0.126,脾脏CHOP/β-actin:0.298±0.145比0.201±0.131,脾脏caspase-3/β-actin:0.353±0.145比0.215±0.126,胸腺p-JNK/JNK1比值:1.667±0.891比1.221±0.776,胸腺CHOP/β-actin:0.207±0.133比0.122±0.071,胸腺caspase-3/β-actin:0.416±0.179比0.258±0.145,阑尾p-JNK/JNK1比值:2.425±1.361比2.014±1.227,阑尾CHOP/β-actin:0.456±0.189比0.361±0.134,阑尾caspase-3/β-actin:0.635±0.289比0.439±0.211,均P<0.05〕。结论内质网途径JNK和CHOP通路参与小鼠脓毒症时免疫相关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表达,脓毒症12 h较6 h时凋亡更加明显,炎症反应更强。

  • 标签: 脓毒症 凋亡 c-Jun氨基末端激酶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表达的影响,以及和厚朴酚和TFPI-2过表达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U87、U251、LN18、LN229、A172细胞系,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不同细胞系中TFPI-2的表达。不同浓度(0、10、20、30、40和50μmol/L)和厚朴酚干预U251细胞,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TFPI-2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腺病毒载体pGSadeno-TFPI-2过表达U251细胞内TFPI-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及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结果在选取的5种不同胶质瘤细胞株中,U251和A172细胞内TFPI-2mRNA明显下降(P<0.05)。和厚朴酚呈浓度依赖性增加U251细胞内TFPI-2mRNA水平;其中50μmol/L和厚朴酚干预24h后,TFPI-2mRNA表达水平升高最明显(P<0.05)。腺病毒感染U251细胞后TFPI-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过表达TFPI-2和50μmol/L和厚朴酚干预均可增加U251细胞凋亡水平和caspase-3的活性(P<0.05)。结论和厚朴酚处理可增加U251细胞内TFPI-2的表达;和厚朴酚联合TFPI-2过表达显著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 标签: 胶质瘤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和厚朴酚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