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博士学习动机是影响博士学业成就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质性方法对某"985"高校的博士学习动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博士学习动机是内部动机(学术兴趣、自我提升的意愿)和外部动机(规定的毕业要求、个性化目标)的某种组合,博士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包括任务特性、教学水平、指导水平、学习氛围、个人因素以及经济压力。提出激发和增强博士学习动机的建议。

  • 标签: 学习动机 博士生 质性研究
  • 简介:本文利用我国博士教育的基本宏观数据,计算了我国博士的总体及分学科累计延期毕业率,发现博士累积延期毕业率在高位运行,各个学科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历年的累积延期毕业率波动不大。通过按期毕业率的3种假设计算了我国博士长时段延期毕业率,并构建了我国博士延期的毕业水池模型,同时还考察了我国在校博士的年级结构。此外,通过2003届、2008届的微观数据,分别比较了这两届博士毕业的真实延期毕业率与累积延期毕业率的差别,发现累积延期毕业率普遍存在"高估"的现象。

  • 标签: 博士生延期毕业 延期毕业率 水池模型 年级结构 学科差异
  • 简介:丹麦博士教育历史悠久,但现代学位系统的建立相对较晚。本文论述了丹麦博士教育的现状,总结了丹麦博士教育的三大特点:小而精的教育模式,对博士的资助金额高,重视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丹麦博士教育对中国博士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

  • 标签: 丹麦 博士生教育 特点 启示
  • 简介:跨学科正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跨学科博士培养目标所体现出的"双重"或"多元"特点常常使博士在课程学习、时间投入及活动参与方面遭遇各种困境,难以适应跨学科学习及研究工作,以致出现学科认同危机。根据国内外经验,将跨学科博士的社会适应过程分为预备期、形式化、去形式化和个性化四个阶段,分析了影响跨学科博士学科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因素,最后从人才培养与评价的视角提出了促进跨学科博士学科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建议。

  • 标签: 跨学科 博士生 学科认同 社会适应
  • 简介:通过选取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0—2015年度博士毕业科研论文为分析对象,从论文基本信息和文章类型、参考文献、被引用情况、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控制等质量特征角度对博士教育改革前后科研论文质量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实施了以高水平论文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后,博士发表的科研论文质量要明显优于改革前的博士发表的科研论文。改革后的博士更加注重国际前沿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加注重实证分析以及对论文结论可靠性的验证。

  • 标签: 科研论文质量 对比分析 博士生教育改革
  • 简介:2015年10月23—25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召开。论坛就国内及国际教育合作交流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其中.研究教育国际论坛集中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促进学生、学者自由流动,提升研究教育国际化水平:如何促进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建设研究教育命运共同体,协力构筑研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欧洲大学协会博士教育委员会主席梅丽塔.科瓦切维奇(MelitaKovacevic)女士在论坛中作了主旨发言。

  • 标签: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委员会 欧洲大学 博士生 合作机会
  • 简介: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组织形式,由于博士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承担者,因此国外许多大学将协同创新的理念引入博士培养,形成了一种新的“联合培养型”博士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促使人才培养活动跨越传统边界,表现出跨学科协同、跨部门协同和跨国界协同等协同创新特征。

  • 标签: 协同创新 联合培养 博士生教育模式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吉本斯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2的独到见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即由“知识是由什么构成的”这种局限于单一学科内、为知识而知识、受大学共同体所控制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变为具有更为宽泛的质量控制系统、具有跨学科或超学科特点、

  • 标签: 哈佛大学 研究生培养 跨学科 教育哲学 教育学 博士
  • 简介:2016年第十三届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论坛将由《营销科学学报》主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承办,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支持。本次会议将于2016年10月21-23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变

  • 标签: JMS 博士生论坛 高校市场 管理科学部 光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学
  • 简介:本文针对博士培养关键环节,编制延期博士特征调查问卷,对延期毕业博士和应届毕业博士同时实施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对比发现,与应届毕业博士相比,延期毕业博士表现出科研能力差异、导师评价差异和主观感知差异等特征。针对延期博士特征,学校和导师可通过提供系统科研能力训练、重视学术文章发表等早期干预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博士顺利毕业。

  • 标签: 博士生教育 博士生培养质量 延期毕业
  • 简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质量研究教育互为支撑,相辅相成,是高校与工程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实施的初衷。随着联合培养博士规模的不断扩大,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项目实施质量进行评估显得日益重要。在深入调研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培养制度、合作基础、培养措施、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高校与工程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质量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

  • 标签: 高校 工程科研院所 联合培养博士生 质量评估 指标体系
  • 简介:本文使用博士在微博平台上自我表露的有关导学关系的客观观察数据,通过内容分析的方式,分析了导师在师生互动中的哪些行为会对建立和谐的导学关系起到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从博士的视角看,导学关系不应只局限于博士在读期间,而是应当拓展到从入学选拔到毕业后学术生涯指导的整个过程,导师对博士的学术研究指导和个人支持在和谐的导学关系构建中发挥着几乎同样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社交媒体 自我表露 博士生 导学关系 内容分析
  • 简介:一、博士跨学科教育概述美国国家科学院认为,跨学科活动的基本背景在于自然与社会问题的Lt益复杂,跨越多种学科的研究问题的存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压力以及新技术的力量等。博士跨学科教育也不例外,新的时期,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正给博土生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科学技术在不断分化的同时,也走上了高度综合的道路。

  • 标签: 学科教育 博士生 社会问题 外部环境 科学技术 科学院
  • 简介:他评价自己,"我是属于比较勇敢一点的,估计是有勇敢的遗传基因。我祖先当年‘勇敢地’跨越海峡,到了台湾那边去开拓、谋生;繁衍到我们这一代,又再‘勇敢地’跨越海峡,到大陆这边摸索和适应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政府管理学院 遗传基因 这一代 两岸经济 亚文化 网球运动
  • 简介:本文考察了2007-2012年这五年期间答辩的会计学博毕业论文,包括论文的主题、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文章中所引用的理论,也比较了主要学校发表的论文数量。通过研究发现,这五年会计学发展变化丰富多彩,论文数量大幅度增加,学校呈爆发式增长。在论文主题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论文所占的比重最大,研究国际会计和资本结构的文章较少。在研究方法上,超过四分之三的论文使用了公开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博弈法和比较分析法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仍然是引用最多的理论。

  • 标签: 会计学博士论文 趋势 展望 选题方法 理论
  • 简介:招生质量决定着培养质量,然而,我国现行博士招生选拔方式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弊端,为了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必须积极深化博士招生制度改革。一、现行博士研究招生制度浅析(一)现行博士的招考现状概述现行博士的选拔方式主要有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直接攻博三种。

  • 标签: 招生制度改革 博士研究生 招生质量 选拔方式 公平公正 招生工作
  • 简介:"倘若无法紧密掌握大陆发展的脉动,那对与大陆有关议题研究的品质就会出现问题,这是我到清华读博的初衷。""我学的是政治经济学,在国际关系领域较为关注亚太地区情势;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比较着重政策分析;在经济学领域则关注区域经济相与产业聚落有关问题。"

  • 标签: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学术研究 博士生 公共政策研究 政治经济学
  • 简介:本研究以8位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及部分所在高校教育学科设置为研究对象,在叙述的基础上提出对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的制度设计的几点思考。

  • 标签: 中美联合培养博士 人才培养 制度设计
  • 简介:博士导师的角度,介绍选题前沿化、培养过程精细化以及导师自身素质国际化的博士培养实践.通过“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分析和总结了国际化视野下优秀博士培养过程,以对我国博士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博士生培养 “三位一体” 国际化 课题选取 精细化培养
  • 简介:2015年11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以'依法治国视角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前沿博士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培养处处长汪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朱旭东教授致辞。论坛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晓燕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孙绵涛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湛中乐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研究所李玲教授、中国台北教育大学周志宏教

  • 标签: 全国教育 前沿博士生 博士生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