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术型医学博士研究生在入学时的科研背景及职业认知的差异与现状。方法选取2017至2020年某高校入学时的学术型医学博士新生共158人(男40人、女118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软件、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至2020年纳入的学术型医学博士新生中超过50%既往进行过2年及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2018至2020年学术型医学博士新生的科研基础水平不断提升,Fisher精确卡方P值为0.02;对未来职业规划的选择,自2018年起选择在医疗机构从事相关管理、行政教育工作的比例呈逐年降低的趋势(P=0.01)。结论针对往届学术型医学博士新生所存在的科研问题和职业认知倾向,提出了加强科研能力及素养的培训,注重研究全过程的培养质量和加强研究学术道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和职业认同感的建议。

  • 标签: 临床医学 学术型 研究生 培养质量 科研背景 职业认知
  • 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1]。学好“四史”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辽宁大学博党支部为例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通过“四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博士党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信念,有助于博士党员锤炼忠诚干净的政治品格,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博士党员提升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在学深悟透中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

  • 标签: 高校博士生党支部,“四史”学习教育,实践路径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了广州医科大学为提高博士的生源质量,探索硕博贯通式的"3+3硕博连读"学术型医学博士研究的选拔机制。通过"竞争"激发导师队伍的积极性,通过"选拔"提高博士的生源质量,通过"管理机制改革"优化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以提高研究教育质量为中心,重视听取师生意见,发挥奖助学金作用,优秀生源选拔与硕博连读培养过程管理并重,为医学院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 标签: 3+3硕博连读 学术型医学博士研究生 选拔机制
  • 简介:摘要基于胜任力的医学教育已形成全球趋势,对住院医师培训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基于胜任力的培养目标,其存在缺少课程设计层面教学理论支持等问题。课程设计作为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对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依托六步法课程设计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形成基于理论指导的课程设计。通过反馈评价,对现行课程设计持续改进,以期达到基于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目标。历经5年的探索,课程改革初具成效,本研究希望作为住培基地教学改革经验进行介绍推广,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六步法 课程设计 住院医师 临床医学博士后
  • 简介:摘 要:博士作为社会尖端知识型人才,在对其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关注博士本身的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更需要关注博士的思想政治水准,因此有效落实博士党支部建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高校的博士党支部建设,分析了党支部建设的优化路径和方案,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关院校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党支部建设 博士生 思想引导 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在医学类研究视角下调查分析申请-考核制与其他不同招生途径相比,对博士研究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聘就业与发展的影响,调查不同类型研究对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途径的认可度与期望值,旨在评估及优化现有的申请-考核制招生途径。方法通过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不同阶段和类型医学研究对申考制相关问题的看法。利用Excel和SPSS进行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完成论文发表方面,申考制博士倾向于在读前两年[38.71%(12/31),35.48%(11/31)]完成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要求,而统招和硕博连读博士多于第二年[33.33%(10/30)]和第三年[40.54%(15/37)]完成论文发表(P=0.021)。在申请阶段所需材料对博士阶段科研的价值上,74.19%(23/31)申考生和48.65%(18/37)硕博连读认为科研成果帮助最大,而统招生认为带来最大助力的是外语[26.67%(8/3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申考制招生的公平性认可方面,71.53%(304/425)研究认为是公平的,硕士阶段所在院校(P=0.001)和硕士学位性质(P=0.001)显著影响研究对申考制公平性的认可度。结论申考制博士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培养与学术成果方面均有优势,对提升我国高水平医学类科研人员的储备作用显著,在医学类研究群体中的认可度与影响力均较高。未来将优化申考制,打造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博士招生途径。

  • 标签: 申请-考核制 科研竞争力 研究生 博士招生途径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简称并轨培训)是我国研究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选择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11名颅颌面外科学博专业学位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自主学习与科室学习有机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操作有机结合、科研培训与临床培训有机结合的培训方案。结果显示,11名颅颌面外科学博专业学位研究共发表SCI论文7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所有学生均通过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临床综合技能考核。可见,颅颌面外科学并轨培训方案的实施效果良好,有助于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科研水平和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

  • 标签: 颅颌面外科 博士研究生 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并轨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学本科全科医学2周社区实习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6年6月,通过自身对照,在5个城区的6家医科大学社区卫生实习基地,对参加社区实习的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的本科(155名)分别在实习前后采用自设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实习内容参与情况、实习前后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和态度等,对于社区实习效果即认知及态度评分在实习前后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实习前问卷发放145份,实习后发放153份,经匹配后,回收有效问卷139份,参与问卷调查的实习学生对全科医学总的认知情况在实习后评分高于实习前评分(t=-2.241,P=0.008),对全科医学的态度在实习前、后没有发生变化(t=-1.838,P=0.082),实习内容种类数是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实习模式培养本科,可通过建立严格的科学实践知识框架,有助于提高医学本科社区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本科生 全科医学 社区实习 效果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迫切需要加强老年医学教育。目前,我国对于医学本科的老年医学教育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借鉴和总结国际上老年医学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出医学本科的老年医学教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估建议,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参与讨论,以推动我国医学本科的老年医学教学大纲的制订。

  • 标签: 老年医学 医学教育 医学本科生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学生、院校、导师及社会4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推动医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学生应潜心研究优质科研文献、踊跃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积极申报各级创新项目;院校应革新培养管理理念、优化课程设置体系、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建立质量监管机制;导师应树立科研创新榜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落实立德树人责任、组建优质导师团队;最后还需强化社会、院校联合育人功能,落实"产教融合"。

  • 标签: 医学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改革方案。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初步构建并轨培养方案初步框架,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指标体系。通过Excel 2010录入数据资料,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从招生方式、培养资源、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考核、质量监控这6个方面最终确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与专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并轨培养的框架,建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的并轨培养方案指标体系。结论通过科学地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培养内容和全方位考评体系,使用弹性学制,为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改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临床医学 专业型博士研究生教育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并轨改革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超声医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拟从临床医学本科超声医学教学现状、其应掌握的超声医学知识、如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中开展超声医学教学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探索适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超声医学教学新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全面、综合能力强的临床医学本科

  • 标签: 临床医学 本科生 超声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5所国际上卫生政策与卫生管理专业排名前茅的高校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其博士研究课程设置具有研究方向课程占主导、方法学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丰富的特点。根据健康中国2030战略对卫生管理人才的需要,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的课程设置需从"强调课程学习重要性、强化管理课程、突出研究方向课程"等角度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博士研究培养的质量。

  • 标签: 卫生事业管理 博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不同模型的领导力量表对研究新生的领导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0~2021级209名研究新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责任型领导力量表、情绪智力领导力量表和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医学研究新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情绪智力领导力和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评分分别为(275.11±29.03)分、(102.18±14.5)分和、(129.12±18.02)分,得分率分别为80.9%、85.2%和86.1%。社会责任型领导力量表的自我认知、以理相争和改变3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3.54±0.44)分、(3.86±0.41)分和(3.56±0.40)分,而该量表其他维度及其他2个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均大于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评分受社会责任型领导力和情绪智力领导力评分的共同影响(F=685.65、P<0.001、R2=0.87)。结论医学研究新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得分率较情绪智力领导力和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低。领导力实践受个人责任感和情绪智力因素的共同影响,对领导力的培养应当着力塑造学生的个体、团体和社会价值,同时注重情绪管理方面的培训。

  • 标签: 领导力 医学研究生新生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基本技能是每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是需要经过反复培训才能获得的。对临床医学五年制定向班学生注重在临床课程学习阶段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学定向生 临床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疾病谱的变化,公共卫生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暴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次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和突发应急的短板,建立高水平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国际视野与国内实际出发,分析研究我国公共卫生专业学位博士研究培养现状及问题,借鉴美国高水平大学培养模式的经验,提出合理的院校准入、培养计划及毕业要求方面的建议,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思路。

  • 标签: 公共卫生 教育 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焦虑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包括病理性焦虑和现实性焦虑两大类。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出现的焦虑情绪一般为现实性焦虑,即由于未达到预期目标,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并伴有紧张不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由于学生个人心理问题所出现的自杀、凶杀、报复社会事件屡见不鲜,医学生如果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后果更加严重。究其根源,此类事件的发生多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焦虑得不到重视和疏导最终出现了反社会人格,学习焦虑问题应引起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剖析中医学本科焦虑情绪的成因,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途径消解学习焦虑情绪。

  • 标签: 中医学;本科生;学习焦虑;消解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合理应用新教学技术,建立适合临床医学本科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方法从西安医学院2016级18个临床医学本科班中抽取临床1604班(n=62)和全科1618班(n=54)为研究对象。1604班为试验组(A组),采用"传统演示+混合"式教学法;1618班为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演示法。从满意度问卷、教师自评和成绩3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学期末两组对统计学的价值认知比上课前均有提高,且试验组[93.5%(58/62)]高于对照组[68.5%(37/54)](χ2=12.20,P<0.001);试验组的总体满意度(Z=-7.05,P<0.001)、上课方式满意度(Z=-3.95,P<0.001)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课程内容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7,P=0.784);试验组有更多的学生认为实验课加深了对统计理论的理解(χ2=26.87,P<0.001);在后4次实验课中,两组的后测均高于前测成绩,但试验组前、后测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软件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t=8.27,P<0.001);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773)。结论"传统演示+混合"的实验教学符合现阶段医学本科的学习规律和心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的价值认知和满意度,尤其是混合式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表达、分析和SPSS操作的能力。

  • 标签: 雨课堂 电子教室 教学方法 效果评价 医学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医学硕士研究心理困扰影响因素,为医学硕士研究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9月至11月,对新疆医科大学2021级493名硕士研究进行调查。构建医学硕士研究心理困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结果显示,新疆医科大学493名医学硕士研究心理困扰评分(8.00±8.86)分,总压力评分(14.99±13.82)分,心理资本评分(123.61±22.13)分。对心理困扰的影响最高的是总压力,总效应为0.848(P<0.001);其次为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总效应为0.633(P<0.001);其他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性格类型、心理资本、读研原因,总效应分别为-0.119(P<0.001)、-0.076(P<0.001)、0.053(P<0.001)。结论总压力和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是医学硕士研究心理困扰的重要影响因素。未来的医学硕士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压力感受情况和改变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情况方面进行心理干预。

  • 标签: 医学生 研究生 心理困扰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