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患有脑梗死的患者458例,对比分析123例再发脑梗死和335例首次脑梗死发作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首发脑梗死组相比,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血纤维蛋白原(Fb)和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与首发脑梗死组有显著差异(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Fb、PAI-1、Hcy为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Hcy、Fb、PAI-1为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再发脑梗死 高血压 Hcy Fb PAI-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发生创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颅脑创伤病人213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统计其与创伤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行开颅手术方面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对于伴有PTE高危因素的患者,我们主张积极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 标签: 创伤后癫痫 颅脑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早产临床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早产产妇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分娩的产妇50例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产妇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发生胎膜提前破裂现象54%,该组产妇产前的检查率为48%,对照组产妇中仅有8%是胎膜早破,产前检查率高达92%,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中胎膜提前破裂和产前检查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成孕妇早产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产前检查次数未按要求执行,在检查中未检查出宫内感染导致早产,胎膜早破导致产妇出现早产等,因此针对以上因素,在产前做好相关护理,可有效预防早产,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妇产科 早产 危险因素 改善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孕期死胎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中孕期死胎病例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中孕期死胎孕妇中,初产妇(73%)和经产妇(27%)比较,孕前存在内外科合并症者(28%)与无孕前合并症者(72%)比较,差异明显。中孕期死胎的影响因素:以母体因素为主(78.3%),其余依次为高血压疾病(23.3%)、感染相关疾病(13.3%)和甲状腺功能异常(13.3%)等。胎儿畸形及染色体异常是主要的胎儿因素(13.3%)。胎盘因素占5%。终止妊娠方式:8例患者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29例患者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17例患者因母体并发症行剖宫产分娩,其中1例切除子宫;6例自然流产。结论中孕期死胎的危险因素以母体因素为主,故加强孕前及孕早中期对孕妇各种疾病的管理,尤其是容易忽略的感染相关疾病,同时重视初产妇和无孕前合并症孕妇的孕期保健,有利于减少中孕期死胎的发生。

  • 标签: 中孕期 死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县2012年7月到2016年7月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基本资料,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产妇产后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合并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因素都会诱发产后出血,且以宫缩乏力为主,在所有产后出血患者中,占61.7%,显著高于其他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显效84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5.8%。结论根据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因素进行积极防治,并在出血发生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促进产妇的恢复。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中西医结合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所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保守治疗,对照组为进行保守治疗成功者,观察组为保守治疗失败,进一步采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手术者,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相关危险因素为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超过2000ml,DIC,以及合并症等。结论通过危险因素的预测分析,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进行临床防治,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产科急症 子宫切除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煤田地质勘察,是煤矿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在煤田地质勘察中,能够进一步了解美的气质结构,为煤田的开采提供安全保证,但是由于目前部分煤田企业对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不够重视,知识煤炭开采过程中大量安全事故发生,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地质勘探能够对煤田存在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及时做好预防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开采质量还能确保开采效率,下面对煤田地质勘察危险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 标签: 煤田地质勘查 煤田企业 危险因素 有效对策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医疗干预行为。实施儿童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但是接种疫苗后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不良事件,一旦处理不够恰当势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疫苗预防接种的信心,与此同时也会给免疫规划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从上述角度来看,相关工作者必须对儿童预防接种危险因素进行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分析具体的解决方案。现阶段来看,儿童预防接种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疫苗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2)儿童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3)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等。在上述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分析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主要有(1)提高接种工作能人员的法律知识以及疫苗知识的培训;(2)不断提高接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3)接种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疫苗的性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后的32名助产人员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前32名助产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文件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防护对策。结果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物理化学因素感染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等,观察组血源性疾病感染阳性率、锐器损伤率以及伤后正确处理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助产人员职业危险事件发生率,保证助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助产人员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受分娩的31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别从年龄、孕次、产次、孕周、分娩方式、合并症、多胎妊娠、新生儿体重等方面对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为10.73%(31/289),孕次、孕周、分娩方式、合并症方面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年龄、新生儿体重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周、分娩方式、合并症、新生儿体重等均是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风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予以注意加强产妇产前的健康教育和孕期保健工作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厌食症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儿童厌食症的患病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50例厌食症儿童(病例组)和1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儿童厌食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添加辅食月龄、喂养方式、儿童是否喜欢肉食、是否喜欢蔬菜、是否喜欢咸食、是否常进食零食和/或饮料、是否边吃边玩、家长是否要求儿童按时进食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添加辅食时间晚(OR=5.408)、常进食零食和/或饮料(OR=11.813)、喜欢边吃边玩(OR=6.654)是儿童厌食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喜欢肉食(OR=0.093)、喜欢蔬菜(OR=0.272)以及家长要求儿童按时进食(OR=0.079)是儿童厌食症的保护因素。结论适时添加辅食、合理膳食、培养儿童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儿童厌食症的发生。

  • 标签: 厌食症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卒中复发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发并就诊的脑卒中患者7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有脑卒中家族史、吸烟酗酒、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脏方面疾病者是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积极应对导致脑卒中复发的不良个人生活方式、社会因素及病理生理因素进行干预。调动患者及医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以社区防治为基础,并定期去医院检查,最大程度降低复发风险。

  • 标签: 老年人 脑卒中 危险因素 复发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55-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人群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价值。方法本次选取我城区常住居民作调查对象,其中2010~2014年五年间各抽调1000人,共5000人,监测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结果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各抽调1000人,共5000人,均有效。男2560人,女2440人;15~19岁230人,20~39岁1975人,>40岁2795人。除临界高血压值有较低知晓率外,正常血压值、与脑卒中有关、与冠心病有关、高血压演变结果知晓情况均>50%,并在2010年至2014年间呈增长趋势。通过对比5年间居民对遵医用药、调理饮食、情绪稳定、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的认知率可以看出,2010年~2014年居民对各项高血压预防措施的认知率均逐步升高。结论针对人群中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防范对策进行制定,增强宣教水平,纠正错误行为观念和不良习惯,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保障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对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 标签: 人群 高血压 行为 危险因素 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为观察组.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正常妊娠孕妇80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及查阅临床资料的方式来收集及统计2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多胎妊娠、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24h尿白蛋白高、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孕期检查次数、孕妇情绪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24尿白蛋白(OR=2.851)、糖化血红蛋白(OR=1.312)、孕前体质量指数(OR=1.842)、年龄(OR=1.322)、血肌酐(OR=1.118)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较多,与24尿白蛋白、孕前体质量指数、年龄等因素有关,因此需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合理控制饮食.加强孕前、孕期的检查,有利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体质量指数 孕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冠心病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心脏病,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对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近5年以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指导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