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例灰色血小板综合患者进行心理、皮肤、生活、药物以及饮食等方面护理。方法对患者给予铁剂,每月规则性服用雌激素与孕激。结果贫血被纠正,控制在正常水平。讨论提出灰色血小板综合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增强机体的耐受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与治疗。

  • 标签: 灰色血小板综合征 护理
  • 简介:药物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TTP/HUS)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介导或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不同药物引起TTP/HUS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所不同.目前有必要制订药物相关性TTP/HUS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以便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尽早给予合理治疗.

  • 标签: 药物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ACS)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变化,为临床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确诊为ACS的患者50例,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P)23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Q-MI)21例和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患者5例,于入院当时或治疗前抽肘静脉血测定GPⅡb/Ⅲa.同时取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三组急性冠脉综合患者的血小板GPⅡb/Ⅲa分子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各组之间的血小板GPⅡb/Ⅲa分子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是抗血小板聚集的理想药物.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 心肌梗死 血小板 膜糖蛋白
  • 简介:多灶性淋巴管内皮肉瘤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本病表现为弥漫的先天性皮肤和胃肠道血管病变,可以导致严重的胃肠道出血和血小板减少。血管损害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证实为淋巴管内皮细胞起源。治疗效果常不满意。本文报道1例该病的罕见病例,患者为一4周大的婴儿。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淋巴管内皮 皮肉瘤 多灶性 胃肠道血管病变 免疫组化研究
  • 简介:我科收治1例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现报告如下。病例:患儿男性,10岁,因左侧面部无痛性肿大3月余入院。过去史:自5岁开始发现患儿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多次住院治疗;查体:左侧面部下颌骨升支区域隆起(见图1),可扪及一不规则骨质感突起,约3.Ocm×2.5cm×1.0cm,边界模糊。质较硬。无活动度,无触痛,无摁压乒乓球感,表面皮温及颜色正常,左侧下唇区痛觉减轻,张口无受限,

  • 标签: 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肝硬化患者常出现各类血细胞减少,其中血小板减少尤为常见.此类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常归咎于血小板在肿大的脾脏中淤积和破坏,即脾功能亢进.

  • 标签: 血小板生成素 肝硬化 血小板减少 TP0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ACS)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粘度测试仪,测定正常对照组(NC)50例,稳定心绞痛(SA)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的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值。结果(1)AMI及UA组与SA及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SA与NC组相比无差异(P〉0.05),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宽度(PDW)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SA与NC相比无差异(P〉0.05)。(2)AMI及UA组与SA及NC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检查示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议程K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SA与NC组比较全血粘度低切增高(P〈0.05),其余各项指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急性冠脉综合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的活动性指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最早由Dunnigan报道了两个苏格兰家族.看到其临床特征是全身性脂肪的先天性萎缩,以躯干和四肢为明显,但面部不明显。

  • 标签: .件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 简介:患者女性,52岁,主因进食哽噎返酸、剑突下烧灼感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钡餐示:食管下段一长约5cm的狭窄,上段食管扩张.胃镜示:食管下段狭窄,黏膜充血水肿.病理示:中度非典型增生.半年来在消化内科治疗,先后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食管球囊扩张等保守治疗,疗效不理想.决定手术切除狭窄段食管.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机采血小板 无效 食管下段 非典型增生 食管扩张
  • 简介:血小板减少症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女性多于男性,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并不罕见。如血小板极度减少可以引起严重的出血危及母婴生命,本病一经诊断需严密监护治疗。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严重出血及婴儿死亡明显地减少。现将我院1994年至2003年收治的20例患者临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治疗。方法:对本科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间住院的44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ITP占68%,慢性ITP占32%;男女比例为1.75:1;PAIgG升高占75%,PAIgA升高占5%;发病1~6周前有明确前驱感染者24例(54%);检测到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急性病例5例(17%),慢性病例11例(79%);在传统治疗方法外,采用更昔洛韦、磷甲酸钠清除病毒感染,急性病人全部治愈,慢性病人疗效提高。结论:ITP特别是慢性病例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采用更昔洛韦、磷甲酸钠清除病毒,可提高疗效。

  • 标签: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病毒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P)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研究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ITP患儿和15例正常儿童血清TNF-α、IL-18含量。结果TIP组血清TNF-α、IL-18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TNF-α含量与IL-18呈显著性正相关(rs=0.573,P<0.05),与血小板数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s=-0.567,P<0.05)。结论TNF-α、IL-18与TTP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NF-&alpha IL-18 白细胞介素-18
  • 简介:对于与止血、凝血机能密切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到目前为止,临床主要依赖输注浓缩血小板进行治疗.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类新药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即将上市.该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hTPO,将解决长期困惑临床的一大难题-血小板减少症.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上市 人血小板生成素 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知识产权 临床
  • 简介:临床病史患者女,41岁.自1994年3月出现向心性肥胖、面部痤疮、皮肤色素沉着、胡须增多、月经不规则、乏力、口渴、多尿和多饮等症状.血皮质醇356.0nmol/L;昼夜节律消失;尿皮质醇1082.0μg/24h;地塞米松8mg不能抑制.

  • 标签: 胸腺不典型类癌 异位ACTH综合征 病理诊断 治疗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咳嗽、咯痰发热10d,以Ⅲ型肺结核上中(-)集(+)进展期于2004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健康,无特殊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口服利福平0.45,1次/d,吡嗪酰胺0.53g,3次/d,肌注链霉素0.75g,1次/d,异烟肼0.4g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治疗12d,患者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继续用原方案治疗.

  • 标签: 双下肢麻木 利福平 流感样综合征 肌注链霉素 体温正常 方案治疗
  • 简介: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医学界已经发现肥胖常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临床现象并存,这些现象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发生了障碍,因此早期把这些临床现象称为“代谢障碍综合”,以后逐渐发现具备这些临床特征的人群,很容易发展引起勤脉粥样硬化,发展到罹患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1998年WHO专家组将上述的临床症群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Metabolics,Syndrome,MS)”。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Syndrome 临床现象 代谢障碍 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