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放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口腔放疗患者138例,采取回顾调查法,对口腔放疗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及发生口腔感染现状。根据口腔感染判定标准,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口腔放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相关危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8例口腔患者中发生口腔感染的患者19例,占13.7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血浆白蛋白<40 g/L、放疗周期3周以上、不良口腔习惯及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均为导致口腔感染发生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放疗周期3周以上及不良口腔习惯均为导致口腔感染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口腔患者年龄≥60岁、化疗周期3周及以上和不良口腔习惯等均为放疗后口腔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应加强口腔卫生的健康重要宣传,改善不良口腔习惯,多给予高龄患者支持和关爱,提升其自我口腔清洁能力,根据患者病情实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放疗次数及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耐受度。

  • 标签: 口腔癌 放疗患者 口腔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口腔患者术后应用口腔冲洗对术后口腔感染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 2016年 5月 -2019年 7月在医院接受口腔手术治疗的 7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其中一半患者给予常规的口腔护理,另外的一半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口腔感染率。结果 : 与对照组对比,在术后 3d和术后一周,研究组患者的口腔感染率明显低,口腔舒适度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口腔患者术后应用口腔冲洗能明显降低术后口腔感染率,提高口腔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 标签: 口腔冲洗干预 口腔癌患者 术后口腔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及口咽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规范化的口腔及口咽癌病理诊断报告不仅应提供给临床准确的病理诊断,还应包括与患者预后评估、治疗策略选择相关的信息。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成立专家组,对口腔及口咽癌病理标本固定、取材及报告内容等进行研讨与规范,形成《口腔及口咽癌病理诊断规范》。此规范涵盖了近年来在口腔和口咽临床病理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化,如口腔肿瘤T分期应考虑肿瘤侵袭深度、肿瘤N分期应考虑有无淋巴结外扩展、口咽中新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鳞状细胞等。希望通过本规范的制定,提高我国口腔及口咽癌病理报告质量,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口腔肿瘤 口咽肿瘤 癌,鳞状细胞 病理诊断 规范
  • 简介:摘要吞咽障碍是口腔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结局和生命质量。本文从影响因素、测评工具和康复管理三个方面,概述口腔手术相关吞咽障碍的研究状况,为探索术后早期吞咽功能提供理论基础,为患者康复提供指导。

  • 标签: 吞咽 吞咽障碍 口腔癌 头颈部肿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口腔术后患者的症状发生情况,探讨其症状群的种类和数量。方法应用头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对345例口腔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种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并结合聚类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最终确定口腔术后患者症状群。结果口腔患者术后存在4个症状群,分别为口腔咽喉症状群、饮食消化症状群、肠胃与情绪相关症状群、休息活动相关症状群。结论口腔患者在手术后康复过程中存在影响生活的多个症状群,医护人员应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模式,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口腔肿瘤 症状群 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头颈) 症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对影响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59例口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患者出院前的心理现状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比较,探讨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现状的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59份,回收有效问卷239份,239例口腔患者CD-RISC总分为(60.13±10.57)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口腔患者CD-RISC总分及韧性、自强、乐观3个维度评分与正性情绪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SAS及SDS评分呈负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治疗方式、是否有痛及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CD-RISC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平均月收入较低、治疗方式单一(仅做手术治疗但未行放化疗等联合治疗)及有痛4个因素为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口腔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有直接的关系,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中积极成分表现越突出,反之则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或负性情绪的发生。其中,受教育程度低、家庭平均收入较低、治疗方式单一以及伴有痛可能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口腔肿瘤 应激,心理学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口腔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85例口腔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38例;年龄12~83岁,中位年龄58岁。85例患者共取得口腔病变组织144个;应用NBI及白光内镜对其行口腔检查,依据倪晓光咽喉病变NBI分型、观察口腔病变的NBI表现及其与相应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NBI内镜和白光内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与病理结果的符合度。结果NBI内镜对口腔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96.5%,特异度为98.3%,阳性预测值为98.8%,阴性预测值为95.1%,NBI内镜结果与病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43,P<0.01);白光内镜诊断的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98.3%,阳性预测值为98.6%,阴性预测值为78.4%,白光内镜结果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5,P<0.01)。NBI内镜能较普通白光内镜更准确地检出口腔恶性病变(P<0.01)及前病变(P<0.01)。倪晓光口腔病变NBI分型与其病理结果之间相关(r=0.836,P<0.01)。结论NBI内镜能较白光内镜更准确地检出口腔病灶;倪晓光的NBI分型标准对口腔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窄带成像 恶性肿瘤 内窥镜检查 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梳理口腔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客观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路径及进展,为口腔患者术后护理及吞咽障碍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纳入1991—2019年发表的与口腔术后吞咽障碍相关的文献,采用Excel和Citespace 5.5.R2版软件对年份、国家和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以所有年份搜索,并经过Citespace去重,最终得到1991—2019年的659篇文献。口腔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研究始于1991年,1999年的年发文量突破10篇;1999—2006年发文量略有增长;自2007年起,研究总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美国在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并浏览对应文献,可以将该领域的研究分为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吞咽障碍的并发症和吞咽障碍的管理4个方面。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的发病部位、分期和治疗方式;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包括仪器评估、临床评估、床旁初筛工具和主观评估量表。吞咽障碍可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误吸或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及脱水。吞咽障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病因疗法和补偿技术,治疗开始的时间为术后第9天~9年。结论口腔术后吞咽障碍相关研究受到各国学者持续关注,但早期吞咽功能的研究尚缺乏,尤其是护理相关研究,今后应注重开发适合护理人员使用的吞咽障碍评估工具,以早期识别患者吞咽障碍风险并给予预防性功能训练。

  • 标签: 口腔肿瘤 吞咽障碍 患者手术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口腔患者整复术后通过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 2019年 6月到 2020年 6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整复术治疗的 74例口腔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平均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对比组( n=37)采用传统护理法,观察组( n=37)采用康复护理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比组( p<0.05)。结论:口腔患者通过整复术后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避免在治疗期间出发各种并发症。

  • 标签: 口腔癌 康复护理 整复术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口腔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选择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我院接受的进行口腔手术的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对接受口腔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可优先考虑整体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整体护理 口腔癌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内侧皮瓣修复口腔缺损、供区采用股前区接力皮瓣修复的优势和经验。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13例口腔肿瘤患者,男11例,女2例;年龄28~74岁,平均49.5岁;其中舌癌8例、口颊5例。全部采用游离股前内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缺损。结果13例患者游离股前内侧穿支皮瓣都顺利切取成功,皮瓣面积7.0 cm×4.0 cm~14.0 cm×7.5 cm,皮瓣供区采用股前外侧接力穿支皮瓣(10例)或股前内侧接力穿支皮瓣(3例)转移修复,接力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面积为8.5 cm×5.0 cm~18.0 cm×7.0 cm,接力股前内侧穿支皮瓣面积为7.5 cm×4.0 cm~15.0 cm×7.0 cm。术后所有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愈合良好,未发生血管危象和伤口裂开感染等情况。术后随访12~2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良好,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颜色及外观轮廓自然,大腿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切取困难时,用游离股前内侧皮瓣修复口腔肿瘤缺损,皮瓣供区直接闭合张力较大时以股前区接力皮瓣修复,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效果。

  • 标签: 口腔肿瘤 接力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游离皮瓣移植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手术病人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接受治疗的 56例口腔手术病人,抽取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全部病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两组,每组 28例。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经口进食、住院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术后并发症率也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口腔手术病人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疾病预后快,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口腔癌 综合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对全国医疗卫生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口腔是需要限期治疗的恶性肿瘤,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实现及时诊治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密防控基础上,通过院前严格筛查、治疗方案调整、线上复诊及居家功能康复等策略,坚持对口腔患者的及时救治。现将我院疫情期间口腔患者诊疗及康复策略进行总结,供同行及患者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腔癌 诊疗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 口腔患者经颈入路留置胃管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收治的进行手术的口腔患者 80例,依照科学随机数字抽选的方法实施分组,组别名称:实验组、对照组,组别例数:量组均各 40例,对照组:采用 手术后留置鼻胃管,实验组:采用 颈入路留置胃管。 结果:实验组胃管滑落发生率 0.00%,感染发生率为 5.00%, P< 0.05;对照组胃管滑落发生率 7.50%,感染发生率为 0.00%, 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口腔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经颈入路留置管护理效果更佳。

  • 标签: 口腔癌 颈入路留置胃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口腔术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在临床中进行摄食细节护理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 :研究运行时间段是 2019年 7月 -2020年 7月,研究病例从我院收治的口腔术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共选取 88例患者,按照患者在治疗中的护理方式差异来实施分组,患者选取摄食细节护理作为研究组,患者选取常规护理作为比对组。观察两组吞咽功能分级与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与营养状况均好于对比组, p<0.05。结论 :口腔术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在临床中进行摄食细节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

  • 标签: 口腔癌术 轻中度吞咽障碍 摄食细节护理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探讨症状群种类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口腔术后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头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华盛顿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189例患者完成了问卷调查。口腔术后患者在疾病进展和治疗过程中存在多种症状,较严重的症状有吞咽咀嚼和发声讲话症状。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3个症状群,分别为口腔咽喉症状群、困倦-消化道症状群、疲劳-呼吸症状群。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3个症状群总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口腔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存在影响生活质量的多个症状群,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应把握这一特点,及时评估症状,积极管理症状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口腔肿瘤 生活质量 症状群 症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口腔术后产生吞咽困难障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摄食细节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口腔术后吞咽障碍困难患者 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例,采用吞咽功能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护理后大部分患者的吞咽功能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率 93.3%( 42/45)高于对照组 80.0%( 36/45)(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健康状况、活力情况、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 8个领域的得分均高于 对照组( P<0.05)。 结论 摄食细节护理应用于口腔术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摄食细节护理 口腔癌 吞咽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移植鼻唇沟瓣修复口腔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以加快患者的疾病愈合过程。方法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口腔患者20例实施鼻唇沟瓣修复术后软组织缺损病例的并发症、伤口愈合及皮瓣护理情况,总结其围术期促进康复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0例行鼻唇沟瓣修复口腔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皮瓣均存活且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鼻唇沟皮瓣移植修复术是一个精细的自体移植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提高皮瓣的成活率,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 标签: 移植 鼻唇沟瓣 口腔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n=50),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以及 SAS、 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病症和心理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快速康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 口腔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