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口腔冲洗对口腔皮瓣修复术后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行口腔皮瓣移植术的患者57例进行输液式口腔冲洗,使患者在口腔舒适度方面、口内皮瓣伤口愈合时间和感染率这3项指标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输液式口腔冲洗对于口腔皮瓣修复术后的患者效果好,舒适度高,患者配合程度高,临床感染率低。

  • 标签: 输液式口腔冲洗 口腔癌皮瓣修复 舒适度 感染率
  • 简介:由个体细菌及转人细菌构成的微生物与包括肿瘤在内的人类疾病密切相关.为了观察与口腔相关的微生物的改变,我们对病人解剖学上相匹配的患侧与健侧组织的16SiDNA高变区序列突变扩增子进行测序.在我们发现并随后确认的肿瘤样本中,与病人正常的组织相比厚壁菌门菌群(特别是链球菌属)和放线菌群(特别是罗氏菌属)显著减少.

  • 标签: 微生物 口腔癌 区域内 细菌构成 链球菌属 人类疾病
  • 简介:摘要目前,口腔的高发病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缺氧与肿瘤干细胞是影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缺氧条件下,肿瘤细胞增殖代谢活跃,大量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发育;而肿瘤干细胞具有不断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两者之间是否相互促进及调控影响肿瘤的持续存在呢?本文将缺氧与肿瘤干细胞对于口腔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缺氧 肿瘤干细胞 口腔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恶性鳞状细胞发生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243例口腔鳞癌患者病理资料,其中23例患者符合对侧颈部淋巴转移标准,通过对OSCC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与中线关系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以总结口腔鳞癌影响对侧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结果生长在口底和舌根的口腔与其他各部位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比较原发灶侵犯过中线对对侧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种生长发方式对鳞癌对侧淋巴转移的影响,P=0.452>0.05,无统计学差异。讨论1.口腔原发灶侵犯过中线是发生对侧颈部淋巴转移重要的影响因素。2.生长在舌根和口底前份的鳞状细胞更容易出现对侧颈部淋巴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190例鼻咽放疗患者进行研究,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95例,以全方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鼻咽放疗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鼻咽癌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鼻咽放疗引发口腔粘膜炎疗效。方法64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在放疗过程中出现口腔粘膜炎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患者治疗中及结束后口腔粘膜炎恢复情况。结果口腔炎恢复97.1%;无效2.9%。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能耐受。结论康复新液用于鼻咽放疗相关性口腔粘膜炎的作用强,不良反应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便于治疗顺利完成,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新液 鼻咽癌 放疗 口腔粘膜炎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鼻咽放疗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对预防口腔感染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鼻咽放疗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口腔感染率、临床有效率以及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口腔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Ⅰ级口腔黏膜反应以及Ⅱ级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Ⅲ级口腔黏膜反应以及Ⅳ级口腔黏膜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鼻咽放疗患者采取有效的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口腔感染率以及口腔黏膜反应程度,与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临床有效率明显提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咽癌 中医护理干预 口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鼻咽癌病人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干预效果,为鼻咽放疗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鼻咽发生放射性口腔炎的病人56例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各28例,对比不同组患者放射性口腔炎愈合状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0天放射性口腔炎愈合率、对护理满意评分分别为39.3%、(92.9±3.4)分,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缩短鼻咽癌病人放射性口腔炎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咽癌病人 放射性口腔炎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预防鼻咽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鼻咽放疗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放射性组织吸收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鼻咽放疗患者可改善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症状,减少组织吸收,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鼻咽癌 放疗 急性放射性口腔炎
  • 简介:摘要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并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新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环节,也是肿瘤细胞存活的关键。肿瘤血管在细胞组成、组织结构及功能特点上同正常血管均有不同,其形成过程极其复杂,有许多因子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其中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的表达起着关键作用。不少医学专家在其他肿瘤疾病研究中已经发现,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和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但在口腔鳞状细胞中少见报道。本文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作用及特点进行简单分析,着重探讨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及研究的新方向。

  • 标签: 口腔鳞癌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肿瘤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药膜治疗口腔粘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名口腔黏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人,观察组5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腔,药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后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进过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0%,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复发率为4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有效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药膜治疗口腔黏膜病临床效果显著,复发几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牙齿间出现间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60例患者随机纳入两个组别中,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口腔修复,而观察组则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低,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口腔修复 正畸治疗 口腔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对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4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正常进食恢复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与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