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耳聋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影响愈后的因素。方法对148例(156耳)突发耳聋患者进行临床性观察。结果1、男、女患者构成比例为41。约三分之一患者发病前有较明确的病毒感染史。发病时伴眩晕、耳鸣者分别占34.6%及29.5%。初诊时0.25~4KHZ平均听力损失中重度(≧56dB)占73%,纯音听力曲线全聋型占55.8%,下降型占23%。2、总体疗效为痊愈率34.6%,显效率39.7%,总有效率92.2%。3、影响愈后的因素中,性别,初诊时听力损失程度,纯音听力曲线类型及4KHZ听阈能否测出与愈后有关,而眩晕和耳鸣对愈后影响不显著。结论突发耳聋符合文献报道的一般性规律,但仍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突发耳聋患者一般会在数分钟或者是数小时内听力降低到最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超过30dB。因此患者短时间无法接受现实,造成心理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对临床治疗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时必要的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疗效显得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本文从突发耳聋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配合治疗护理等方面对该类患者的护理研究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护理 心理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比较右侧突发聋慢性期患者及右侧突发聋急性期患者静息态fMRI的差异。方法选取右侧突发聋两年后的慢性期患者12例(慢性期组)及右侧突发聋急性期患者12例(急性期组),分别行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比较两组ALFF值改变的脑区。结果静息状态下右侧突发聋慢性期组患者两侧楔前叶脑区ALFF值较右侧突发耳聋急性期组患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矫正);右侧突发聋慢性期组患者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小脑脑区ALFF值较右侧突发聋急性期组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矫正)。结论右侧突发聋慢性期组患者较右侧突发聋急性期组患者存在静息态下脑功能区自发活动异常。

  • 标签: 突发性聋 静息态 低频振幅
  • 简介:目的探讨声频共振辅助治疗突发耳聋中的效果。方法我科住院治疗的突发耳聋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患耳声频共振治疗。治疗l、2W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

  • 标签: 临床观察 共振辅助 声频共振
  • 简介:突发耳聋是耳科常见疾病,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突发耳聋的病因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从磁共振结构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两个方面予以综述,以期对临床诊断路径选择提供帮助。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压氧治疗突发耳聋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归纳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确诊为突发耳聋的患者42例,对其随机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运用高压氧进行治疗,一组患者实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患者在此护理上加以完整的临床护理为观察组,研究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耳聋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增强优良的整体临床护理,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救治率,使患者能尽早的康复。

  • 标签: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手足口病突发流行的应急管理与护理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248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实施手足口病突发流行的应急管理与护理,实施前对收治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施后启用应急管理方案与护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患儿的死亡率、留观和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为100%,患儿的死亡率为0,住院时间为(4.21±1.08)天,均优于对照组,且实施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急管理方案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进而控制疫情扩散,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死亡率,缩短留观和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突发手足口病 应急管理 护理
  • 简介:目的:根据临床资料建立预测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综合治疗突发耳聋(suddendeafness,SD)预后的评分模型,并评价科学性。方法连续选择188例(221耳)接受高压氧综合治疗的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训练样本168例(201耳),验证样本20例(20耳)。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案,根据训练样本实际疗效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组,应用X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并赋值,建立评分模型,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ROC)分析。结果SD伴眩晕、听力曲线呈下降/全聋型、发病至就诊时间≥15d、HBO治疗疗程<2个疗程、HBO开始治疗时间≥15d、就诊平均听力损失≥60dBHL、SD合并高血压(highbloodpressure,HBP)或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或二者兼有是影响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耳聋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ROC分析该评分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为0.967,与完全随机情况下获得的曲线下面积(0.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经验证样本前瞻性误判概率评估,误判率约10%。结论根据临床资料建立预测HBO综合治疗SD预后的评分模型可以预估SD预后,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治疗 预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突发耳聋又称“突聋”或“暴聋”,是正常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1,常表现为瞬间或短时间内听力明显下降或丧失,重者全聋,多为单侧。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理复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耳聋、眩晕、恶心,无明确有效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由于听力明显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出现健耳也患病可能。我科对118例突发耳聋患者给以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耳聋 护理
  • 简介:突发新闻是报道突发事件的新闻,它要求记者或通讯员采写的稿件以最快的速度发回编辑部,并刊登或播出,尽量缩短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刊登或播出的时间差,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突发新闻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新闻报道要第一时间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引导社会舆论,避免谣言,利用地域媒体的权威性,稳定民心和社会秩序。

  • 标签: 地方媒体 突发性新闻 角色定位
  • 简介: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已形成一套组织严密、运行良好的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探究和借鉴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等经验,科学构建突发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六项机制”,对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抵御突发自然灾害的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地方政府 自然灾害 六项机制
  • 简介:近年来中国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也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本文通过对突发群体事件定义的阐述、特点和成因分析以及最后借用科塞的冲突理论与其相联系所得到的启示,来分析我国的突发群体事件,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以期从中得出解决我国突发群体事件的一些启示,为解决我当前频发的突发群体事件找寻解决思路。

  • 标签: 科塞 冲突理论 突发性群体事件 启示
  • 简介:摘要历史教学中,经常在课堂上出现一些突发事件,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两则发生在历史课堂上的案例谈谈感想。

  • 标签: 历史课堂 突发性事件 思考
  • 简介: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而在我国,尤其是地市级地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还存在这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将从“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以及“事后反馈”等三个方面对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构建做重点论述,借此来完善地方区域的应急体系,进而为我国地方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 标签: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体系 构建与完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压氧或鼓室内激素对入院治疗超过1周无效的中度以上突发聋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6例收入院治疗1周无效的中度以上突发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激素、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治疗1周无效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鼓室内激素注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继续使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对两组的短期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经使用高压氧或鼓室内激素治疗1周,高压氧组平均听力改善12.7±18.0dB,鼓室内激素组听力改善13.6±16.5dB,两组间平均听阈改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2,p>0.05)。高压氧组治疗有效率为45.2%,鼓室内激素组治疗有效率为48.0%,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0.54,p>0.05)。发病到开始使用时间7~14天、15~30天、30天以上有效率分别为54.5%、26.7%、37%,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6.52,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高压氧与鼓室内激素对入院治疗超过1周无效的中度以上突发聋有治疗意义,两种治疗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听力丧失 突发性 高压氧 鼓室内激素
  • 简介:患者男,55岁,因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头晕、嗅觉减退2月余,于2012年5月8日由外院耳鼻喉科急诊转入我院。既往糖尿病史5年,曾在7年前有面瘫病史,有面瘫家族史(两个姐姐和儿子均有面瘫)。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渐进性听力下降、头晕伴嗅觉减退,当地医院耳鼻喉科给予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治疗期间右耳听力进一步下降至全聋,同时左耳亦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15天前出现四肢轻度不自主抖动,面部及四肢麻木感,当地医院耳鼻喉科复诊,给予改善血液循环治疗1周后,四肢抖动症状消失,但随即出现口角歪斜、左侧闭目不全等左侧面瘫症状,听力损失继续加重至双耳全聋,同时嗅觉丧失,头晕、走路不稳加重,轻度嗜睡,略声嘶,偶有饮水呛咳。

  • 标签: 首发症状 双侧突发性耳聋 脑膜癌 转移性 耳听力下降 耳鼻喉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突发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突发耳聋患者50例资料(共70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者共15耳,显效者10耳,有效者9耳,失败者1耳,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另外,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有1例患者注射部位血管疼痛,伴有轻度的颜面充血表现,经停药1天后消失,继续治疗未出现。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突发耳聋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前列地尔 突发性耳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扩血管药物治疗突发耳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3例(36耳)突发耳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17例(19耳),B组16例(17耳),A组予甲强龙鼓室注射联合静脉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B组单用扩血管药物治疗,观察其短期疗效。结果A组、B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21%、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鼓室内注射是治疗突发耳聋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糖尿病 鼓室注射 短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