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图像质量。方法本院对349例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施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在检查时心理状态稳定,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相应减少。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施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是减少造影剂反应及提高图像质的主要因素。

  • 标签: CT增强扫描 患者心理 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CT增强扫描检查的护理经验,降低检查中的各种反应,提高CT增强扫描中的安全性。方法对2009-2010年92例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92例患者使用造影剂后,无不良反应发生,全部扫描成功。

  • 标签: CT增强扫描 护理 造影剂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增强患者对检查的认知度,提高医患配合默契度,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每一位检查者均采取心理指导和技术指导,使之顺利接受检查。结果受检者均按要求顺利通过检查。

  • 标签: CT增强扫描 全程 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动脉期的时间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一系列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肝动脉期的规律。方法对60名胸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固定强化时的药物浓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对其中30例固定动脉延迟时间25秒,扫描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的平均CT,分析CT变化与各生理因素的相关关系;对另外30例在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固定CT120HU为激发扫描预定,研究达到此时的时间与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之后将结果在单排螺旋CT机上使用,经过100例实验证明其结论的实用性。结果固定时间扫描CT最小为70.70HU,最大为275.00HU,平均值为189.69HU,标准差为46.54HU。男性平均168.22HU,女性平均211.17HU。与CT变化相关的变量有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动脉期时间相关的变量有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身高无明显相关(P>0.05)。经过100例验证,准确率100%,成功率为100%。结论肝脏动脉期为(23.25±10.88)s,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有关,体质量越大,时间就越长。利用时间—体质量公式和时间—体质量指数公式可以求出肝动脉期时间。使用CT的激发扫描功能控制曝光时间能得到更准确的肝动脉期时间。

  • 标签: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肝动脉期 体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问题及针对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有一定比例的升高。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CT增强患者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于顺利完成检查具有良好的协助作用。

  • 标签: CT增强 心理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时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检查,达到满意增强检查效果。方法运用护理干预对1630例CT增强患者实施增强前心理护理,检查中合理安全选择静脉穿刺部位,进行扫描中观察不良反应及检查后护理。结果患者均能适应CT室环境,配合医师完成检查。结论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以前采用蝶翼头皮针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抽出80例,与2009年5月-2010年9月采用静脉留置针的338例进行比较,评价穿刺部位有无疼痛、肿胀、脱管等。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扫描,未出现造影剂的渗漏现象。结论与蝶翼头皮针比较静脉留置针具有明显优越性,建议在CT增强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头皮针 CT增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的应用,提高造影检查的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本院630例运用高压注射器造影检查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①严格掌握适应症的禁忌症;②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穿刺,常选用肘正中静脉;③做好碘过敏试验;④造影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预防过敏;⑤选择计量和速度成人100ml,速度2.5-3.0ml/s;;⑥做好各种不良反应的应急准备工作,如出现副作用,按常规处理。结果第一次穿刺成功率96.6%(609/630),增强结果达到诊断要求98%,出现轻度不良反应13例,中度不良反应4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死亡0例。结论充分的预防和准备工作、高度责任心、正确的床前护理,能够提高CT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的成功率。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 简介: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扫描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3cm)在平扫和皮质期(动脉期和静脉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螺旋CT增强表现。结果:CT平扫实性15例,囊实性1例,囊性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11例呈明显全瘤性强化,密度等于或稍高于肾皮质;4例呈轻中度强化,稍低于肾皮质;2例呈不均匀或分隔状或边缘强化。静脉期强化稍低于肾皮质。实质期肿瘤强化迅速减退,肾盂期肿瘤强化进一步减退。5例肿瘤边缘可见假包膜。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多数小肾癌动脉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肾盂期呈更低密度,呈"快进快退"表现,有重要的定性意义。加扫静脉期图像有利于观察小肾癌与正常肾皮质强化模式的区别,避免假阴性或假"驼峰肾"的出现。扫描计划应包括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 标签: 小肾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增强扫描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1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CT增强扫描与病理对照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3例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延迟期与肝脏等密度,3例病变动脉期及静脉期边缘部分见明显强化,延迟120秒后病变中心或偏中心星芒状瘢痕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见增粗供血血管,总体FNH基本的增强方式为快进慢出形式。结论CT增强三期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X线计算机体层 增强 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本科6例外渗患者护理经验。结果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效果明显,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可大大减少外渗现象,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应用于造影剂外渗是一种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64排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表现,分析肺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及动态增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8例经手术或肺组织穿刺活检诊断的肺部结节螺旋CT扫描动态增强表现及影像特征。结果肺孤立性结节CT平扫恶性病变多为低密度灶,良性病变多伴有钙化等高密度影,CT增强扫描恶性病变多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良性病变无强化或仅有包膜强化,肺癌和炎性结节的强化明显高于结核球(p<0.01),肺炎性结节强化峰值的时间较肺癌结节延迟。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使肺部结节性病变更具有特征性,对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肺孤立结节 CT增强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5例小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小肝癌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门脉期检出71个病灶,检出率为81.61%,延迟期检出76个病灶,检出率为87.36%,总检出率为100%。动脉期增强扫描,87个小肺癌病灶中,80个(91.95%)为高密度,在门静脉期65个(74.71%)为低密度,在延迟期76个(87.36%)为低密度。结论16层螺旋CT对小肝癌患者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可准确反映小肝癌的强化特点,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16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小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在多层螺旋CT经下肢静脉途径增强扫描技术。方法采取留置静脉针,抬高下肢20—30度,短时间大量灌注造影剂,选择恰当扫描时间,分别扫描主动脉期和腔静脉期。结果所有肺癌患者经下肢静脉途径增强扫描出的图像均能达到满意的诊断要求,供血动脉清晰可见。结论只要我们充分考虑到下肢静脉血流特点、肺癌的血供、造影剂流速及造影剂总量对经下肢静脉途径的影响,选择恰当的延迟扫描时间,从而也能取得与经上肢静脉增强一样满意的影像。

  • 标签: 肺癌 增强扫描 造影剂 下肢静脉 延迟扫描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主动脉夹层瘤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该病起病突然,发展迅速,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重症之一,急性期误诊率及死亡率高。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对96例疑似主动脉夹层瘤患者行CT增强扫描,确诊主动脉夹层瘤患者8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主动脉夹层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