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脊柱椎体滑脱外伤与自身的鉴别诊断。通过分析法医临床伤残鉴定方向病例数4的病例资料,我们发现,外伤滑脱常伴有骨折、韧带损伤等明显外伤史,而自身滑脱则多见于退行变、发育不良等病理因素。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结合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避免误诊。

  • 标签: 脊柱椎体滑脱 外伤性骨折 伤残评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胆胰外科2003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20例闭合高级别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39岁(14~54岁)。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标准分级,胰腺损伤程度Ⅲ级10例(10/20,50.0%),Ⅳ级8例(8/20,40%),Ⅴ级2例(10%)。总结其闭合高级别胰腺外伤的诊治策略。结果显示CT确诊率78.9%(15/19)。20例患者中17例(85%)治疗痊愈,3例(15%)死亡。其中Ⅲ级胰腺损伤患者10例,7例行远端胰腺、脾脏切除术,1例行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1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胰管支架置入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1例仅行PCD]。Ⅳ级胰腺损伤患者8例,其中3例行胰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远端胰腺、脾脏切除术,1例行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行坏死组织清除+胰管外引流+腹腔引流术,1例行剖腹探查、纱布填塞止血术。Ⅴ级胰腺损伤患者2例,1例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右半结肠、脾切除。总之,闭合高级别胰腺外伤在治疗上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策略,重视控制出血,广泛地外引流,适当地清创和切除,合理地应用损伤控制理念,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最终使患者获益。

  • 标签: 胰腺外伤 诊断 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外伤脑梗死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入诊我院的外伤脑梗死患者60例,均给予常规CT扫描和增强CT扫描,比对两种CT扫描诊断结果。结果:两种 CT扫描诊断方法均能诊断出患者脑梗死病灶,多数患者于伤后24小时出现外伤脑梗死病灶。增强CT扫描对患者血肿增长,诊断效能更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优于常规CT扫描诊断。结论:外伤脑梗死CT诊断价值理想,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参考,且增强CT扫描对患者脑内血肿增长情况,诊断效能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伤性脑梗死 计算机断层诊断 增强CT 梗死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劲复合桩作为建筑物的基础,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相较于传统桩型,劲复合桩具有产生泥浆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成桩速度快和性价比高等优点。在施工中,结合项目情况合理地应运三阶段控制理论与5M1E法等管理手段,提出高周转模式下较为可行的劲复合桩的质量控制措施。

  • 标签: 劲性复合桩 质量控制 5M1E法 三阶段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明确哪一种护理模式更适合应用于外伤肝破裂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类型是前瞻的随机对比研究,研究路线是以常规急诊护理模式为对照,在此次研究中接受该护理的患者为一般组,再以一种较新的护理模式为试验,这一护理模式为预见性护理,由研究组接受。结果:首先进行急诊急救成功率的两组比较,发现虽然为研究组更高,但两组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在统计学中无意义,P>0.05。然后进行急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显示研究组的并发症种类更少,发生率更低,且后者与一般组之间的差异经统计学方法检验显示P<0.05。最后进行总体预后情况的比较,对比指标为生存率,于急诊手术结束后2周内进行统计,显示为研究组的更高,差异的统计学检验结果为P<0.05。结论:与常规的急诊护理模式比较,明显为此次研究中应用的预见性护理模式更适用于外伤肝破裂患者。

  • 标签: 外伤性肝破裂。预见性护理 急诊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脾脏对于人体的免疫功能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免疫脏器。脾脏的位置在人体较为隐秘的部位,因此,脾脏如果一旦受损,被发现的难度也会增加。法医在进行司法鉴定过程之中,往往会较常遇到脾破裂等相关案例,通常都是由外伤引发。脾破裂主要是由于患者在经历外伤的刺激之后,所导致的脾脏包膜下皮组织破裂而出血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脾破裂属于真性破裂,往往在外伤后第一时间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因此常常不易发现,一般会经过大概两周的时间,才会出现脾脏破裂的症状,因此外伤后的脾脏破裂往往具有延迟。需要法医在临床鉴定时对患者身体进行仔细地鉴别,并且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断,不可立刻下结论,以保证司法鉴定的准确和有效。本文将对外伤后延迟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 标签: 外伤 延迟性脾破裂 法医 临床鉴定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外伤后延迟牌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选择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确诊为延迟脾破裂样本40例,统计外伤原因、影像学检查及法医临床鉴定分析。结果:所有伤者鉴定为轻伤一级6例,轻伤二级3例,重伤二级31例。结论:进行腹部外伤鉴定时围绕外伤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等相关检查,能为法医鉴定提供重要证据。

  • 标签: []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 法医鉴定
  • 简介:摘要:耐久研究旨在探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长期使用性能,对于提高其可靠、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安全性能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同时,耐久研究对于推动复合材料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耐久进行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以供参考。

  • 标签: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耐久性 失效机理
  • 简介: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已经建设了轨道交通。由于盾构法具有快速、不影响地表交通等特点,因此被普遍采用。在泥水平衡法施工中,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有效,需要对施工的主控参数进行适当的调节。在掘进过程中,由于掘进参数的选择不当,会引起姿态控制困难,产生泥饼,造成掘进困难等问题。揭示不同开挖条件下各关键因素的关联,构建各因素的对应关系,并构建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是确保泥浆盾构法工程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复合地层 数理统计方法 掘进参数
  • 简介:【摘要】为探讨功能PET复合膜的制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PET复合膜的发展现状和常见的功能PET复合膜种类,分析了制备PET复合膜常用方法,以及制备要点。分析结果表面,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的包装,在功能PET复合膜制备中,合理应用共挤复合制备功能PET复合膜的方法,可制备出高质量、高性能的PET复合膜,以满足市场对PET复合膜的要求。

  • 标签: PET复合膜 功能性 酯交换法 直接酸法
  • 简介:摘要:结构工程中,复合材料在加固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与应用均表明,复合材料加固结构不仅成本低,耐久好,便于施工,结构耐久性能好,且对交通的阻碍较小,较于传统材料的显著优势,使其必将在未来的结构加固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相关复合材料的概念和特点,具体分析了其加固作用及发展前景。

  • 标签: 结构工程 耐久性 复合材料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外伤周围面瘫的疗效,并与针灸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将48例外伤周围面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面神经麻痹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得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均较前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得分、面神经麻痹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62.5%()。结论 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或单纯针灸治疗均可改善外伤周围面瘫患者的症状,提高面神经功能。与单纯针灸相比较,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在提高早期疗效、缩短疗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重视与应用。

  • 标签: []  外伤性周围性面瘫 针灸疗法 高压氧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邹喜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安福县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343200
  • 简介:目的 :研究外伤前房出血患者运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的治疗与安全。 方法 :选择2021 年 1月至 2022 年 1月我院接诊的外伤前房出血患者50 例为此次研究的目标,依据入院时间的顺序不同将50例外伤前房出血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分析2组外伤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以及继发性出血发生率。结果 :经本研究数据显示,外伤前房出血(Ⅰ、Ⅱ、Ⅲ级)患者用药 24 h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76%)明显较对照组高(40%) (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临床总有效率(96% )显著高于对照组(76%) (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与继发性出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外伤前房出血患者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外伤性前房出血;复方血栓通胶囊;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外伤肝胆胰脾损伤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借鉴。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0例外伤肝胆胰脾损伤患者为对象,依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伤性 肝胆胰脾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对外伤颅内血肿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3例外伤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观察组(1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3%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18%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外伤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危急,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效果更高,值得重视。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 急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调查由延迟脾破裂引起的损伤的临床法医鉴定。方法: 样本是从 18 例迟发性骨髓损伤患者,在医院支付从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进行临床法医鉴定,并分析鉴定结果。结果: 第一类损伤、 第二类损伤、 第三类损伤和第四类损伤的病人是 3、 4、 7 和 4 病人。经过有针对的治疗,17名患者治愈并出院,剩余1名患者死亡,主要是多器官衰竭,死亡率为5.56%。治愈的17例患者中,重度二级损伤、轻度一级损伤和轻度二级损伤10例,2例和3例,其余2例患者仅说明因果关系,不说明损伤程度;8级残疾,9级残疾,10级残疾和非残疾患者人数为11例,1例,3例和2例。结论:运用法医临床鉴定能较为准确诊断外伤延迟脾破裂患者伤残等级,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合理鉴定结论,有助于案件处理与赔偿,值得推广。

  • 标签: 法医鉴定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