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就延迟发生的脾脏破裂情况进行法医鉴定的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确定。方法 针对供给137名由于外伤造成延迟出现的脾脏劈裂问题,进行了统计和梳理,明确所有实验对象的疾病情况,以及不同实验对象由于脾脏的破裂造成的后遗症情况。结果 根据损伤直接造成的伤害情况,按照法医学的鉴定标准规定,其中重伤以及轻伤的患病者数量分别为107人、30人(包括一级和二级);根据伤残等级规定,由8级开始统计结果分为为79/32/26;此外根据劳动相关的鉴定规范,7级至10级伤残者分别为49人、32人、32人、24人。结论 对外伤造成的延迟出现的脾脏劈裂情况进行鉴定时,需要根据临床的检查结果以及病理的分析结果,综合对象个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鉴定结论。

  • 标签: 法律鉴定 脾脏真性损坏 延迟伤害
  • 作者: 王川 厉媛 刘稳 李轩毅 乔月华 戴春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徐州 221000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听力中心,徐州 221000 江苏省人工听觉工程实验室,徐州 221000,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科和颅底外科,上海 200031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因头部外伤后出现平衡不稳及听力障碍,并且在影像学表现为内耳部分区域出现迷路积气的患者。例1:患儿女,3岁,因“车祸伤后出现平衡不稳,无法直立4 h”入院。颞骨高分辨CT提示:右侧颞骨岩部横行骨折;内耳中见气泡影,考虑为颞骨骨折伴前庭内积气;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示双耳听力正常。给予抗感染、激素、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儿的平衡不稳消失,听力无明显下降。例2:患者男,45岁,因“车祸伤后出现右耳聋、耳鸣、面瘫伴平衡不稳1周”来我院就诊。颞骨高分辨CT提示:颞骨骨折伴外半规管积气;内听道及面神经迷路段周围少许积气;纯音测听示右耳110 dB,极重度感音神经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2个月后随访复查,患者外半规管积气仍存在,患者右耳仍为极重度耳聋,平衡不稳感无明显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优质护理在外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88例外伤昏迷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4)。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行急诊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7.73%,参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4.09,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外伤性护理 急诊 优质护理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院外伤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诊室外伤昏迷患者,对外伤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急诊室中对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患者的救治率较高并且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下降。结论 将急诊室护理干预的方法应用与急诊室外伤昏迷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的有效救治率,减少急诊室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急诊室的整体救治水平都有正面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外伤患者 昏迷 急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伤脾破裂患者护理中不同护理手段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8例外伤脾破裂患者进行研究。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患者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分别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手段、综合护理干预手段来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护理任务,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平均出院时间,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分别有6人及1人发生并发症,占比分别为13.64%及2.27%,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之间的数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持十分满意及一般满意态度的人数分别为35人及41人,占比分别为79.55%及93.18%,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平均出院时间方面的数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结论:在外伤脾破裂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高于一般护理干预。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综合护理 一般护理
  • 简介:【摘要】  外伤视神经损伤(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通常导致颅脑外伤患者视力严重障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手术治疗。该文对外伤视神经损伤的治疗现况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激素 手术时机 术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青年男性的,由闭合外伤导致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男,28岁,因“颈部闭合外伤后睡眠打鼾伴憋醒8个月,加重1个月”就诊。术前颈部CT示双侧杓会厌襞形态不自然,会厌根部位置上移,考虑杓会厌襞瘢痕,会厌离断;术前睡眠呼吸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6.2 次/h。药物诱导睡眠喉镜(DISE)示会厌舌面可见光滑的囊肿样物,会厌缘卷曲、塌陷、阻塞气道;吸气时双杓黏膜脱垂向喉内坠入。在全身麻醉下行会厌囊肿及松弛黏膜切除手术。术后睡眠呼吸监测:AHI 19.9 次/h。在9 cmH2O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下:AHI 1.8 次/h。嘱患者戴机治疗,定期随诊。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伴有颅脑外伤的开放外伤患者Ⅱ期玻璃体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颅脑外伤合并开放外伤行Ⅱ期玻璃体切除手术32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0~70(43.2±14.0)岁。术前视力无光感~手动。开放外伤类型包括:眼球穿孔伤6例,眼球破裂伤26例。12例于伤后10~14 d行玻璃体手术,20例于受伤2周后待脑脊液漏好转行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一段情况、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玻璃体切除手术,其中28例(87.50%)行玻璃体硅油填充,术后随访颅脑外伤病情无恶化。术后视力提高20只眼(62.50%),视力不变12只眼(37.50%)。术后12个月,硅油取出视网膜复位24只眼(75.00%)。视网膜脱离复发8只眼(25.00%),均再次行硅油填充成功复位视网膜。结论颅脑外伤合并开放外伤患者,在围手术期积极控制全身病情及脑脊液漏后,可以顺利进行Ⅱ期玻璃体切除手术并挽救一定的视功能。

  • 标签: 眼损伤,穿透性 玻璃体切除术 视力 效果
  • 简介:摘要外伤白内障的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严重的眼外伤后,角膜水肿或瘢痕、虹膜后粘连、血性或炎房水等使得裂隙灯显微镜很难对晶状体及玻璃体情况进行观察。外伤白内障术前对患眼进行特殊检查并评估,有助于手术医师制定手术方案,避免术中并发症,预估术后视觉质量。术前以CT排除眼内异物,以B超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了解眼球整体情况,20 MHz B超评估晶状体后囊的完整,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晶状体悬韧带的情况。随着光学仪器发展,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Scheimpflug成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伤白内障眼术前评估提供帮助。本文将对外伤白内障术前评估作一综述。

  • 标签: 白内障,外伤性 评估 超声检查,B型 生物显微镜,超声 断层扫描,相干,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脾破裂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时间段收治的外伤脾破裂患者52例进行盲选分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的术后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术后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脾破裂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以35例外伤脾破裂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研究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发生外伤眼内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就诊的留守儿童发生外伤眼病患者109例,根据对患者是否发生眼内炎分为两组。发生眼内炎的为病例组,共18例,未发生眼内炎的分为对照组,共91例。收集患者的年龄、视力、受伤部位(角膜、角膜缘、巩膜)、受伤到医治的时间、玻璃体是否脱出以及眼内是否存留异物等,分析上述因素与PTE发生的相关。结果:在选取的109名留守儿童开放外伤患者中有18名发生眼内炎,开放外伤后眼内炎发生率为16.51%。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患者受伤年龄越小、受伤到医治大于24小时为开放外伤后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留守儿童开放外伤患者,受伤年龄越小、受伤到医治的时间大于24小时为PTE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留守儿童 外伤性眼内炎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在沿江和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软弱地基,在该地区进行修建公路时必须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及减少沉降。而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工程质量、进度和经济均有着非常重要影响。

  • 标签: 高速公路劲性体地基处理
  • 简介:【摘要】在沿江和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软弱地基,在该地区进行修建公路时必须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及减少沉降。而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工程质量、进度和经济均有着非常重要影响。

  • 标签: 高速公路劲性体地基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选择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外伤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脾破裂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2例。A组采用选择介入栓塞手术,B组采用脾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T淋巴细胞水平、术后1周血细胞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治疗14 d后,A组CD3+、CD4+水平[(60.13±4.36)%、(37.51±3.09%)]高于B组[(51.81±4.19)%、(30.94±3.13)%],CD8+水平[(23.6±1.65)%]低于B组[(27.41±1.65)%],P<0.05。术后一周,A组白细胞、血小板水平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6.25%,2/32)与B组(18.75%,6/3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介入栓塞手术应用于外伤脾破裂患者中能改善围术期情况、免疫功能,术后1周血细胞水平稳定,具备手术安全

  • 标签: 脾破裂 选择性介入栓塞 围术期 炎性状态
  • 作者: 马蕊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6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13期
  • 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 简介:目的:分析外伤脾破裂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外伤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35%、护理满意度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83.73%、护理满意度88.3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3.26%。结论:外伤脾破裂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护理措施;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