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定位抢救法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意义。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士定位抢救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抢救方式对患者进行抢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总满意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抢救法相比于常规抢救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从而使整个急救过程更加高效,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定位抢救法 急诊危重患者 抢救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时使用定位抢救法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20.07-2023.07进行急诊抢救的150例危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抢救方法,实验组使用常规抢救方法+定位抢救法,抢救结束后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60%,低于实验组患者(92%),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使用定位抢救法的成功率高于常规抢救方法,有在临床使用的意义。

  • 标签: 常规抢救方法 定位抢救法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定位抢救对于急诊危重患者中多发伤患者救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急诊抢救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分别采用护士定位抢救(观察组)与非定位抢救(对照组)方式进行抢救。结果采用非护士定位抢救的30min内处理完毕的占60%;采用护士定位抢救的30分钟内处理完毕的占90%;观察组抢救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护士定位抢救法 多发伤 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2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定位抢救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抢救方法划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抢救法,观察组应用定位抢救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6.7%,明显低于观察组90.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定位抢救法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工作 定位抢救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及观察组(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各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2%,满意度90%,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0%、满意度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应用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将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 急诊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前后的医生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模式。观察两组医生的抢救效果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生抢救时间(31.52±1.41)min、抢救成功率95.83%、患者(或家属)治疗满意度95.83%,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方法应用到急诊科治疗中,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或家属)的治疗满意度。

  • 标签: 治疗分工 急诊 站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到12月收诊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8.07%,对照组为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护理中运用能够提高抢救率,缩短抢救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分工定位 抢救配合 急诊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进行定位抢救模式培训对急救护理团队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6月本科依据4人、3人、2人定位抢救方法对通过护理考核的26名护理人员进行演练与培训。对比急救护理团队培训前、后的考核评分与抢救措施落实时间。结果:培训后急救护理团队的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高且各项目抢救落实时间均较培训前短(P<0.05)。结论:实施定位抢救模式培训可提高急救护理团队的抢救能力,有助于临床急救的迅速展开。

  • 标签: 急救护理团队定位抢救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中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珠海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诊科收治的需要进行急诊抢救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急救护理配合模式,试验组施以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抢救成功率、各项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住院费用明显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中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 抢救成功率 抢救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位抢救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及其作用。方法通过2011年10月—2012年10期间我科实施定位抢救法的临床实践,和前年我科抢救成功率作对比。结果开展定位抢救法后急诊团队合作满意度及专业技术能力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结论医护抢救过程中有合理分工,配合准确熟练,加快护士的成长,使护理人员提高了抢救患者时的整体感及责任感,能充分发挥各层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整体提高急救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定位抢救 急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急救患者作为参照组,此时尚未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急救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83%,参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83%,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急救中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的效果更好,抢救成功率更高,病人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 术后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心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心梗患者中选出60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指标及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抢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急诊心梗患者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值得重视和推广。

  • 标签: 分工定位 抢救配合 急诊 心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前和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间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后的急诊科患者各72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医患双方满意度。结果急救护理工作中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后抢救成功率90.28%、临床医师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工作中应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医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 急救护理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结果基于不同护理模式下,实验组在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急救护理工作时,采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满意度,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 急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定位抢救模式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60例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内就诊患者为实验组,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定位抢救模式。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时间更短,急救护理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抢救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所需时间,提升护理质量,从而为急救的实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严重多发伤 定位抢救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2020 年 8 月我院急诊收治的 90 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 2018 年 9 月—2019 年 5 月进行常规急救护理的 45 例患者 列为对照组,将 2019 年 5 月—2020 年 8 月进行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 45 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比 2 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效率(分诊、静脉通道建立用时、抢救时间、收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穿刺部位感染、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 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22%(P<0.05)。 观察组平均分诊、静脉通道建立用时、抢救时间及收住院时间 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运用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有效缩短分诊、静脉输液以及抢救所需时间,提高 抢救成功率,减少穿刺部位感染、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心肌梗死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30名护理工作者,分别根据ABC3人定位法则和AB2人定位法则实施抢救演示操练以及考核,通过模拟心跳呼吸骤停疾病来比较演示操练前后常规式和定位式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变化和抢救总时间。结果定位抢救模式演习操练后,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和抢救总时间均要优于演习操练之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大缩短抢救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ABC/AB定位抢救演练 急诊护理 团队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护士三人定位方式在患者心脏复苏抢救配合中的运用效果与价值,并为今后患者抢救配合工作提供一定经验。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4月,共计选择患者人数为60人。将60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治疗时,使用护士三人定位方式配合患者抢救,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配合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抢救数量与效果。结果经过心肺复苏抢救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讨论针对心跳骤停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时,辅以护士三人定位方法配合抢救开展,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心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降低医患矛盾。护士三人的配合使用,优势较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士三人定位 心肺复苏 抢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