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特别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文章通过分析某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现状,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从而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际效果。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工作现状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分析研究护士如何提高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方法 全面了解护士在家庭医生签约中的服务规范,了解职责,有针对性地提高其服务能力,分析护士如何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发挥作用。结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护士要明确具体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以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基层卫生服务的一种新形式,护士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诊疗能力,明确服务内容,落实岗位职责,以不断满足签约对象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护士职责
  • 简介:摘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全民健康"战略目标的重要选择。为有效推进签约服务工作,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成效显著。但是,目前仍存在多重问题制约着签约服务向纵深处推进。本研究参考"三圈"理论,从政策价值、政策资源、政策推动力3个维度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家庭医生数量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年轻健康群体政策认可度低等。后续应通过充实家庭医生队伍、丰富配套政策、聚焦宣传重点人群等多项优化策略,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长期高效执行。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政策执行 "三圈"理论
  • 简介: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受西方社会影响较大,能够解决患者日常的护理工作,患者在社会中就可接受护理服务。本文基于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护理模式进行探讨。

  • 标签: 家庭医生团队 社区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全国典型地区工作实践,分析不同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执行进展。方法2019年4—10月,对14个调研地区开展现场调研,收集区/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签约服务组织形式和服务内容、激励机制和能力培养等,并通过关键人物访谈了解区/县政策执行的客观背景、政策落实情况及存在的困难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定性资料通过语义分析提取关键内容。结果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由试点探索逐步向规范性推进,71.0%的调研地区签约主体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费逐步体现家庭医生劳务价值,东、中、西部地区平均签约服务费分别为125、31.25和42.5元/人/年。多数地区综合激励措施和医保政策发挥着对签约服务的助力作用。结论需进一步建立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权益交换人和资源协调人的管理理念,强化家庭医生专业化培养和能力建设,落实签约服务费内涵和经济激励作用等,切实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对构建以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的基础性作用。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政策执行 激励机制
  • 简介:摘要当前,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连续性不足、供给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升家庭医生的非技术服务能力是促进农村签约服务发展的关键。作者借助情境主义理论,认为农村家庭医生的非技术服务能力可划分为服务移情、信息管理、关系管理、服务管理、外部联系等。由此,基于工作情境构建了农村家庭医生非技术服务能力框架,并进行了解析,为提升其非技术服务能力提供依据。

  • 标签: 农村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非技术服务能力 情境主义
  • 简介:摘要 :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黄埔区九龙镇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问卷,同一居民,在签约后,能够享受定期监测血压、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家庭医生式服务,健康状况得到较好管理。与未签约之前比较,居民对自己的血压、健康情况模糊不清,遇到健康问题没有得到专业指导,未能享受慢病医保优惠等 [2]。从居民在签约后取得的健康管理成效看来,可大力在乡镇社区推广和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乡镇社区 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目标为基础,构建政策效果评级指标体系,为评估政策效果、优化政策提供政策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政策梳理,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目标,构建评估概念框架,并通过德尔菲法建立指标体系。结果通过21名专家咨询,构建了从政策执行情况和目标效果情况2个层面评价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果评级指标体系,其包括7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结论指标体系以政策目标为导向,保障了政策效果评价的针对性,对做实做细签约服务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政策效果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应用。方法:将社区患者依据随机形式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均为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并对比两组护理各项指标。结果: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社区护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管辖内的 200例高血压患者,对比高血压患者签约服务 1年前后的血压控制水平、高血压理论知识和治疗依从性等结果数据。结果 高血压病人管理 1年前后对比,病人血压得到了降低,在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家庭医生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社区高血压病人管理是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高血压 家庭医生 规律服药 非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期望及意愿。方法: 2019年 9月在东辛房社区选取 450名居民进行研究,为其介绍我社区家医师服务内容,发放调查问卷让其进行回答,问卷问题主要涉及服务期望、签约意愿。结果:服务期望上,多数居民期望与公立医院医生签约,签约金在 100元以上,期望有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并上门服务,签约意愿上,高文化水平居民、城镇居民、城镇医疗保险、收入稳定者,签约意愿较高,均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如今多数居民对还是有较高签约意愿,但是主要是城镇居民和高文化水平居民,且对家医服务要求较高,后续阶段仍要重视服务内容的改进,并加强宣传,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

  • 标签: 社区居民 家庭医生 服务期望 签约意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社区医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比较护理后两组血压及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血压水平均降低,GQOL-74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予以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可改善血压及生活质量。

  • 标签: [] 高血压 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应用“ 1+1+1” 组合签约模式对家庭医生服务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5 月 -2019.5 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信息系统中与家庭医生签约 “ 1+1+1” 组合模式的 1500 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本社区的 1500 位居民在签约前后的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对比本社区的 1500 位居民在签约前后的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水平,在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 “ 1+1+1” 组合模式后居民使用抗生素处方的人数明显少于签约前,而签约后居民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明显有所好转,优于签约前,签约后居民在门诊需要进行补液的人数也少于签约前,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家庭医生进行 “ 1+1+1” 组合签约模式后,能够明显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改善居民的用药质量,降低了医疗费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值得推广和提倡。

  • 标签: 家庭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居民 “ 1+1+1” 组合签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7月 -2019年 7月我院收治的 5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比老年人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且实验组老年人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给予老年人家庭医生服务效果显著,能够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所以可以将其应用到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践中。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 老年人健康管理 效果分析 影响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采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管理的社区慢性疾病患者计 110 例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管理对照组( n=55 )与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干预实验组( n=55 ),对比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医疗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采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对控制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作用。

  • 标签: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 慢性病健康管理 生活习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责任管理制度,进一步为病情的控制提供方法。方法: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 8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医疗服务措施,观察组则开展家庭医生责任管理制度,分析病情改善成果。结果:从病情控制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 2小时血糖分别为( 6.1±0.6) mmol/L和( 10.3±1.2) mmol/L,对照组为( 5.3±0.5) mmol/L和( 9.2±1.3) mmol/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恢复时间上也以观察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家庭医生责任管理制度能够从日常生活角度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作息,并具有监督管理效用,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医生 责任管理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脑卒中筛查高危患者干预的价值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社区中72例脑卒中筛查高危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观察组,一组为实施常规社区服务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6例,对比两组脑卒中发病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服务模式下的发病率,观察组为16.66%,对照组为36.11%,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80.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筛查高危患者来说,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干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病率,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脑卒中筛查高危患者 干预效果
  • 简介: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0075 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 方法:样本区间: 2016 年 5 月 -2019 年 3 月,研究主体: 578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样本,以随机双盲法将纳入样本分组, 家庭医生签约患者记作 实验组( 289 例 ), 未签约患者记作 对照组( 289 例 ),予以为期 1 年的不同干预,对比分析干预效果差异性。 结果:实验组总依从率 96.54 % ( 279/289 ) 比对照组 87.89 % ( 254/289 ) 更高, 差异显著, P< 0.05; 干预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差异较小, P> 0.05,干预后,实验组 舒张压、收缩压明显比对照组更低, 差异显著, P< 0.05; 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更高, 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更好控制血压水平,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家庭医生签约 健康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 社区高血压最佳的血压控制干预方式。方法:盲目挑选 本 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 高血压患者 50 例, 根据接诊顺序,将其均分为两个组, 单号为对照组(常规社区管理),双号为观察组( 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可指导患者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学习与借鉴。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家庭医生签约式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对 COPD稳定期患者社区分级强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COPD稳定期患者共 7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家庭医生社区分级强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患者肺功能 FVC指标、 FEV1指标、六分钟步行距离、 CAT评分。结果:管理后患者肺功能 FVC指标、 FEV1指标、六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 CAT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家庭医生对 COPD稳定期患者社区分级强化管理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家庭医生 COPD稳定期患者 社区分级强化管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