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对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效果以及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效果。方法 严格筛选研究对象140例,均为经本院诊断为硬核白内障的患者,且研究期间一直在本院接受治疗。将患者分成两组,分组方法为随机,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一组为超声组,采取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一组为切口组,比较效果。结果 切口组术后1个月的视力水平、眼压与超声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术后1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超声组(p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硬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硬核白内障采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88例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区别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高于对照组的72.7%;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方式进行治疗,能改善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减少并发症,缩短操作和住院时间,使效果提升。

  • 标签: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切口白内障囊外切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5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5例,接受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照组患者75例,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7%(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67%(53/7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临床效果。方法对176例(188眼)白内障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一周视力检查视力0.6以上者87眼占46.27%;术后一月视力检查视力0.6以上者168眼占89.36%。结论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较好。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目的对白内障手法切口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医疗扶贫行动中推广实用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比较我院2009年5-6月间200例老年性白内障分别行两种切口白内障手术后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手法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组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组从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远期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近,手法切口摘除术所需设备简单,不受硬核白内障限制,经济价廉,更适合在防盲行动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位置切口手术治疗用于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足额66例研究,依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3例。对照组于颞上方角巩膜做手术切口,实验组则于角巩膜缘上做手术切口,对比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要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稍差,P<0.05。实验组治疗前的视力为(0.22±0.02)D,对照组治疗前的视力为(0.21±0.03)D,对比无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视力为(0.78±0.01)D,对照组治疗后的视力为(0.41±0.05)D,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于角巩膜缘上做手术切口,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良好,患者的治疗效果较高。

  • 标签: 不同位置切口 小切口 白内障摘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为白内障患者(共60例),设计对照实验,随机划分组别。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实施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眼视力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眼视力水平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白内障的治疗过程中,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应根据个人情况谨慎选择。但整体而言,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效果更好。

  • 标签: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小切口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术 对比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患者采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78例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治疗。结果治疗后,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为2.56%(1/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对白内障患者采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视力,并且发生并发症少,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囊外摘除 IOL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0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切口白内障治疗30例(30眼)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筛选同时期常规切口治疗的21例(30眼)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相比于常规切口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特别是在基层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运用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疗的74例白内障病例分组,对照组37例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处理,观察组37例选择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术后3d,观察组的眼压值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而视力值明显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1个月,两组的两项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成本方面,观察组为(1402.5±233.0)元,相比对照组的(3028.2±324.6)元明显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具有较好效果,且成本较低廉,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应用 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的临床效果评价 分析。方法:选取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在我院眼 科接收的 6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 30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 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应用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 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 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 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应用于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改善强化手术的治疗效果,还能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

  • 标签: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8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用药后,两组的眼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手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的眼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矫正视力>0.5患者的比例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8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的眼压及使其术后的视力快速改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对80只眼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照组)及68只眼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丢失率,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对照组1周后视力≥0.5者59只眼(73.7%),≤0.4者21只眼(26.3%)。观察组≥0.5者54只眼(79.4%),≤0.4者14只眼(20.6%)。角膜内皮丢失率对照组13.1%,超声乳化组13.0%。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切口非乳化组6只眼(7.50%),观察组4只眼(5.88%)。结论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与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相似,前者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广大医院开展。

  • 标签: 白内障 囊外摘除 超声乳化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予以白内障患者不同位置切口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对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04例白内障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根据入院建档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切口位置分别为角巩膜缘上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并做一穿透性切口于对侧 180°角膜缘内以及颞上方巩膜,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裸眼视力及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SI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均明显更高(P<0.05),SIA值均显著更低(P<0.05);治疗前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选择角巩膜缘最大角膜屈光子午线位,辅以侧角膜缘穿透性切口,在白内障患者治疗中远期疗效显著。

  • 标签: 手术源散光度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裸眼视力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前后的眼压及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眼压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眼压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显著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切口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