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面积,对74例手部创面采用90块不同的修复.结果71例完全成活,3例远端部分坏死,其中1例需再次手术治疗,2例经换药愈合.结论采用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可靠、疗程短;为提高成功率需严格掌握各的适应证.

  • 标签: 带蒂岛状皮瓣 修复 手部创面 适应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逆行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保护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修复30例36指,效果满意。结果本组30例36个中,全部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3年,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结论手指侧方逆行对于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组织缺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手指缺损 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其组合在外鼻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11例外鼻肿瘤切除后存在鼻翼贯通或全层缺损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1~89岁。依据鼻翼缺损范围,选择联合鼻唇沟或V-Y推进联合双叶等进行修复。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59个月,鼻部外观及通气功能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对于外鼻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的患者,选择适合的或组合进行修复,可以重建较为理想的鼻部外观和功能。

  • 标签: 鼻肿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指背侧动脉逆行修复指腹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从2000年~2002年,利用同指指背侧动脉逆行修复7例手指指腹缺损,其中示指2例,中指3例,环指2例.结果7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5个月,外观、质地满意,供区外观良好,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指背侧动脉逆行修复指腹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背侧 岛状皮瓣 修复 指端损伤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足跟内侧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随访资料完整病例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54岁。软组织单纯缺损4例,合并跟骨骨髓炎2例,病程3个月至3年不等。缺损面积最小4×3cm,最大8×7cm。结果6例转移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随访负重、感觉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足底内侧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效果好,可以作为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岛状皮瓣 足跟软组织缺损 手术 植皮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带腓动脉干的小腿外侧修复足部皮肤缺损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33例(男25例,女8例),创面6.0cm×7.5cm~25.0cm×12.0cm。从小腿外侧切取带蒂,无张力状况下旋转覆盖于受区,腓肠神经与足背神经吻合,下置引流将创面缝合。结果33例逆行腓动脉均成活,29例获得5~23个月的随访,修复足跟部及足底部的吻合神经的19例患者例中有17例于术后5~13个月感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逆行腓动脉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成功率高,不易破溃,皮下脂肪少,外形美观,是临床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良好手段。

  • 标签: 腓动脉干 小腿外侧皮瓣 足部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组护理方式的效果 。方法: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 100 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 50 例、对照组 50 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结果 : 观察组 患者 护理后 焦虑( 6.22±1.03 ) 分、 抑郁( 6.03±1.54 ) 分、 满意度与对照组 焦虑( 10.12 ±1.56 ) 分、 抑郁( 11.15±1.32 ) 分 以及满意度具有差异 , P<0.05 。 结论:手指软组织缺损实施 逆行修复过程中 实施 临床护理干预, 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

  • 标签: 手指软组织缺损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我院自2001年始设计并应用邻指指动脉顺行移位修复合并中末节指体缺损伴有肌腱,骨外露33例37指,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修复手指 动脉顺行 岛状
  • 简介:示、中、环指末节背侧皮肤血运是由掌侧血管分支供应,如果其指腹缺损用含两侧指固有血管神经的推移修复,可能导致远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血坏死,而用含一侧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为蒂的侧方在屈指状态下向掌前侧移位修复,就可以避免这种并发症.在伸指锻炼中,指固有神经被延长,存留良好的感觉功能.自1996年至今,我们应用这种方法治疗示、中、环指指腹缺损9例12指,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岛状皮瓣 指腹缺损 临床资料 治疗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指根部逆行修复指腹指端缺损的方法和价值。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对24例28指指腹指端缺损采用由指固有动静脉及指神经背侧支为蒂的逆行修复。结果术后除1指边缘有少量坏死外,其余均完全成活,外形、质地及弹性均满意,无一指出现瘢痕过度生长及挛缩。结论指根部逆行适用于修复指腹指端各种深度的软组织损伤。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下蒂(旋转门)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整形美容科用耳后皮下蒂旋转门治疗耳甲腔皮肤缺损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个月至68岁,平均57岁;缺损大小1.0 cm×1.0 cm~2.5 cm×1.5 cm。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耳郭形态和功能较好。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肿物无复发;患者术后满意度100%。结论耳后皮下蒂旋转门修复耳甲腔缺损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易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耳郭 耳甲腔缺损 耳部重建 局部皮瓣 皮下蒂岛状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手指侧方逆行局部转移修复手部中小范围皮肤缺损30例36个。结果本组30例36个中,全部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3年,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手指侧方逆行对于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组织缺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手指皮肤缺损 逆行岛状皮辩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联合腹股沟游离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收治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急诊清创或扩创后,应用足底内侧修复足跟部创面,腹股沟游离修复足底内侧供区创面,腹股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血运及存活、供区愈合情况,并对足跟外形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0~71岁,平均32.2岁。其中5例为足跟外伤,1例足跟鳞细胞癌,1例足跟冻伤,1例足跟溃疡。足跟部创面面积4 cm×3 cm~7 cm×6 cm。手术过程顺利,足跟及腹股沟切取范围较足跟创面扩大0.5~1.0 cm。8例患者术后血运良好,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足跟弹性佳,外形无臃肿,耐磨、耐压,感觉及行走功能满意;足底内侧供区无凹陷,无瘢痕增生及挛缩,无局部皮肤溃疡;腹股沟供区仅见线性瘢痕。结论足底内侧联合腹股沟游离修复足跟部缺损,足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足底内侧皮瓣 腹股沟皮瓣 足跟 软组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加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带蒂转移的护理。术前护理包括供)区皮肤护理、术前心理行为辅导。术后护理包括患肢制动、移植区及供区的护理、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9例完全成活,1例远端2cm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是带蒂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足部和踝部 外科皮瓣 移植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提高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有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修复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0例。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均有效存活;治疗后30d恢复良好率86.67%;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44±3.22)d,创面愈合时间((17.96±2.21)d,住院时间(7.87±1.21)d,并发症发生率10.00%;治疗后14d炎症因子、瘙痒及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总满意率96.67%。结论:修复可以有效提升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预后良好。

  • 标签: 岛状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修复手部电烧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部电烧伤治疗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通过5种类型的对手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早期对创面局部采用减张,在术前及术后通过血管活性药物与右旋糖酐进行处理。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的手部电烧伤在接受修复治疗后均成活,多数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没有对外观造成影响,且转移非常灵活,明显优于其他。结论在对手部电烧伤进行修复时使用,具有血运情况好、薄且功能恢复情况好等诸多优点。对创面进行早期清创,并改善血运情况,能够充分保证发生转移后手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岛状皮瓣 手部电烧伤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