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活动矫治是一种常用正畸矫治,只有固位良好,才能发挥作用。目前活动矫治常用单臂环、箭头卡和邻间钩固位,这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单臂环对于乳牙或者倒凹不足的牙齿固位效果欠佳;采用邻问钩或箭头卡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固位效果,但这容易压迫牙龈乳头,造成患者不适。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固位装置 设计方法 固位效果 正畸矫治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多功能固定治疗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3.02-2014.02期间在我院接受单多功能固定治疗的86例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其平均分成2组,一组4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设为对照组;一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设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以及恢复达标率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多功能固定器用于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单侧多功能固定器 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单多功能固定治疗骨折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单多功能固定骨折治疗的患者23例,对其实施固定治疗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8例患者在治疗4个月内愈合,剩余15例患者在手术4个月~6个月后愈合。结论单多功能固定治疗骨折患者,对其治疗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创面的愈合,提高患者恢复速度,缓解患者因骨折造成的病痛折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单侧多功能固定器 人性化护理 骨折治疗
  • 简介:莎士比亚问:“我可以把你比作夏日吗?”现在,全世界的女人们都回答:“不用了,只要告诉我,我的嘴唇很漂亮就可以了。”女人们,你的双唇够闪亮、水润吗?我们教你用三支唇彩打造让男人搭讪的资本!

  • 标签: 保健法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上切牙与上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例(平均年龄10.1±0.3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上切牙与上头影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在矢状向上,硬组织A点和U1点与上Sn点和UL点前移比例分别为1∶0.87和1∶0.62;在垂直向上,A点与Sn点和U1点与UL点向下移动的比例分别为1∶1.09和1∶1.53。A点与Sn点(矢状向r=0.612,P<0.01;垂直向r=0.459,P<0.05)、U1点与UL点(矢状向无相关,垂直向r=0.623,P<0.01)的移动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上切牙与上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基本存在正相关关系。

  • 标签: 上切牙 上唇 骨性Ⅲ类错牙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Nance托加前方牵引在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名8-10岁替牙期反牙合的患者,应用改良Nance托加前方牵引进行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要求患者每日戴用前方牵引不少于12小时,每牵引力为500一600g,方向为前下约30°,平均疗程9.5月。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矫正结束后磨牙关系中性偏远中,前牙反牙合解除,SNA角、ANB角明显增大,SNB角明显减小,FMA角增大,U1-NA明显增大,L1-NB明显减小。结论使用改良Nance托加前方牵引治疗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因固位良好,矫治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软组织貌,使上下颌骨位置协调。

  • 标签: 替牙期反牙合 改良Nance托 前方牵引器
  • 简介:<正>曲牌是戏曲音乐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古代记谱方式的不完善,还原历代曲牌的唱法存在很大困难。不过,依靠文字记录,我们可以对曲牌的流变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从中得知曲牌音乐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运用情况。【点绛】曲牌是戏曲音乐的常用曲牌,它存在于宋词、诸宫调、北曲、南曲、皮黄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关于曲牌音乐的研究,冯光钰《中国曲牌考》~②一书主要从音乐传播的角

  • 标签: 曲牌音乐 戏曲音乐 冯光钰 仙吕调 沈璟 音乐传播
  • 简介:报告1例上粘液表皮癌。患者男,42岁。因上反复溃烂渗液10年余就诊。患者上中线处可见一大小约0.8cm×1.0cm的创面,表面可见黑色痂皮覆盖,中间有裂口深及肌,挤压有少量渗液,创缘界限清楚,稍高出创面,创周组织肉芽无明显异常。皮肤镜下可见创面血管粗大丰富,创缘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皮肤病理显示:真皮内可见较多大小不一的鳞状上皮细胞瘤团,其上见粘液细胞,并见粘液腔内较多粘液和粘液细胞,少许中间细胞,少许细胞呈异型;间质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病变浸润性生长到横纹肌。诊断:上粘液表皮癌。

  • 标签: 粘液表皮癌 上唇
  • 简介:一今年的春天来得似乎特别晚。薄暮中,那些早生的玉兰花都冻僵了。这一天傍晚,李茉接到杜文的电话。她挂断电话,抓起一件深蓝色男式夹克衫,拎着黑色挎包,赶往杜文家中。杜文的住处离她并不远,在一个老小区,打个的士没两分钟就到了。

  • 标签: 点绛唇 小说 洛水 玉兰花 电话
  • 简介:2013年3月我院成功开展1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下双睾丸固定术,手术效果良好。随访半年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内。结合临床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8岁,因婚后不育3年、体检发现双阴囊空虚入院。人院后行体检、彩超检查,腹腔内、双侧腹股沟区均未发现睾丸,行MRI检查提示双睾丸可能位于腹膜后。术前诊断为双隐睾(腹腔型),

  • 标签: 睾丸固定术 双侧阴囊 腹腔镜 腹膜外 MRI检查 手术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单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牙槽突裂植骨术后,阻生前牙牵引助萌效果,并分析其成败原因。方法选取2002-2012年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大连市口腔医院诊治的8例二期植骨成功的替牙期单完全性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0.5±2.6)岁。均有尖牙或切牙阻萌,其中切牙阻萌2例、尖牙阻萌6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列排齐整平并开大阻生前牙间隙后与外科配合进行闭合式牵引助萌,同时进行矫治结果分析。结果6例牵引成功,平均疗程(22.5±4.5)个月,牵引时间(从手术开窗到牙齿破龈)平均(6.5±3.5)个月;牵引到位的牙齿与邻牙邻接关系良好,牙争关系稳定,但与对正常萌出前牙相比,牙龈形态略不同。其余2例(1例阻生切牙、1例阻生尖牙)牵引失败。结论对于唇腭裂伴牙槽嵴裂植骨术后出现前牙阻萌患者,应在矫治中及时进行牵引助萌。植骨时间、成功率、阻生尖牙萌出角度及与邻牙关系、助萌手术对阻生牙影响等均直接关系到牵引助萌的成败。

  • 标签: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牙槽突裂植骨 阻生前牙 牵引助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临床上正确的卧位与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临床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疾病的影响,住院危重患儿常因病情的需要取半坐卧位。半坐卧位为抬高床头30~40°,摇起膝下支架5~10°。目前国内的儿童病床功能、规格不一,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患儿取半坐卧位的体位要求,而且患儿的自律性差,摇高床头取半坐卧位时经常容易下滑.

  • 标签: U型体位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站自愿要求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且无禁忌症的育龄妇女35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过随访,发现放置后脱落率为0,副反应及并发症共11例,占3.14%。因症取出5例,占1.43%。结论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是目前出血、腰腹痛等副作用较少、脱落率较低、适用范围较广、安全有效的宫内IUD之一,特别对节育反复脱落、宫颈口松弛、有裂伤的妇女、子宫腔深度小于5.5cm或大于9cm的妇女尤其适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 放置 优缺点
  • 简介: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部分损伤后双ACL内本体感受的形态及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方法使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造单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模型,4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于术后2、4、6个月各取4只行体感诱发电位和腘绳肌肌电图检测,之后取前交叉韧带行氯化金染色检查,评估韧带内神经组织形态及功能情况。结果损伤随着时间延长,其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逐渐延长和波幅逐渐下降,ACL内本体感受数量逐渐减少,异形的本体感受增多、体积缩小,并出现部分结构缺失,与对及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与对照组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ACL内本体感受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ACL损伤后其本体感受出现数量减少、结构异常,但是在短期内依然能发挥一定功能,随损伤时间延长其作用逐渐减弱。而对膝关节似乎也有本体感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本体感受器 肌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桡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向背成角的桡骨远端骨折(类似Smith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例儿童闭合性向背成角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选取克氏针从桡骨折远端斜向近端固定,针尾折弯留于皮外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7例儿童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均为新鲜骨折,在C臂透视下一次性整复成功,均得到随诊,在3—4周后拆除石膏外固定,复查X线片,骨折对位、愈合良好,前臂及腕关节活动功能好,旋转、掌屈、背伸均与健相同。结论微创桡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向背成角的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骨折后固定稳定,骨折愈合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受影响,经济实惠,操作简单,且愈后皮肤不留手术疤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桡骨远端Smith骨折 桡侧克氏针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掌锁定加压固定(VLCF)技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老年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5岁。均采用VLCF技术,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随访、X线观察等分析,评定该方法的疗效。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到1年,所有患者骨折一期愈合。21例患者日常活动良好,无腕关节疼痛,能提适当重物,手部握力基本恢复正常,提高了生活质量。7例患者出现腕关节疼痛,握力为健40%不能提重物,给予口服塞来昔布等药物对症后,疼痛明显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应用VLCF技术LCP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明显改善了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掌侧锁定加压固定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掌入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掌入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掌入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疗效其中有32例为优效,13例为良效,5例为可,效果优良率为90.0%,患者治疗后掌倾角、桡骨高度、尺偏角明显恢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入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掌侧入路LCP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