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11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患者分组时,采用随机分组法,共分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固定矫治器,给予观察组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结果观察组各项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治疗效果优于固定矫治器治疗方法,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口腔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采取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牙科诊所2014年3月到2014年6月进行的正畸固定矫治器的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采取正畸固定矫治器有25例发生了牙釉质脱矿,发病率50.0%。在1000颗牙齿,有100颗发生釉质脱矿,发病率10.0%。下颌牙牙釉质脱矿率为20%,上颌脱矿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取了正畸固定手术后依然会发生牙釉质脱矿,而且上颌牙的牙釉质比下颌牙的牙釉质脱矿率高很多,在进行正畸固定矫治器方法时我们应该对上颌牙做好预防准备以及治疗。

  • 标签: 牙釉质脱矿 正畸固定矫治器 口腔科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口腔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及原因 。 方法: 2015 年 2 月~ 2017 年 12 月,于 我院 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取 100 例为研究对象,对其 牙釉质脱矿情况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原因 。 结果: 100 例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中,一共有 1411 颗牙齿,共有 150 颗牙齿出现了 牙釉质脱矿现象,脱矿率为 10.63% ,其中脱矿程度为 1 级、 2 级、 3 级的患者分别有 50 颗、 98 颗、 2 颗,构成比分别为 33.33% 、 65.33% 、 1.33% ; 牙釉质脱矿 现象在各牙位均有分布,其中 上切牙 的 牙釉质脱矿 率最高,构成比为 23.33% , 上第一磨牙 最低,构成比为 4% ,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X 2 =12.6325 , P<0.05。 结论: 口腔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情况较为常见,临床上要积极寻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以此来确保牙齿健康。

  • 标签: 口腔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情况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治疗中不同矫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对象为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将7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区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方法分别为直丝弓矫治、无托槽隐形矫治,39例/组。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袋探诊深度等牙周指标数据以及并发症发生率(5.12%)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97.44%)更高(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应用在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矫治效果比直丝弓矫治更优越。

  • 标签: 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直丝弓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15岁儿童牙颌畸形的早期干预性治疗。方法介绍何为MRC肌功能矫治以及它是如何进行早期的肌功能矫正来尽可能避免颌骨发育异常的。通过详细交代患者如何佩戴MRC及注意事项,并指导进行正确的肌功能训练,定期的回访追踪,来改善牙颌畸形的目的。结果通过MRC的矫治,患者在吞咽方面、呼吸方面都可以恢复正常,从而有一个良好的面部形态轮廓,以避免或降低错颌畸形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的轻微错颌畸形也可以起到矫正作用。结论有错颌畸形的患儿,肯定伴随着肌功能软组织异常运动或者不良的口腔习惯,MRC就是通过纠正这些异常运动和不良习惯,来实现儿童牙颌畸形的早期干预性治疗的。

  • 标签: MRC肌功能矫治 护理 矫正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与直丝弓矫治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B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治疗,分析临床矫正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GI、PI、SBI、CAL、P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矫正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 直丝弓矫治器 矫正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矫治矫正治疗在错位基牙固定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固定修复治疗的40例基牙错位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与参考组(20例),观察组采用活动矫治矫正治疗,参考组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正治疗,观察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修复时间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修复后1年、2年观察组对修复效果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修复体移位、牙髓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活动矫治矫正在错位基牙固定修复治疗中效果确切,修复成功率高,远期效果理想。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基牙错位 固定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72年出现直丝弓矫治开始,直丝弓矫治便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而不同的托槽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对正畸治疗的理解,以及治疗目标各不相同,因此赋予了直丝弓矫正不同的数据,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矫治体系。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几大主流直丝弓矫治:Andrews、Roth、MBT、Alexander以及国产Z2直丝弓矫治设计的理论基础、托槽数据的变化及其正畸疗效,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直丝弓矫治的发展与变化。

  • 标签: 直丝弓矫治器 托槽数据 正畸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正畸治疗初始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正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矫正进行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式后的初始疼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治疗满意程度分别为95.00%和70.00%,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正畸患者行无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初始疼痛,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正畸治疗 初始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安氏Ⅱ1类错颌矫治中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与肌激动的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8例安氏Ⅱ1类错颌畸形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成A组(FRⅡ型功能矫治治疗)和B组(肌激动治疗),对比两组的矫治效果。结果两组矫治前后的SNA角无明显变化,P>0.05;矫治12个月后,两组患儿的SNB角均有明显增加,ANB角、U1-NA距、U1-NA角、U1-SN角、Overjet、Overbite和upperlip-Eplane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儿的各指标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FRⅡ型功能矫治和肌激动在儿童安氏Ⅱ1类错颌畸形的矫治中均有显著效果,促进下颌生长,内收上颌切牙,减小前牙覆盖、覆颌,减小上唇部突度,改善患儿的貌,临床医师应结合患儿的错颌类型、生长型等合理选择矫治,提高矫治效果。

  • 标签: 肌激动器 FRⅡ型功能矫治器 儿童安氏Ⅱ1类错颌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C矫治治疗替牙期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替牙期错合畸形的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5岁~10岁,平均年龄7.12±2.34岁。对比患者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结果患者治疗后SNA、SNB、L1-NB、L1-NB、Y轴数据较治疗前明显提高,ANB、U1-NA数据较治疗前出现下降,提示治疗后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矫治用于治疗替牙期错合畸形患儿后,疗效肯定,患儿易于掌握,戴用舒适。

  • 标签: MRC矫治器 替牙期 错合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Forsus和Sus矫治治疗成人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70例下颌后缩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使用Sus矫治治疗,实验组35例使用Forsus矫治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用X线拍摄头颅位片,并对两组头影测量结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NB和Co-Gn指标分别为(82.06±2.42)°、(114.25±1.71)mm,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满意度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Forsus和Sus矫治均能矫正下颌后缩,有效改善咬合及恢复患者正常面貌,但Forsus改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Forsus Sus矫治器 下颌后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于3shape数字化牙頜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在牙列畸形患者矫正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牙科确诊收治的46例牙列畸形患者随机等为两组,每组各23例。为参照组行基于石膏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矫正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基于3shape数字牙頜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矫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矫正治疗有效率指标,以及隐形矫治治中精准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矫正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隐形矫治治中精准度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口腔科临床中收治的牙列畸形患者实施基于3shape口扫数字化牙頜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矫正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杏临床结果,相关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3shape数字化牙頜模型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列畸形 矫治效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改良牙合垫式活动矫治治疗儿童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乳前牙反牙合患儿中选取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垫舌簧矫治进行矫治,观察组患儿采用改良牙合垫式活动矫治进行矫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o-Gn(下颌有效长度)、Co-A(上颌有效长度)、APDI(上下颌骨矢状方向不调指数)、Ptm-A(上颌骨长度)、T4-Po(下颌长度)、NP-PA(颌突角)、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等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t=12.6257、9.6257、11.0257、6.3544、15.6253、11.9626、9.5258,P<0.05。结论改良牙合垫式活动矫治治疗儿童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推广。

  • 标签: 改良牙合垫式 活动矫治器 儿童乳前牙反牙合 传统牙合垫舌簧矫治器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戴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对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病戴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戴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对照组戴传统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测量治疗前后龈沟液含量及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療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戴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升高,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牙周病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龈沟液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正畸医师和患者开始关注隐形矫治。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个性化舌矫治是隐形矫治的两种主要方式,两种矫治方式各有其特点。其中,无托槽隐形矫治相比于个性化舌矫治更适合对美观要求不高的患者;而个性化舌矫治则更适合于对牙齿外观有着特殊需求的患者。为方便患者对两种不同的隐形矫治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两种隐形矫治方法的不同之处,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矫治方式。

  • 标签: 无托槽矫正 舌侧矫正 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