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视,本病以视近清楚,远视模糊为特征的眼病,故名近视,又称能近怯远症。其中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高,古代医籍对本病多有论述,如王海藏谓“不能远视,责其无火,法当补心”《审视瑶函》。除继承前人之说外,关于病因还有,“膀胱不足肾病,禀受生成,久视伤睛”等记载,病因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9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对照组患者47例,选择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47例,选择针刺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和疼痛症状、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80.85%,低于研究组有效率95.74%,对照组患者VAS评分高于研究组,且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选择针刺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同时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值得借鉴。

  • 标签: 循经取穴 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肩周炎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辩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采取松动手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3例,采取体外冲击波辩证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康复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康复评分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辩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与康复评分,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辩证循经取穴 肩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散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60例,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6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份,依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前后顺序分成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参照组提供单纯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治疗组提供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的同时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缓解,睡眠质量得到提升,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提供放散式冲击波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提倡。

  • 标签: 放散式冲击波 循经取穴 肩周炎 临床疗效 观察
  • 作者: 宁慧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隔药饼灸及康复护理对肝病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在本院就诊且被诊断为肝病性消化不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药饼灸及康复护理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肝病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 标签: 循经取穴 隔药饼灸 康复护理 肝病性消化不良 中医外治法
  • 简介:目的:探讨“扳机点”结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局部经络行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16例,发散式冲击波结合“扳机点”治疗组(治疗组)17例,首次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末次治疗后及末次治疗后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采取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近期与远期疗效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扳机点”结合“”与单纯“”均能够有效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前者较后者疗效更佳。

  • 标签: 扳机点 循经取穴 体外冲击波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联合整脊手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1月到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2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接受单纯整脊手法治疗的140例为参照组,对研究组则采用联合整脊手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颈椎功能评分对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对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联合整脊手法治疗的疗效极为理想,能够大幅减轻患者的颈椎疼痛,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循经取穴 整脊手法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疼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困扰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本文旨在通过动法适应症及机理,为临床治疗痛症提供新思路和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循经远取动法 痛症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远端结合患膝自主运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远端针刺结合膝关节自主屈伸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针灸一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一疗程,对两组患者采用VA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远端结合患膝自主运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肢体远端循经取穴 局部取穴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运用效果。方法: 100例LDH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JOA及腰椎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降低更显著,JOA评分及腰椎各个活动度改善更明显(均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循经取穴推拿 针灸 腰椎功能 活动度
  • 简介:【摘要】面瘫病症与多种原因引起的面神经受损关系密切,疾病症状以面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可划分为中枢性、周围性面瘫2类;其中周围性面瘫又称为周围性面神经炎,指茎乳孔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本身炎症、面神经受压等引起周围性面神经与面神经核损害,发病因素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可发生在任何季节与年龄,通常只发生在一侧。

  • 标签: 面瘫 针灸 穴位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局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实施发散式冲击波,两组均5d一次,共治疗5次,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28d与6个月随访观察其疗效与复发率,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与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评定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近期与远期疗效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促进其临床痊愈;其具有损伤小、安全、可靠、简便,易推广等特点。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循经择穴 发散式冲击波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长圆针经筋划线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性关节疼痛的患者,采用经筋划线法以长圆针解结治疗,共治疗3次。3次完成后评定近期疗效。3个月后随访,评定远期疗效。结果本组100例,治愈70个关节,占51.47%;有效65个关节,占48.46%;总有效率99.03%;无效1个关节,占0.07%。远期随访结果3个月,痊愈65个关节,占48.86%;有效70个关节,占51.47%;总稳定率为99.03%。结论长本方法简单,操作安全,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划线取穴 膝骨性关节炎 疼痛 结筋病灶点
  • 简介:对十四中的"风"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发现这些腧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共同特点,它们都具有祛风、散风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与风邪有关的疾病,但又有自己的个性.

  • 标签: 风穴 风门 风池 风府 风市 翳风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洪玲职俊红娄元俊宋洛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户外活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不好,起居无规律,饮食不合理,这就造成人体代谢功能的紊乱、气血运行不畅和脏腑功能减弱,骨质结构退化,筋膜、韧带、肌肉纤维弹性降低而出现“亚健康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烧山火手法针刺风池激发感传现象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1-2020.1于我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共98例,按照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手法针刺风池,治疗组烧山火手法针刺风池激发感传现象,观察对比组间评分和中医症候群评分差异。

  • 标签: 烧山火手法 风池穴 激发循经感传现象 轻度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便秘的规律。方法选取入我院就诊的便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针灸治疗时取的规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以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穴位针灸频次较高,显著高于气海、关元、脾俞、肾俞、神阙等穴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便秘效果显著的穴位为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以上均属于胃肠,这为便秘的针灸治疗提供穴位信息,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便秘 取穴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