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讨论心脏超声评价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为研究时间周期,择取其期间院内就诊48例合并心衰症状或体征患者为研究组,另择取此期间4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具体检查结果。结果:对比两组心室收缩同步性相关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研究组不同类型原发疾病患者左室中相角、RVPSW,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脏超声应用于评价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价值突出,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 标签: 心脏超声 心室收缩同步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右心室形态、心肌收缩力、左心室同步性的改变,以定量评估其对右心室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符合CRT适应证的患者,通过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测量32例CRT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右心室基底部横径、右心室中部横径、右心室长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16个节段的面积追踪达峰时间标准差,以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结果患者术后6、12个月右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4.47%±5.69%、47.13%±5.27%,较术前38.84%±6.58%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右心室中部横径为(29.52±1.74)mm,较术前(32.22±2.31)mm及术后3个月(31.32±1.63)mm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3.90%±6.71%,较术前28.13%±7.98%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心室16个节段的面积追踪达峰时间标准差为(134.40±20.69)ms,较术前(156.80±25.27)ms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右心室收缩功能 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左心室收缩期后收缩(PSS)变化对评价室壁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对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前、术后3个月和正常对照组21例,应用PhilipsIE33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分别获取受检者心尖3个标准切面的心肌组织速度图像,并用Q-Lab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壁基底部和中间部12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射血期峰值速度(Vs)、PSS峰值速度(Vpss),计算Vpss与Vs的比值(Vpss/Vs),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仅少数节段出现生理性PSS,多位于室间隔及前壁的基底部,Vpss/Vs〈1;慢性心力衰竭组多数节段出现病理性PSS,15例患者中有55个节段出现Vpss/Vs〉1;(2)CRT患者术后3个月基底部及中间部的Vs明显高于术前(P〈0.01),基底部Vpss明显低于术前(P〈0.01),左心室基底部Vpss/Vs明显低于术前(P〈0.01),中间部Vpss/Vs较术前无明显改善;(3)CRT患者术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结论左心室壁PSS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前后室壁同步化运动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RT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逆转左心室解剖重构。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室复建 左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判断对心脏疾病的诊断、风险评估以及心脏病患者的随访有重要意义,并且左室收缩功能评价是超声心动图中最常用的指标。目前,左室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已从线性测量、二维超声心动图向局部及整体应变分析、三维超声心动图转变。即使是更优越和更自动化的检查方法,对于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也是极具有挑战性的。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在成年人及儿童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评价左室收缩功能超声心动图方法,并对其优缺点以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压力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成像,三维 诊断显像 心室功能,左 每搏输出量 稳态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三尖瓣环位移(tricuspidannularplanesystolicexcursion,TAPSE)和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alareachange,FAC)评估正常中晚孕胎儿右心室(rightventricle,RV)收缩功能。方法分别测量165例正常中晚孕胎儿TAPSE、右心室舒张期末面积(rightventriclarend-diastolicarea,RVEDA)及右心室收缩期末面积(rightventriclarend-systolicarea,RVESA),计算RVFAC,并观察其与孕周的关系。结果胎儿TAPSE、RVEDA及RVESA随孕周增加而增加(P<0.05),RVFAC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胎儿TAPSE与RVFAC能简便准确的评估右室收缩功能,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对乳腺癌化疗前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方法应用STI检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左室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的前间壁、后壁的应变曲线,分析并计算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对照组乳头肌水平切面前间壁平均心肌运动速率(MV)、环向应变率(CSR)、径向应变率(RSR)、角速度(AV)、角位移(AE)分别为(2.745±0.330)cm/s、(1.265±0.330)s-1、(1.462±0.460)s-1、(51.224±0.420)°/s和(2.598±0.330)°,化疗组分别为(1.282±0.300)cm/s、(0.271±0.290)S-I、(0.319±0.280)s-1、(25.812±0.290)o/s和(O.339±0.270)°;对照组乳头肌水平切面后壁平均MV、CSR、RSR、AV、AE分别为(2.504±O.240)cm/s、(1.149±0.360)s-1、(1.234±0.210)s-1、(25.998±0.310)°/s和(0.976±0.340)-1,化疗组分别为(1.133±0.280)cm/s、(0.359±0.300)s-1、(0.179±0.220)s-1、(10.915±0.210)。/s和(0.212±0.270)。。与对照组比较,化疗组乳头肌水平切面前间壁、后壁的MV、CSR、RSR、AV、AE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Dd)、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分别为(65.12±1.45)%、(41.53±2.45)mm、(7.71±0.42)mm和(7.61±0.32)mm,化疗组分别为(63.87±1.03)%、(40.56±2.16)mm、(8.44±0.67)mm和(8.29±0.61)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早期、准确地评价乳腺癌化疗前后左室局部收缩功能,为临床早期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斑点追踪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室收缩与舒张非同步性,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27例,健康志愿者21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充盈时间,应用应变率分析测量左心室不同室壁的QRS起点到收缩期和舒张期组织最大位移的时间,计算各个壁的组织最大位移时间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作为评价左心室不同室壁的收缩不同步指数(SAI)和舒张不同步指数(DA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充盈时间明显减小(P<0.01),SAI和DAI明显增大(P<0.01);LBBB伴LVEF减低组DAI较LVEF正常组明显增大.结论CLBBB患者不仅有收缩非同步性,而且有舒张非同步性,伴有心衰的CLBBB患者的DAI与心功能正常的LBBB患者相比明显增大.中图分类号R5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7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新型半导体心脏专用碲锌镉(CZT)SPECT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技术评价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8月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行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343例[男232例,女111例,年龄(60.08±12.88)岁],所有患者行CZT SPECT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通过相位分析软件分获得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参数[相峰(PP)、相位标准差(PSD)、直方图带宽(PHB)、偏度(HS)、峰态(HK)]。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心功能正常组(147例)、缺血性心肌病组(114例)、非缺血性心肌病无左束支阻滞组(50例)、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组(32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收缩功能参数与同步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PP、PSD、PHB与LVEF均呈负相关(r值:-0.194、-0.790、-0.799,均P<0.01),其中PP与LVEF相关性不佳,HS、HK与LVEF呈正相关(r值:0.767、0.676,均P<0.01);PSD、PHB与ESV呈正相关(r值:0.778、0.795,均P<0.01),而PP与ESV相关性不佳(r=0.145,P<0.01); PSD、PHB与EDV呈正相关(r值:0.722、0.732,均P<0.01),而PP与EDV无相关性(r=0.095,P>0.01);HS、HK与EDV、ESV均呈负相关(r值:-0.700~-0.580,均P<0.01)。心功能正常组、缺血性心肌病组、非缺血性心肌病无左束支阻滞组和非缺血性心肌病左束支阻滞组PSD、PHB与LVEF均呈负相关(r值:-0.834~-0.492,均P<0.01),HS、HK与LVEF均呈正相关(r值:0.243~0.792,均P<0.01)。结论CZT SPECT相位分析技术所得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定量参数与LVEF相关性较好,随着LVEF降低,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变差。缺血性心肌病及非缺血性心肌病均能影响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从而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并且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患者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受影响较大。

  • 标签: 心肌收缩 心室功能,左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简介: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川崎病(KD)患儿不同时期左心室收缩期节段及整体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变化,并分析左心室应变及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医院急性期诊断为KD住院患儿50例,其中18例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扩张,32例患儿冠状动脉正常.选取同期以心脏杂音来该院门诊就诊,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正常的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于急性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前,IVIG前)、亚急性期(IVIG后1周)及恢复期(IVIG后8周)获取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收缩期左心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及应变率(GLSR)、收缩期整体峰值环向应变(GCS)及应变率(GCSR)、收缩期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峰值纵向、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于急性期获取实验室参数,包括C反应蛋白(CRP)浓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丙氨酸转氨酶(ALT)浓度、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比较不同时期KD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应变及应变率;比较冠状动脉扩张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KD患儿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应变及应变率;分析急性期KD患儿左心室GLS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KD组患儿急性期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冠状动脉(LCA)内径、右冠状动脉(RCA)内径均升高,GLS、基底段纵向应变、中间段纵向应变、GCS及基底段环向应变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3、4.123、3.018、3.982、5.135、4.753、3.012、4.6351,P〈0.01或0.05);亚急性期KD患儿LVMI、LCA内径仍较高,GLS及中间段纵向应变开始升高但仍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86、4.387�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pressure-strain loop,PSL)定量评估轻链型淀粉样变性(light-chain amyloidosis,AL)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确诊的AL患者46例,根据舒张末期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是否>12 mm分为2组:①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12 mm,定义为AL伴心脏受累(cardiac amyloidosis,CA)组,21例;②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12 mm,定义为AL未累及心脏(non cardiac amyloidosis,NCA)组,25例。同期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于左室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心切面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动态图像,并导入Echo PAC 203图像工作站描记分析,输入血压,得出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各组间GLS、PSD及心肌做功各参数(GWI、GCW、GWW、GWE)的差异,并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及NCA组比较,CA组IVST、LVPWT、LVMI、LAD及E/e′增大,LVEF减低(均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NCA组GLS、GWI及GCW减低(均P<0.05),两组间GWE、PSD及GW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NCA组比较,CA组GLS、GWI、GCW及GWE明显减低,PSD、GWW明显增加(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GLS与GWI、GCW及GWE呈正相关(r=0.654、0.695、0.788,均P<0.001),与GWW、PSD呈负相关(r=-0.710、-0.625,均P<0.001)。PSD与GWI、GCW及GWE呈负相关(r=-0.754、-0.653、-0.702,P<0.001),与GWW呈正相关(r=0.676,均P<0.001)。结论PSL可定量评价AL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心肌做功参数有助于AL患者病程中心脏受累程度的评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应变环 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心室功能,左 心肌做功
  • 简介: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及修补术前后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9例单纯房间隔缺损患者(I组)修补术前后、1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Ⅱ组)及17例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心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观察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结果I组术前右心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高于I组术后、Ⅱ组和对照组(P〈0.05),而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高于Ⅱ组,但与I组术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术后收缩峰值速度、应变与应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右心室壁各节段收缩峰值速度、应变、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右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易受容量负荷的影响,而收缩期峰值应变和应变率更能真正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的变化,有望成为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房间隔缺损 右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2DS)技术观察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局部心肌径向收缩功能改变有无差异。方法将63例心绞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33)和多支病变组(n=30),另选志愿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记录PCI术前、术后3个月及正常对照组左心室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部水平18个室壁节段的二维灰阶图像。应用GEEchoPAC软件测量左心室短轴各室壁节段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PCI术前大部分心肌节段和术后3个月部分心肌节段的左心室收缩期短轴峰值径向应变减低(P〈0.05);单支病变组PCI术后3个月73.51%(136/185)心肌缺血节段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多支病变组54.11%(15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径向收缩功能改善情况有所不同。

  • 标签: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二维应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分段采集电影序列(Seg),探讨心脏MR(CMR)压缩感知(CS)超快速电影序列评价左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阜外医院进行CMR检查的心脏疾病患者27例。随机顺序进行Seg、屏气下CS(bhCS)和自由呼吸下CS(fbCS)覆盖左右心室的多层短轴电影扫描。采用Friedman检验评价3种方法的总体图像质量、血池心肌信号比(BMC)和边缘锐度。分别测量3种方法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博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mass)及右心室EDV、ESV、SV、EF,并用Bland-Altman分析bhCS与Seg、fbCS与Seg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做相关性检验。结果24例患者3种方法所有总体图像质量≥2分,有诊断意义,纳入后续分析。Seg、bhCS和fbCS的成像时间不同且依次降低,分别为375.0(332.0,405.6)、50.0(47.8,53.7)和20.0(17.8,23.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01)。总体图像质量fbCS略低于Seg(Z=-2.67,P=0.023),Seg和bhCS(Z=-1.44,P=0.447)、bhCS和fbCS(Z=1.23,P=0.66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eg、bhCS和fbCS的边缘锐度(χ2=0.58,P=0.747)和BMC(χ2=1.08,P=0.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land-Altman分析表明bhCS和Seg、fbCS和Seg之间左右心室各参数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hCS和Seg、fbCS和Seg的各心功能参数均呈高度相关(r>0.96,P<0.001)。结论CS超快速电影序列比传统序列节省了扫描时间且提供了相似的图像质量,且无论是否屏气,CS序列心功能结果与传统电影序列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高度的相关性。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心室容积 收缩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与辛普森法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DTI技术检测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环的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以辛普森法取左室两腔心切面测射血分数(EF),比较Sm与EF的相关性。结果Sm与EF呈正相关(P<0.01)。Sm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较敏感指标。

  • 标签: 多普勒组织成像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辛普森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于左室无创压力-应变环(PSL)技术评估右室功能的新方法,探讨该技术在尚无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受累证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双心室收缩功能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9例SLE患者(SLE组),57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HCs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心肌应变参数、心肌做功参数(左室数据及基于左室PSL技术的右室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分别对SLE组右室常规超声参数与心肌做功参数、超声参数与疾病活动度(SLEDAI-2K)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常规超声参数:SLE组连续波多普勒测量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TR Vmax)、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升高(均P<0.05),三尖瓣环收缩期前向位移(TAPSE)、组织多普勒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tv)减低(均P<0.05);余参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心肌应变参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 GL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 GLS)减低(P<0.05)。③心肌做功参数:包括左室(LV)和右室(RV)的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SLE组LV GWE、RV GWE减低、LV GWW、RV GWW升高(均P<0.05),LV GWI、LV GCW、RV GWI、RV GCW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相关性分析:SLE组RV GWI与TR Vmax呈正相关(rs=0.481),RV GCW与TR Vmax呈正相关(rs=0.587),RV GWW与右房收缩末面积(RAA)、TR Vmax呈正相关(rs=0.429、0.610)以及与S′tv呈负相关(r=-0.342),RV GWE与S′tv呈正相关(rs=0.326)以及与RAA呈负相关(rs=-0.462)(均P<0.05);SLEDAI-2K评分与LV GLS(rs=-0.333)、LV GWI(rs=-0.326)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SLE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均受损,PSL技术可能对此进行早期诊断。基于左室PSL技术的右室心肌做功可用于SLE患者右心室功能无创评估。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收缩功能 心室功能,右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alareachange,FAC)评估早产及足月产新生儿右心室(rightventricle,RV)收缩功能。方法分别测量76名早产新生儿及102名足月产新生儿的右心室舒张期末面积(rightventriclarend-diastolicarea,RVEDA)和右心室收缩期末面积(rightventriclarend-systolicarea,RVESA),计算RVFAC,并观察其与出生时孕周及体重的关系。结果早产儿RVFAC低于足月产新生儿(P=0.000),与出生时体重明显相关(r=0.769,P=0.000),足月产新生儿RVFAC与出生时体重无明显相关性(r=0.132,P=0.187)。结论RVFAC能简便准确的评估新生儿右室收缩功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新生儿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应变技术评估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10月随机挑选河南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专业青年男性摔跤运动员30例(运动员组)及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青年男性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心动图与分层应变技术相结合,分别测量其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d)与左室后壁厚度(PWTd),并计算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舒张末期(EDVI)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指数(SVI)、心脏指数(CI)、球形指数(SPI);左室壁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心肌的整体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并计算出整体心肌纵向应变跨壁阶差(ΔLS),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比较分层应变参数预测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或同步性的检验效能。结果运动员组LVDd、PWTd、IVSTd、RWT、SPI、EDVI、ESVI、SVI高于对照组,HR、GLSendo、GLSmid、GLSepi、ΔL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VEF、CI、P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Sendo、GLSmid、GLSepi预测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747、0.726,最佳分界值分别为-22.34%、-19.95%、-17.35%。结论长期高强度运动可导致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发生亚临床改变,分层应变能够更准确、具体地评估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变化。在各GLS参数中,GLSendo为检验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的最优参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运动员 心室功能,左 心肌分层应变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疗效的定量指标。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7例CABG病人于手术前后分别检测其左室收缩功能。结果CABG后主动脉瓣口血流最大流速(Vmax),流速积分(VI),血流加速时间(ACT)及心脏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评价CABG疗效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动能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