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许多求助者而言往往被混为一谈,事实上,二者在本质和内涵上相类似,而在实践中又各有所侧重或区别的两项联系极为密切的助人形式。其相似之处表现在理论依据与影响方式、根本目标、从业者的伦理规范要求甚以及在工作对象的重叠上;而差别则在于服务对象与工作场所、影响的深度与策略、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和耗时和服务人员的专业训练、资质认证和职业称谓方面的不同。

  •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含义 相似性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站收治的80例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平均受孕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妊娠率为85%,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受孕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配偶成功受孕。

  • 标签: 男性 不育 心理治疗
  • 简介:近日,在韩国,虚拟现实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心理治疗当中.作为传统医疗方法的辅助手段,通过对真实环境的模拟,这种技术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克服心理或精神障碍.据韩联社报道,虚拟现实设备的普及也让更多患者有能力承担这项治疗,并有望在家进行自我治疗.每个场景中,都会出现一个虚拟形象与患者对话交流。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心理治疗 韩国 医疗方法 精神障碍 自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失眠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与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0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社区老年失眠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静、安眠药物、耳穴贴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都连续治疗观察8周,记录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与入睡潜伏期与对照组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失眠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治疗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失眠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心理治疗在偏头痛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88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以及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以及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取心理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心理治疗 偏头痛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27-02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中医心理治疗学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采用接入心理干预的方式,降低患者产生情绪变化的几率,这样也就使得患者的抗病能力能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信息,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方法对患者开展心理治疗的方法。结果精神科临床工作的过程中介入中医心理治疗,从而使得患者能够降低患病期间的各种焦虑和不安的情绪。结论中医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当中的应用能够十分有效的对患者的情绪加以全面的控制,同时还能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加以缓解,这样也就使得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更加全面的认知,不断的提高抗击病魔的信心。

  • 标签: 心理治疗 精神科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脑外伤后综合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脑外伤后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定期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疗效评分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第3个月及第6个月干预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加用心理干预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可显著促进该综合症的康复,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心理治疗 脑外伤后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性胃肠病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9例为对照组行单纯用药治疗,另29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疾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心理治疗,疗效确切,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心理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破坏行为障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的9~14岁破坏性行为障碍的青少年患者20例心理状态及心理咨询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受损的社会功能,根据患者的年龄、主要症状、家长的目标以及可用资源等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经治疗痊愈4例,显效6例,好转7例,无效3例。结论明确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认知特点,对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研究都认为治疗应该是一个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社区干预等的一个长期的综合治疗过程。早期预防并及时干预可以防止不良行为发展为更加严重的问题。

  • 标签: 青少年破坏性行为障碍 心理咨询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缓解期患者10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49);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纯服药物治疗,研究期限5周,治疗前后采用BPRS评定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两组BPRS评分较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研究组疗后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合团体心理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缓解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予以心理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依从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依从率为77.5%(31/40),实验组的依从性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患者的BPRS分值显著下降,实验组的降幅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荐。

  • 标签: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