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就团体心理治疗的概念、方法、性质、功能及在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团体心理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团体 心理治疗 人际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应用到疾病的防治实践中去的一门科学。在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时,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刺激,对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增多,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另外,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上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过去的单纯生物一医学模式已发展到今天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而研究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认识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如何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减轻病人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是皮肤科工作者今后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研究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身健康,对皮肤病患者保健、养生和疾病的治疗、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皮肤病 心理分析 心理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强迫症的治疗中药物结合心理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强迫症患者9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强迫症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后强迫量表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强迫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药物结合心理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强迫量表评分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迫症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近1年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科慢性盆腔痛患者病例,探讨妇科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及在治疗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通过询问病史及心理咨询、查体及辅助检查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常见为慢性盆腔炎,占70.3%,其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盆腔静脉淤血。结论大于7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

  • 标签: 妇科慢性盆腔痛 病因 不良心理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共情这项基本心理咨询技术在动力性心理治疗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且尝试将共情的态度融入了基本的心理咨询技术当中进行了探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霍妮认为,焦虑是神经症的核心表现,社会文化环境中不良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扭曲的家庭人际关系造成个体人格结构中真实自我、现实自我、理想自我三者的关系发生严重冲突,导致焦虑的产生。心理治疗师应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决自我冲突,重构健康理性的人格结构,从而消除焦虑,治愈神经症,实现心理健康。

  • 标签: 焦虑 自我冲突 人际关系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女性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女性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模式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对女性性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治疗阻力,故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女性性病 心理 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对于不孕不育患者是最容易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同时会导致很多不良行为发生,对这样人群就应该进行及时心理治疗心理干预,努力提高不孕症患者治愈率和妊娠率,如果不能进行根治,就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进行心理干预方法进行定期卫生宣教活动。针对这样人群心理问题,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干预,进而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也就是要能有效减轻不孕患者精神压力问题,使患者能够很好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 标签: 不孕不育 患者 心理治疗 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504-01
  • 简介: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是心理治疗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02年1月8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4,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1922年,罗杰斯上大学三年级时,作为全美10名代表之一到中国北京参加"世界学生基督徒联盟会议",这一阅历使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宗教信仰。

  • 标签: 卡尔·罗杰斯 当事人为中心 心理治疗与教育
  • 简介:大学生自杀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自杀大学生在心理上具有低自我认同、现实无助感、生活无意义感三个显著的特征。叙事心理治疗采用问题外化、发现独特结果和丰厚替代故事等方法,对大学生形成积极自我认同、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重构生命意义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叙事 心理干预
  • 简介: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以及由薄到厚等方法重构积极的“替代性”故事取代“无效的”支配性故事。本文结合“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的实践,探寻叙事心理治疗在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 标签: 失独家庭 叙事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因素在灼口综合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心理治疗和暗示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患者采用详细询问病史,通过临床检查、X片检查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局部的器质性病变,向病人介绍必要的医学常识,解释、说明本病的特点,使之打消思想上的疑虑、恐惧,缓解精神压力。问卷调查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测试心理状态等方法,分析精神因素与灼口综合症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有精神障碍的表现,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灼口综合症发生及表现与精神因素有直接关系,心理治疗和暗示治疗效果肯定。

  • 标签: 灼口综合症 精神因素 病因分析 心理治疗 暗示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运用帕罗西汀与心理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收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病例分组,对照组32例单纯予抗冠心病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施加帕罗西汀+心理治疗方案干预,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治愈率达到90.6%,相比对照组的68.8%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HAMD量表得分比较相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量表得分相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帕罗西汀+心理治疗方案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展开综合治疗,总体效果更理想,更利于减轻抑郁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抑郁症 心理治疗 帕罗西汀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