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脏疾病是全球健康问题,早期预防很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控制饮食和定期检查血压血糖很关键。药物治疗重要,但心脏康复也很重要。预防心肌病,保护心脏健康,是需要关注的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白银市中心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0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测定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术前、术后24小时测定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并进行床旁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的肌钙蛋白I、CK、CK-MB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观察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接受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肌钙蛋白I、CK、CK-MB浓度,减轻心肌损伤,同时降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因此,右美托咪定可作为PCI围术期的一种有效辅助药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夏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10
  • 机构:桐柏县人民医院 47475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力衰竭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30例A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为实验组,30例A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后未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情况。结果:实验组的TnI、NT-proBNP、CK、CKMB、HBDH、LVEDD更高,LVEF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急诊PCI治疗并发生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未出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显著上升,根据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可对心力衰竭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为早期预防和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有助于提升疗效促进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肌损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接受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积极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保护动机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积极完整的护理干预急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效果方式。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伴随便秘的病人64例,将其分为两组。结果:对照组病人使用平常的护理手段,观察组使用细致且全面的护理方式,对两组的护理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病人便秘、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的情况要远远对于对照组,其中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疾病急性期间,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为主,活动量少,肠蠕动减慢,再加上排便习惯的改变,饮食种类单一、食物过于精细。其消化能力受到严重的打击。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肌梗塞 便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入组肥厚型心肌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配合进行心电图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结果:心电图诊断结果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下壁ST段抬高、T波倒置、-aVR导联ST段抬高、病理性Q波、镜面改变、V1导联ST段抬高占比高于肥厚型心肌病,(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技术能够辅助临床进行肥厚型心肌病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筛查,效果显著。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心肌梗死是目前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内科治疗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探析临床内科之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入组样本,对比临床内科应用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参照组为80.56%,在血管再通率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临床内科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瑞替普酶治疗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临床内科 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源于冠状动脉的病变,当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骤减或中断时,心肌便陷入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状态,甚至坏死。此病来势凶猛,病程缠绵且病情十分危重,它不仅深刻摧残着患者的身体,更在心理上投下沉重的阴影。因此,护理人员在照顾患者时,需格外警觉,尽早识别病情征兆,果断实施抢救措施,努力提升心肌梗死的治愈率,为患者赢得生机,减轻病痛带来的身心折磨。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