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急性颅脑创伤(TBI)病死率和病残率极高,且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壮年,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及时施行手术减压并清除血肿是针对大多数颅脑创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患者转归也至关重要。一、颅脑创伤概述按照创伤发生时间,颅脑创伤可分为原发性创伤和继发性创伤。原发性颅脑创伤发生于创伤即刻,是对颅骨和脑组织的机械撞击,以及加速、减速挤压引起的颅骨骨折和颅内损伤。继发性颅脑创伤则指受伤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脑损伤性病变,主要包括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后者依据血肿来源和部位又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颅脑创伤后的典型表现为颅内血肿形成、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颅内压(ICP)升高和脑血流量(CBF)降低。创伤局部脑血流量降低导致神经细胞缺血、缺氧,引起细胞毒性脑水肿;

  • 标签: 麻醉 脑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创伤( TBI)伴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TC)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执行亚低温处理,对照组执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种处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 PT、 TT、 APTT、 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Fg水平明显高于后者( 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脑梗死、纤溶亢两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的迟发性血肿未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在常规处理之后,采用亚低温对重型 TBI合并急性 TC患者实施进一步治疗,可以有效减弱高凝状态,对继发性纤溶亢进症发挥抑制作用。

  • 标签: 颅脑创伤(重型) 创伤性凝血病(急性) 亚低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现场急救方法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中心收治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该症死亡率较高,所选病例中,死亡31例,死亡率为52%;其中由于手术死亡患者19例,死亡率为31.67%,未经过手术死亡的患者41例,死亡率未68.33%,手术者死亡率与为受术者死亡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采取正确的现场救治,能够极大的阻止和预防病情的恶化,同时获得更好的手术机会,从而极大的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 创伤性休克 现场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TBI)患者颅内血肿体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60例)和江苏大学附属金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7例)收治的97例急性TB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筛选患者颅内血肿体积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验证血肿体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TBI患者的颅内血肿体积有关(均P<0.05)。不同年龄、致伤机制、意识状态(是否昏迷)、血压、血浆血红蛋白水平、血三酰甘油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PT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患者颅内血肿体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院GCS与颅内血肿的体积呈负线性相关(r=-0.4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颅内血肿体积的独立危险因素(t=-3.40,P<0.001)。结论入院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的急性TBI患者具有更小的颅内血肿体积。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出血 血肿体积 危险因素 血浆纤维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TBI)后血清阴离子的变化与患者TBI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2例急性TB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伤后48 h内血清阴离子(包括无机磷、氯离子、碳酸氢根、阴离子间隙)的变化情况,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TBI的严重程度,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评估患者的预后。分析各项血清阴离子指标与患者TBI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82例患者中,低血磷47例(57.3%),高血氯32例(39.0%),血碳酸氢根下降者31例(37.8%),血阴离子间隙增高者40例(48.8%)。急性TBI后低磷血症(r=0.363,P=0.001)和高氯血症(r=-0.273,P=0.013)均与TBI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即入院时TBI程度越重,患者的血磷越低,而血氯越高;血磷(r=0.311,P=0.004)和阴离子间隙(r=-0.254,P=0.021)与患者的预后也存在相关性,即血磷越低,血阴离子间隙越高,则患者的预后越差。结论急性TBI后,低血磷可提示患者的TBI严重,预后差。高血氯和阴离子间隙升高分别提示TBI严重和预后较差。

  • 标签: 颅脑损伤 预后 阴离子 相关性 创伤性
  • 简介:摘要颅脑创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是脑组织向骨窗外急性膨出的一种危急状况,易造成脑梗死、缺血等弥漫性脑组织损害。虽然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但现有的假说不能解释所有情况,需要重新审视。除了手术继发的颅内血肿和术前已存在的脑梗死和脑肿胀等因素之外,容量血管的急速充血可能是脑向外膨出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提出"静脉开关"理论,即颅内静脉系统的开启滞后机制可能导致血液循环淤滞,造成单纯性急性脑膨出。本文主要针对颅内静脉系统在颅脑创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作用展开述评。

  • 标签: 颅脑创伤 急性脑膨出 颅内静脉 脑肿胀 急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严重颌面创伤合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典型表现及对应护理干预。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诊治的严重颌面创伤合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治疗、护理干预,对患者资料整理以归纳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67%。结论:掌握对严重颌面创伤合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评估,展开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升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严重颌面创伤 急性颅脑损伤 临床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脑创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其他脏器伤,病情复杂多变,伤后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烦躁,造成脑耗氧量增加、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后果。因此,合理科学的镇痛、镇静治疗尤为重要,可缓解疼痛、焦虑和躁动,降低应激反应及其对机体的损害,利于诊断、护理和治疗性操作,减少并发症,尤其对于重症患者更加有益。本为围绕颅脑创伤镇痛镇静方案展开研究。

  • 标签: 颅脑创伤 镇痛镇静 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在评估急性颅脑创伤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48例非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38例)、中型(68例)、重型(23例)、特重型(19例),按随访半年后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及预后不良组(6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分析其与GCS及GOS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白细胞计数越高,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GCS及GOS评分有负相关关系(r=-0.832、-0.757,P<0.05)。结论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对评估急性颅脑创伤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 标签: 白细胞计数 颅脑创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麻醉处理应用于急性创伤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急性创伤颅脑损伤患者90例,分别分为90例患者为一组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分别是75.6%和93.3%,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4.4%和4.4%,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进行创伤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实施临床麻醉处理,有助于提高临床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临床麻醉 处理效果
  • 作者: 龚鸿昌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亚低温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146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亚低温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的良好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Barthel指数,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治疗急性颅脑创伤中应用亚低温联合醒脑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升恢复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简介:窒息是颅脑创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外伤后引起的意识障碍、后组脑神经损伤、脑干损伤或消耗体弱,以及镇静药物过量使用等原因引起的咳嗽或吞咽功能障碍,或颌面部颅底骨折大量出血、呕吐物及痰液聚集、不当进食等均可以引起窒息。发生窒息后如不及时处理呼吸衰竭以及随之出现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因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我院自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共救治颅脑创伤后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并诱发急性呼吸与左心衰竭患者15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颅脑创伤后 呼吸衰竭 窒息后 临床分析 诱发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办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全国颅脑创伤学术会议”将于2010年3月19~2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就颅脑创伤的规范化救治进行专题讲授,内容包括颅脑创伤院前急救、颅内血肿、弥漫性脑水肿的手术指征、脑水肿治疗、颅脑创伤并发症及后遗症处理等,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有重大意义。会议提供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Ⅰ类学分8分。

  • 标签: 颅脑创伤 学术会议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神经外科专家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弥漫性脑水肿
  • 简介:摘要颅脑创伤(TBI)是发生于头部的外伤,因脑组织的特殊生理功能,TBI的死亡率居全身其他部位外伤之首。因此,无论战时或平时对TBI的抢救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TBI后4种主要的难治性并发症如低钠血症、硬膜下积液、间脑发作以及长期昏迷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以期通过立足于临床,将上述TBI难治性并发症的治疗置于TBI患者临床管理的重要环节,探索合理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颅脑创伤 并发症 低钠血症 硬膜下积液
  • 简介: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层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数量,分别就原始轴位图像、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原始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隐匿性的颅脑创伤病灶,回顾性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数量要多于原始轴位图像,但回顾性薄层重建与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就16层螺旋CT检查急性颅脑创伤而言.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能够明显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

  • 标签: 颅脑创伤 16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