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两性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过量的胆汁进入结肠后会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腹泻,即胆汁腹泻(BAD)。目前诊断BAD的金标准是75Se-牛磺胆酸潴留试验,其他方法包括血清标志物(补体C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检测和胆汁螯合剂(BAS)的诊断性治疗。BAS是BAD的一线治疗手段,主要药物有考来烯胺、考来维仑和考来替泊等。本文就BAD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胆汁酸 腹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胆碱酯酶、胆汁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32例肝脏疾病确诊患者(即为观察组)以及同期入院行常规体检的62例个体(即为对照组)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胆碱酯酶、胆汁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胆碱酯酶低于对照组、胆汁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血清胆碱酯酶 总胆汁酸 肝脏疾病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胆汁核受体(FX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研究表明其具有广泛的生理学意义,参与了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耐受、2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蛋白尿的发生发展等代谢综合征。本文将FXR在肾脏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胆汁酸核受体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胆汁代谢水平与超重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2010年至2012年,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面向市城区搜集了22 302名孕妇资料,随后选取其中有孕早期血样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例及年龄特征匹配的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名,建立了以妊娠期糖尿病为目标疾病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借助该研究人群,本课题以超重为研究目标进行分组,获得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166例,非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320例;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胆汁代谢水平与超重关联的评价。结果超重组中初级游离型胆汁水平高于非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与低水平人群相比,血清胆酸(cholic acid, CA)水平>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9(95%CI 1.14~3.80,校正后P=0.040);血清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水平>0.043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15(95%CI 1.22~3.78,校正后P=0.040),其余胆汁水平与超重关联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对各胆汁进行筛选,发现CA可能与超重的发生独立相关;与低水平(CA≤0.086 nmol/mL)人群相比较,当CA>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3(95%CI 1.11~3.74, P=0.022)。结论妊娠早期血清CA和CDCA的代谢水平可能与超重发生相关,其中CA与超重的关联可能具有独立性。

  • 标签: 妊娠早期 胆汁酸 超重 脂质代谢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因发病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一经发现均属于晚期,预后不良。胆汁胆汁的主要成分,它可通过胆汁受体作用于胆管细胞,在胆管癌的发生演变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调节胆汁代谢参与胆管癌的发生。现主要针对胆汁胆汁受体在胆管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在其中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胆管癌 胆汁酸 胆汁酸受体 肠道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化剂吐温-80(Tween-80)对电离辐射诱导胆汁肠肝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C57BL/6 J小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Tween-80组和照射+Tween-80+丁酸组,每组12只。采用特制的屏蔽装置及γ射线辐照仪对小鼠进行腹部局部照射。照射前7 d,照射+Tween-80组和照射+Tween-80+丁酸组小鼠每天给予Tween-80灌胃,健康对照组及单纯照射组给予水灌胃;照射后照射+Tween-80+丁酸组每天给予丁酸灌胃直至麻醉处死,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Tween-80组分别每天给予水灌胃直至麻醉处死。照射后21 d,取小鼠小肠及粪便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小肠及粪便中胆汁的含量;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小肠和(或)结肠样品中TGR5及JAM-A的表达,计算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比率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结肠中GPR43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单纯照射组相比,Tween-80预处理的受照小鼠小肠中胆汁含量进一步降低,粪便中胆汁含量升高(7.92%、7.99%,t=3.93、2.94,P<0.05);介导胆汁发挥生物学功能的TGR5受体及其下游JAM-A表达水平下降(20.93%、9.91%,t=4.85、5.14,P<0.05)、结肠IL-10/IL-12比率(抗炎指标)降低(4.59%,t=3.39,P<0.05);结肠中能结合短链脂肪使其发挥作用的GPR43蛋白表达量降低。丁酸给药使得小鼠小肠胆汁含量回升(8.06%,t=9.25,P<0.05)、粪便中胆汁含量降低(14.41%,t=4.71,P<0.05);TGR5及JAM-A表达量升高(19.35%、32.71%,t=7.69、19.23,P<0.05),小肠及结肠IL-10/IL-12比率升高(2.39%、4.05%,t=3.38、5.92,P<0.05);结肠中GPR43蛋白含量增加。结论Tween-80加重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胆汁肠肝循环障碍,给予丁酸能够改善Tween-80对受照小鼠胆汁肠肝循环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腹部局部照射 吐温-80 丁酸 胆汁酸肠肝循环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在机体营养物质吸收、代谢和免疫防御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被认为是维持人类宿主健康的基石。肝脏中合成的胆汁进入肠道后不仅能促进脂溶性物质的吸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又可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转变成次级胆汁,并通过肠肝循环被重吸收回肝脏。肠道菌群和胆汁之间复杂的对话机制参与炎症性肠病(IBD)等肠道炎症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肠道菌群、胆汁及其交互作用对IBD的影响和治疗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胆汁酸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脱氧胆酸在诱导小鼠肠炎过程中对肠道菌群及胆汁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脱氧胆酸组和对照组,脱氧胆酸组小鼠给予含0.2%脱氧胆酸饲料,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连续喂养24周。采用HE染色观察肠道组织炎症程度并作评分,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定量分析小鼠粪便中各级胆汁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胆汁相关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脱氧胆酸组回肠末端和结肠病理组织学炎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脱氧胆酸组粪便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厚壁菌门比例下降,梭菌属ⅩⅠⅤa比例显著下降(均P<0.05)。脱氧胆酸组小鼠粪便中胆汁、次级胆汁、非结合胆汁、牛磺-α-鼠胆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脱氧胆酸组胆汁转运基因有机溶质转运蛋白β(Ost-β)、胆汁信号分子法尼醇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表达均明显减少(均P<0.05),而肝脏胆汁合成限速酶基因Cyp7a1、Cyp7b1和Cyp27a1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脱氧胆酸能诱导小鼠肠炎发生发展,可能与其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以及通过FXR-FGF15信号通路促进肝脏胆汁合成有关。

  • 标签: 肠道炎症 脱氧胆酸 肠道菌群 胆汁酸 焦磷酸测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法尼醇受体 小鼠 炎症性肠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oux-en-Y胃旁路术(RYGB)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胆汁信号及糖异生的影响。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8)和手术组(n=8)。手术组行RYGB术,假手术组在与手术组相同位置行胃肠横断并原位吻合。术前及术后第1、2、4、6、8周测各组摄食量和空腹血糖;术前、术后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敏感试验(ITT);术后8周留取空腹血清检测胆汁水平,留取肝脏组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尼醇X受体(FXR)、小异二聚体伴侣(SHP)、磷酸烯醇式丙酮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mRNA表达水平,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手术组术后第4、6、8周摄食量[(18±2)、(19±3)、(20±4) g/d]显著低于假手术组[(24±3)、(28±4)、(26±3) g/d],手术组术后第2、4、6、8周空腹血糖[(6.9±0.9)、(6.0±1.1)、(6.4±0.8)、(6.8±0.7) mmol/L]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2.9±1.4)、(10.8±0.8)、(9.4±1.1)、(9.0±1.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7、5.091、3.394、9.209、9.982、6.239、5.098,P<0.05);术后2周,手术组OGTT、ITT曲线下面积[(898±118)、(428±85) mmol/(L·min)]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 508±108)、(788±98) mmol/(L·min)],术后8周,手术组OGTT、ITT曲线下面积[(975±102)、(455±76) mmol/(L·min)]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 575±96)、(775±86) mmol/(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90、7.849、12.120、7.886,P<0.05);术后8周,手术组大鼠血清胆汁[(105.17±14.81) μmol/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68.87±10.81)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0,P<0.05);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肝脏FXR和SHP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1.67±0.31比1.17±0.11、2.37±0.21比1.33±0.18),PEPCK和G6Pase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0.77±0.12比1.15±0.14、0.87±0.08比1.0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9、10.640、5.829、3.976,P<0.05)。结论RYGB术改善T2DM大鼠糖代谢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术后肝脏胆汁信号上调进而抑制糖异生有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胆汁酸 糖异生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胆汁-法尼醇X受体(FXR)-脂质代谢通路探讨天然高负氧离子对亚健康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亚健康模型组30只。对照组予普通饲料,模型组予高脂高糖饮食及限制日常活动,造模时长5周。亚健康模型建立成功,恢复饲养条件,高负氧离子干预组(康养组)带往天然高负氧离子环境康养7 d,自然恢复组大鼠喂养地点不变。比较康养前后大鼠外观、力竭游泳时间。收集外周血进行血生物化学检测。荧光双染法检测肝组织FX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半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胆汁-FX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FXR、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活力下降,甘油三酯[TG,(1.18±0.20)mmol/L与(0.65±0.12)mmol/L]及胆固醇[TC,(1.23±0.29)mmol/L与(1.00±0.25)mmol/L]水平升高,P值均< 0.05,提示存在肝脂肪变性;康养组与自然恢复组大鼠TG、TC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康养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模型组相比,康养组及自然恢复组大鼠肝脏内FXR、PPARα的表达增强,而SREBP-1c的表达下降;康养组与模型组FXR、PPAR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9.27±0.26与6.77±0.20、9.71±0.21与7.09±0.24,P值均< 0.01;自然恢复组FXR、PPAR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7.99±0.30、8.44±0.28,与模型组比较,P值均< 0.05。康养组与模型组的FXR、SREBP-1c的蛋白水平比较,分别为1.30±0.19与0.43±0.28、1.56±0.22与2.43±0.19,P值均< 0.01;自然恢复组的FXR、SREBP-1c蛋白水平分别为0.81±0.33、2.10±0.38,与模型组比较,P值均< 0.05。表明天然高负氧离子环境可增强肝脏脂质代谢能力,改善脂质紊乱情况。结论天然高负氧离子具有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能力,对轻度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亚健康 脂质代谢 天然高负氧离子
  • 简介:摘要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专家共识。近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诊治推荐意见22条。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肝病,胆汁淤积性 诊断 治疗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琥珀氢化可的松联合腺苷蛋氨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ICP患者1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68)。对照组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采用琥珀氢化可的松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外周血辅助型T细胞1(Th1)、辅助型T细胞2(Th2)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水平、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9%(65/68)高于对照组82.35%(56/68)(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24.74±4.58)U/L比(36.58±5.77)U/L,(22.32±5.11)U/L比(38.51±6.32)U/L](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54.47±9.25)ng/L比(46.32±8.96)ng/L],IL-4水平低于对照组[(31.47±5.32)ng/L比(38.24±5.47)ng/L](均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ICP患者治疗中,琥珀氢化可的松联合腺苷蛋氨酸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通过调节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肝脏损害,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腺苷蛋氨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功能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婴采用营养治疗方法,探究该方法的有效性。方法: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入住本院肝病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所有婴儿中,使用统计学方法随机选择其中的76人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患婴。将这些样本患婴均分成2个小组,普通组患婴接受医院常规化的退黄利胆保肝针对性治疗,奶粉选择普通型奶粉。营养组患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肠内营养性治疗,采用半要素饮食,即奶粉中添加中链脂肪成分。

  • 标签: 胆汁淤积性肝病 婴儿 营养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胆汁淤积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时间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将50例应用西医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的50例胆汁淤积性疾病的患者使用蒙西医结合方法的为研究组,试验开展时间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试验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实验室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0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的82.00%(P

  • 标签: 蒙西医结合 胆汁淤积性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胆汁反流到胃中,引起胃粘膜损伤甚至糜烂出血的一种疾病。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综述近5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针灸治疗现状。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针灸治疗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