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局部抗生素冲洗治疗慢性增生胆管(chronic proliferative cholangitis,CPC)的疗效。方法建立大白兔CPC模型,随机分为CPC组20只(胆管不冲洗氧氟沙星)和实验组20只(胆管内冲洗0.5%氧氟沙星)。仅切除胆囊,游离胆总管(假手术)大白兔20只设为正常组。对正常组、CPC组和实验组胆管组织内炎症情况、胆管细胞增生胆管纤维化程度、胆管结石形成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CPC组相比,胆管组织中炎症指标脂多糖和白介素-6[(1.21±0.13)比(3.24±0.21),(1.52±0.22)比(3.10±0.23)]、胆管细胞增生指标环加氧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15±0.12)比(4.07±0.22),(2.44±0.14)比(3.22±0.21)]、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和胶原1[(2.44±0.28)比(4.36±0.44),(1.54±0.13)比(2.22±0.18)]及结石形成指标β-葡萄糖醛酸酶和粘蛋白5AC [(1.74±0.20)比(3.42±0.31),(1.47±0.15)比(2.81±0.22)]相对表达均明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道局部持续冲洗抗生素可有效缓解胆道慢性炎症,抑制胆管细胞的过度增殖和胆管纤维化,并降低结石形成能力,进而发挥控制CPC的作用。

  • 标签: 胆管,肝内 结石 慢性增生性胆管炎 抗生素 局部冲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胆管胆管系统急性细菌感染。胆管内的细菌以肠源性为主,包括需氧的革兰阳性和(或)阴性球菌或杆菌,以及厌氧菌。其中厌氧菌培养的阳性率近年有所升高,占20%~30%。胆管内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度存在个体差异,在细菌培养的同时要做药敏试验,取得胆汁后应立即涂片检验,观察大体菌种初步供选择抗生素时参考,一般先用较为广谱的在胆汁内浓度较高的头孢类第三代抗生素和甲硝唑。本文旨在探讨急性胆管的临床诊治。

  • 标签: 急性胆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护理工作在重症胆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总结我科收治的重症胆管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均得到康复。结论护理质量的提高是治愈重症胆管的关键措施之一。

  • 标签: 重症胆管炎 发病机制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重症胆管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目前仍是胆道外科的治疗难题。早期明确诊断后,及时解除胆道梗阻引起的胆管内高压,阻断细菌和毒素入血触发炎症"瀑布反应"是治疗的关键。黄志强院士提出的"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十二字方针,至今仍是急性胆管的治疗准则。积极胆道引流,及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时予以抗菌治疗及多器官功能支持,可显著改善疾病转归,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胆管炎 胆结石 引流术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重症胆管(ACST)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3年11月~2016年3月共收治17例急性重症胆管患者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本组临床治愈14例。并发症急性胰腺1例,胆漏1例,胆道残余结石1例,通过严密的术前观察与术后精心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密的术前观察和正确的引流管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的关键。

  • 标签: 重症胆管炎 围术期 胆道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住院患者手术治疗急性胆管病例资料。结果68例均实行手术治疗,48例好转出院;20例留院关察。结论急性胆管患者,要在病情趋稳定不失时机地早期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胆道减压,胆汁引流,术式力求简单有效,重视肝内胆管梗阻的解除。

  • 标签: 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术治疗
  • 简介:重症胆管(ACST)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重症胆管病理反应复杂,发展迅速,极易导致中毒性休克,病死率高达25%。多年来一直备受临床外科同仁的关注。我们1994~2003年共收治ACST病人44例,死亡1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重症胆管炎 诊断 治疗 急腹症 中毒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急性胆管(ACST)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38例ACST患者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8例ACST患者中,入院6h内手术25例,死亡1例;6h后手术13例,死亡3例。结论ACST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早期手术行胆道减压、胆汁引流能降低其死亡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胆管炎 手术治疗 胆道减压 胆汁引流
  • 简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是一种由可以累及整个胆管系统的弥漫性炎症和纤维化引起的胆汁淤滞性肝病变。进行性的病理过程造成肝内和肝外胆管闭塞,最终引起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10%~30%的患者在病程中可以出现胆管癌。

  • 标签: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手术治疗 免疫抑制剂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胆管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胆管患者56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诊疗方式,观察其疾病转归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6例患者中,最终有50例(89.29%)成功治愈,死亡1例,因不能耐受手术而保守治疗无效放弃治疗的5例。在非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于病情缓解后选择了手术治疗,1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或消失,治疗效果满意,5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效。26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而痊愈的有22例,1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衰竭。结论对于急性胆管的患者应首先根据其病情进行轻重分型,尽早诊断,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对于较严重的急性胆管,应尽快减压解除梗阻并引流。

  • 标签: 急性胆管炎 手术 保守治疗 减压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00-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3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的临床资料,采用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行肝叶/段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一次取尽率73.33%,残石率26.67%;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一次取尽率76.92%,残石率23.08%;肝叶/段切除术均未发生结石残留。结论根据患者临床指征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关键,可有效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炎 纤维和电子胆道镜
  • 简介:摘要急性重症胆管(acutecholangitisofseveretype,ACST)是在胆管存在梗阻或不存在梗阻因素,而发生的胆管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目的讨论急性重症胆管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出现精神症状。脉率大于120次/min。血细胞计数大于2×109/L。体温高于39℃或低于36℃。胆汁为脓性,切开胆管胆管内压力明显增高。血培养阳性。

  • 标签: 急性重症胆管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来我院治疗21例急性重症胆管的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21例病人,死亡3例,死亡率14%。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2例。9例中毒性休克患者经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后,7例得到缓解。结论①对急性重症胆管患者,一经确诊排除病人情况极差,都应在短时间内尽早手术,解除胆道梗阻。②合并休克的患者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的保护病人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重症 休克 手术时机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无拘束、可复性大鼠急性重症胆管(ACST)模型。方法将按月龄、体重相近两两配对同窝饲养的26只大鼠分为两组:ACST模型组(ACST组,n=13)和假手术组(SO组,n=13),两组均进行颈外静脉置管建立无拘束模型。ACST组于胆总管结扎后0h、24h、48h、72h监测胆总管压力;两组分别于胆总管注射内毒素后0h、12h、24h、48h采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于造模后24h、72h分别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ACST组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胆总管压力逐渐提高,至72h达到(11.00±0.72)cmH2O,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69、6.21、13.41,P均<0.05);ACST组大鼠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血清TBIL、ALT和TNF-α水平逐渐上升,不同时点均明显高于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28、12.04、11.88;10.03、28.18、20.55;14.27、20.67、36.89,P均<0.05)。病理学检查亦证实:ACST组于造模后24h即有肝细胞轻度水肿,细胞浸润;造模后72h可见肝细胞大片状坏死,汇管区细胞浸润明显。而SO组24h后大体观察未见明显异常,72h后较前无明显病理变化。ACST组术后24h、72h较同一时点SO组肝组织损害程度积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00、7.23,P均<0.05);且72h肝组织损害程度积分高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5)。结论ACST模型能够模拟临床,基本能反映人ACST的早期病程和病变,也适合ACST术后做进一步的实验性研究。

  • 标签: 急性重症胆管炎 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重症胆管患者中应用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急性重症胆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42例急性重症胆管患者中,其中胆管结石患者有35例,所占比例为83.33%;肿瘤梗阻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为14.29%;胆管蛔虫患者有1例,所占比例为2.38%;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1.90%,其中年龄>60和年龄≦60的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病因分析,其中2例患者是感染性休克,1例呼吸衰竭,1例肾衰竭,1例术后心律不齐。结论急性重症胆管在外科治疗中,正确把握手术时机且合理选择手术类型,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 重症胆管炎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