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髓输注生脉注射液抗休克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各20只。其中假手术组仅接受麻醉,模型组及干预组麻醉后接受失血性休克造模,造模后模型组接受骨髓输注生理盐水,干预组接受骨髓输注生脉注射液,比较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EPO含量变化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①骨髓腔输注生脉注射液可以明显提高失血性休克模型实验兔的EPO的含量;②经过不同药物的骨髓腔输注后可以发现干预组实验兔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模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经骨髓腔通路具有理想抗休克疗效,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EPO有关。

  • 标签: 休克 骨髓腔通路 生脉注射液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机制。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参附注射液组(5ml/kg)、高剂量参附注射液组(10ml/kg),腹腔注射给物。给药5min后,各组舌下静脉注射内毒素10mg/kg,建立感染性休克SD大鼠模型,分别于内毒素注射30、60、90、120分钟后测耳廓微循环血液灌注量(PU),运动血细胞浓度(CMBC)、血细胞运动速率(V)值。结果注射内毒素后,相对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低、高剂量参附注射液组的PU下降趋势均显著减小(P<0.05)、对CMBC及V有显著的升高作用(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内毒素感染性休克SD大鼠的微循环。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休克 内毒素 微循环
  • 简介:在活体情况下通过全定量测定的方法观察红花注射液(CTL)对休克时家兔肠系膜微血管口径、血流速度、血液灌流量的影响,CTL对休克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略),红花注射液对休克家兔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流速度的影响正常状态下家兔肠系膜内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为(1.03±0.12)mm/s

  • 标签: 动力学研究 抗休克血液 注射液抗休克
  • 简介:目的以七乙酰-1-α-溴代乳糖为供体,以不同聚合度的缩乙二醇(n=4,5,6)为连接臂合成三个二聚乳糖化合物;以重症烧伤大鼠为模型,研究其体内抗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活性。结果研究表明与对照组(食盐水)相比,这三个合成的二聚乳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休克活性。结论以缩乙二醇为连接臂合成的二聚乳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休克活性;聚合度的不同,对抗休克活性有显著影响。

  • 标签: 二聚乳糖化合物 抗休克 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
  • 简介:摘要复苏性主动脉腔内球囊阻断术(REBOA)是早期抗休克的重要技术方法,能够快速实现有效止血、维持基础血压、保证、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提高患者抗休克救治成功率。但是由于REBOA可能引起远端严重缺血等并发症,限制了其使用。随着临床认识的进步和抗休克救治理念的不断提高,REBOA有了重大进展,包括pREBOA和iREBOA的使用,在心脏骤停情况的使用等。为了更好的使用REBOA,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立完善的医疗救治制度和培训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手的综合治疗手段。方法对本院2006年2月~2009年12月间的9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治疗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急诊手术。经过救治护理。全部91例病患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术中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变化以及配合手术医师,缩短手术时间,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休克治疗在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中的价值。方法42例重度烧伤休克患者,通过不同的抗休克治疗,根据休克期是否平稳过渡,或在休克出现前进行防治。结果42例中2例患者由于发病后收住时间超过20h,最后死亡,其余40例均痊愈。结论重度烧伤患者要尽早给予正规有效的液体防治休克,使其休克期平稳过渡,可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标签: 烧伤休克 平稳渡过 康复
  • 简介:摘要休克(shock)是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失血性、创伤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源性、过敏性和内分泌性等)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而导致急性全身性体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组织和脏器灌注不足、组织和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其本质是机体毛细血管网内广泛而严重的灌注衰竭、组织中氧和营养代谢底物供应降至细胞可以耐受的临界限水平以下,并发生严重的代谢废物积聚。是贯性变化,临床变化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死亡率较高。按临床表现可分类为暖休克和冷休克;而按休克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分类为低血容量性、心源性、阻塞性和血流分布性休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药物的选择及治疗,并发症及治疗。结论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颇高,临床应尽可能早期识别心源性休克,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休克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治疗
  • 简介:休克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并导致急性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使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缺血、缺氧而产生代谢障碍与细胞受损的病理状态。本文采用我中心2002-01~2002—03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64例,用纳洛酮治疗32例,常规治疗32例,经临床观察,纳洛酮治疗休克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报告如下:

  • 标签: 休克 纳洛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心源性休克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29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痊愈21例,占72.4%;有效6例,占20.7%;总无效2例,其中死亡1例,占6.9%,总有效率为93.1%。结论对心源性休克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复发率与死亡率。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休克是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引起细胞氧利用率不足。休克是重症监护室(ICU)中的常见的疾病,大约有1/3的ICU患者受到影响。本文将对如何早期地识别及治疗休克予以综述,旨在为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休克 早期识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的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我科收治 5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 38例抢救成功、 12例死亡。结论:临床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高,尽可能早期诊断心源性休克,严密监测和及时、正确的采取抢救措施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关键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