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应用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抗菌实行分级管理,记录干预前后抗菌使用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抗菌实行分级管理干预后抗菌使用率由原来75.6%下降到56.4%,人均抗菌使用频次也由(21±0.2)次减少到(15±0.61)次;人均抗菌费用也有所减少;在特殊类、非限制类、限制类抗菌使用频次也比干预前要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应用有巨大影响,它实行能够减少抗菌不合理应用,提高门诊对抗菌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门诊 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菌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使用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出院患者1000例病例资料。其中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之前患者500例,实施抗菌分级管理制度之后患者500例,对比分析抗菌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医院抗菌使用情况。结果抗菌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我院抗菌使用率、人均使用频率及人均抗菌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抗菌进行分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抗菌滥用行为,合理指导抗菌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使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临床应用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我院 2013年和 2014年抗菌使用各项数据,并选取使用排名前 5抗菌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两年各项数据对比分析,了解到 2014年抗菌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相比 2013年都有所下降,且 P< 0.05。同时在注射和口服抗菌种类和 DDDs上也呈下降趋势,并控制在卫计委规定标准指标内,使用频率最高抗菌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患者身体伤害最小,预防感染效果最佳。结论:我院抗菌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有效抑制了抗菌使用量,让其使用更加规范合理,整治效果显著,还需要继续专研,持续改进,加大抗菌临床应用管理,确保患者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用药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急诊抗菌使用情况,促进急诊抗菌用药规范合理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急诊患者病历及处方,对急诊药物使用处方,急诊抗菌使用及急诊抗菌输液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经抗菌临床使用干预后,急诊抗菌使用率及抗菌输液使用率均显著下降。结论我院抗菌整治取得了有效成果,整治后抗菌使用均合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抗菌输液 抗菌药物整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菌管理对抗菌合理应用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7月抗菌应用中开展抗菌管理,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150例应用抗菌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抗菌应用期间是否开展抗菌管理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用药干预)与实验组(75例:开展抗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药物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抗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67%)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4.00%)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接受抗菌治疗患者临抗菌管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 标签: 抗菌药物管理 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我院抗菌使用合理性与临床疗效,使得抗菌使用更加规范和合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10月100名呼吸内科患者作为干预组,2015年2月以前出院100名呼吸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对干预组100名患者应用我院为其制定一系列干预方案进行合理干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抗菌使用率、是否存在抗菌不合理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比例、住院时间长短、抗菌不合理使用发生率以及抗菌费用情况等,并对比较结果进行综合性合理评价。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干预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具有更为合理抗菌联合用药比例、较低不合理用药比例、较低抗菌费支出、较短住院时间等,干预组和对照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呼吸内科抗菌应用方面进行干预实践是可行和有效,可以应用于长期实践过程中。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干预
  • 简介:目的:对呼吸内科应用抗菌干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使用率、联合用药率、不合理使用率和抗菌费用在药费支出中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服务满意度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抗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抗菌不合理使用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抗菌药物 呼吸内科 预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治疗细菌性肺炎效果以及成本分析。方法选取我院392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A、B、C、D组,每组患者25例,分别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头孢呋幸钠治疗,观察各组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且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7.58%、97.87%、95.83%和96.43%(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是13.54、17.10、14.89和14.10。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4种治疗细菌性肺炎药物最经济药物

  • 标签: 抗菌药物 成本 细菌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科(各病区)、分品种控制抗菌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管理。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12月和2013年1—12月抗菌使用强度变化。根据医院分科分品种控制抗菌使用强度前后一段时期抗菌使用品种、数量、时间,以各临床科室为单位分别对重点品种(使用强度排名前十、尤其是运用二联、三联抗菌品种)进行抗菌使用强度监测,并计算出各科室抗菌使用强度作前后对比;相同方法计算出全院抗菌使用前度,并作前后对比。结果全院抗菌使用强度由2012年57.12DDDS下降为目前41.1DDDS,使用强度下降26.02DDDS。结论分科分品种控制抗菌使用强度可有效达到控制、干预目的,促进我院抗菌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专项治理活动对住院患者抗菌使用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专项治理活动前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患者抗菌使用情况,统计本院专项治理活动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患者抗菌使用率,比较专项治理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抗菌使用情况、使用金额、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抗菌专项治理活动后抗菌使用率、使用金额、不合理使用情况均低于治理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专项治理活动可减少住院患者抗菌使用率及不合理使用抗菌情况,促进抗菌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治理活动 使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49-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专项整治前后抗菌应用情况,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临床科室抗菌使用强度,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抗菌专项整治,抗菌使用强度较前下降。结论抗菌专项整治活动有助于促进抗菌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使用强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在抗菌专项整治前后抗菌使用情况,为今后临床抗菌应用提供科学合理依据。方法选用我院于2012年1-5月及2015年1-5月收治1512例骨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分析专项整治前后抗菌使用情况并做相应对比。结果经对比分析,经过专项整治后骨科患者使用抗菌强度明显降低,且在选择抗菌类型和围术期使用抗菌方面具有明显改进。结论经过专项整治活动,骨科患者抗菌应用合理性显著提高,针对存在问题,应常态化管理,巩固并进一步促进抗菌在临床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骨科 药物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菌专项整治前后门诊内科抗菌应用情况,为抗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抗菌专项整治前(2011年1~9月)及整治后(2012年1~9月)门诊内科处方各6000张作比较,对抗菌在干预前后使用、联用、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门诊内科抗菌使用率为48.40%,干预后下降到16.60%,下降了31.80%;不合理用药由干预前23.03%下降到干预后12.95%,下降了10.08%。结论我院抗菌在干预前使用率偏高,干预后大大降低;体现了干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门诊 合理用药 分析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