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士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护士本身文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她们在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表现不一,我们在提高护理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培养,提高整体护理和综合素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规范护理员的工作行为,提高护理员的专业护理知识水平,提高职业素质,更好地协助护士服务患者。通过规范化管理和培训,加强自我防护、预防医院交叉感染,不断提高整体素质。进一步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护士非护理时间,真正把护士从繁杂的非专业工作中解脱出来,能集中精力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增进护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促进护士贴近患者,我院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对我院22名护理员进行规范化培训,2014年8月对15名护理员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本文将针对我院“规范护理员培训,提高护理员整体素质”活动,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 标签: 护理员培训 整体素质 规范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的医疗服务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这就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人文护理实施,诠释了“以人文本”的护理理念.而人文护理的开展,对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人文素质与人文护理定义与内涵的阐述,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关键词人文素质;护理;以人为本;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89-02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就曾说过“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达到治疗和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1.这其中就包含有人文的思想在里面.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护理水平,营造一种独特的人文气氛,使病人可获得一个相对自由、愉快、安静、有益身心健康的康复环境,将美与爱融为一体,弘扬一种“人、健康、环境、护理”的新概念2.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科在医院中属于特殊的科室,需要人性与爱护。儿科护理较为特殊,需要各方面的配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护理在不断发展,儿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儿科护理人员己不单单是一个单纯按照医嘱去进行护理的人员,而是在疾病治疗的各个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轮换扮演着或教育者或协调者或管理者等的角色。儿科护理是一项需要耐心、细心且有条不紊的工作,对于不同的患儿要制定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儿科护理人员来说,心理素质往往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尤其是解决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因此,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促进护患关系的进一步融洽,使儿科护理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 标签: 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健康的需求愈加强烈,护理模式从传统的责任制护理发展到现在的整体全面护理。现分析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提出人文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并重是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方法和途径,以深化护理教育改革,为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人文素质教育 意义 方法和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组对比,探讨不同护理教育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应。方法选取本校2014年9月入学的学生100名,随机分成2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研究组采全面护理教育模式,1年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分,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对照组的综合素质得分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教育 学生素质 全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改革在高职护理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养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我校招收的护理学专业学生60名,按照教学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名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作为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优化改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学习后综合考核成绩及护理职业素质的养成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在高职护理教学中进行优化改革,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质量,增加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程度,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职护理 职业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在世界经济冲击我国卫生体系的浪潮下,护士长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转变观念、适应角色,具备多元意识,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注重情商培养,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绩效评效,注重下属业务素质的提高,重视质控管理等方面就新形势下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护理管理技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素质 护理管理 技巧 角色 情商 人本原理
  • 简介:当前世界各国均出现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职业素质本位成为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与课程教学密切相关。在高职老年心理护理课程的教学中,要以职业素质本位为基础,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来适应素质本位教学理念要求,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 标签: 高职教育 职业素质本位 老年心理护理课程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快速、高效、安全、温馨”是急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护士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急诊护士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姿态和仪表、强烈的急救意识、过硬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敏锐的思维观察能力和突出的应变能力、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能力、较高的法律意识。如此才能在优质护理服务中胜任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及持续改进的动力。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 护士 素质
  • 简介:摘要在进行儿科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的是年龄幼小的患者,这些患者和普通的患者具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进行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从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那里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护理管理的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这就要求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之中,不仅仅要对患者进行生理方面的精心护理,还要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儿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患者的心理的心理护理措施,保证患者能够在接受护理治疗的过程中,放松自己的身心,配合护理工作人员的治疗,保证儿科护理管理工作的护理效率,进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心理素质 儿科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对医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群体,这一群体业务水平能够反映出医院的整体水平,一般而言,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两种基本素质,一是个人素质,包括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个人形象,二是业务水平,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业务素质等。这两方面的素质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如此,才能承担相应的护理工作,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护理。本文也正是从这两方面来阐释了医院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仅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医院护理人员 基本素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使得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焦点话题。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发展,养老护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针对当前形势,服务机构需要不断加强养老护理团队的培训,构建一批高服务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文章中,对养老护理人员现状及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养老护理 现状 培养策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