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拇趾甲皮联合第二趾骨关节及肌腱再造拇指临床经验。方法我院自2004年9月起应用拇趾甲皮包裹第二趾骨关节及肌腱方法游离再造拇指缺损10例,其中拇指III度缺损7例,IV度缺损3例,缺失时间10~120天,随访6月~3年。结果再造拇指全部成活,外形逼真、感觉及运动功能满意。结论利用拇趾甲皮联合第二趾骨关节及肌腱再造拇指,能最大限度修复拇指缺损,恢复拇指功能,并且外形逼真,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拇趾甲皮瓣第二趾 游离移植 再造拇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1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和心得。方法 以我科收治的1例指体毁损离断伤(左拇指)的患者为对象,通过术前各项准备及术后严密的血运观察,严格的治疗用药,生活指导及宣教 结果 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最终成活。结论 患者手术的成功需要护士围手术期认真的指导宣教与细致的观察,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针对性,有重点的评估,大大提高了再造指体的成活率,总结护理经验与大家一起学习。

  • 标签: 拇甲瓣 血运观察 护理
  • 简介: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舒适护理模式目的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自2001年至2006年我院将舒适护理运用到足移植拇指再造手术病人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移植再造拇指术 围手术期 拇甲皮瓣 萧氏双C护理模式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筋膜及带侧襞的靴形岛状组织在改善Wassel Ⅳ-D型复术后保留指体细小及侧襞不对称外观的效果。方法2014年11月至2018年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共手术治疗46例Wassel Ⅳ-D型复畸形患儿,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5.5~24.0个月。根据尺侧主指内侧侧襞与外侧侧襞宽度的比值设计皮:小于1/2时选择带侧襞的靴形神经血管岛状,大于1/2时选择携带一侧指固有动脉的顺行筋膜。术后随访时,于根部测量畸形指矫正后指腹周径,计算相对于健侧指腹周径的比例,并采用美学评分系统(ASS,总分18分),以及家长满意度(总分5分)对所有重建拇指进行评价。结果46例中以带侧襞的靴形神经血管岛状修复30例,以携带一侧指固有动脉的顺行筋膜修复16例,所有皮无感染、坏死情况发生。术后随访10~37个月,平均19.3个月,所有患者重建拇指甲侧襞基本对称,指体周径占健侧比例为93%~103%;ASS评分38例为优(17~18分),8例为良(15~16分);家长满意度评分4~5分,平均4.83分。结论采用筋膜与带侧襞的靴形岛状对Wassel Ⅳ-D型复畸形进行指体重建,可获得较好的指体周径及对称的侧襞外观,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

  • 标签: 外科皮瓣 多指畸形 带蒂皮瓣
  • 简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按依次要求、依次满足、递级上升的特点排为5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不仅对社会科学有普遍意义,而且对护理学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为此,自2001—2008年将需要层次论运用到足移植拇指再造手术病人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拇指再造术 拇甲瓣移植 护理学 应用 心理学家
  • 简介:指甲作为手指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备美观作用外,在手捏持精细物体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手外伤的增多,要求修复或再造指甲的患者也随着增加,尤其是年轻患者。我院于2001年9月~2004年4月,采用静脉动脉化踇趾甲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指甲缺损5例6指,成活5指,感染坏死1指。术后随访6~18个月,受指与供趾外形、功能恢复满意。该方法免除了因技术条件限制而行末节截指或植皮引起的残疾或外观缺陷,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动脉化 躅趾甲瓣 再造手术 拇手指 指甲 手术方法
  • 简介:大面积床剥脱,临床可用皮修复,各有利弊。筋膜、皮下组织和筋膜皮下组织是在1981年Ponten首先介绍筋膜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3年2月至2005年5月我院应用筋膜营养床回植治疗大面积床剥脱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回植治疗 筋膜瓣 甲床 剥脱 营养 筋膜皮下组织瓣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取自示指桡背侧和拇指尺背侧的双旋转皮治疗先天性扣畸形方法,评估这种皮设计对开大虎口、松解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肤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扣畸形患儿资料。术中设计示指桡背侧长三角形皮,转位后主要用于开大、加深虎口;取拇指尺背侧三角形皮,转位后主要用于覆盖掌侧缺损皮肤。根据肌腱发育异常及肌肉挛缩情况,分别行不同程度的短伸肌腱紧缩或重建,以及拇指内在肌松解。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随后开始规律的手功能康复锻炼。术后随访皮存活情况及供区愈合情况,评估虎口开大和掌侧皮肤软组织松解的效果及拇指功能,并进行患儿父母满意度调查。结果共纳入先天性扣畸形患儿10例,平均年龄26个月(11~36个月),共11只患手,左4只患手、右7只患手。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软组织挛缩,虎口窄小。术后随访10.2个月(4~24个月),所有转移皮均成活,未发生边缘坏死。虎口开大及掌侧软组织挛缩松解效果满意,拇指外展及掌指关节背伸角度获得明显改善(掌侧外展平均42°,范围38°~43°;主动背伸角度平均1.6°,范围-5°~10°)。患儿父母对拇指和虎口外观及手功能总体满意率为100%。结论双指背侧方旋转皮切取简单,可有效起到加大、加深虎口,覆盖掌侧皮肤缺损的作用,是先天性扣畸形手术中皮修复的可靠方法。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拇指 外科皮瓣 扣拇畸形 旋转皮瓣 虎口挛缩 拇指掌侧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手指的改形修饰方法,以改善再造后的手指外形。方法对30例35指再造病例在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于踇第二趾腓侧设计并切取带血管蒂岛状皮,将第二趾腓侧皮嵌入第二足趾跖侧狭窄部分。结果再造30例35指全部成活,嵌入的第二趾腓侧皮也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21个月,再造的手指及的外形塑形较为满意,外形的美观及逼真程度较传统的第二足趾移植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结论第二趾腓侧皮移位嵌入第二足趾跖侧狭窄部分,能较好地改变第二足趾槌状外形,同时填充第二趾狭窄部分,使之更接近正常的手指外形。

  • 标签: 拇手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足趾移植
  • 简介:适合1岁3个月的宝宝游戏目的歌谣配合手指动作,锻炼宝宝手口一致的动作能力,提高其大脑反应水平。歌谣的节奏感非常强,经常配合游戏说歌谣,可以丰富宝宝的音乐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将会影响宝宝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 标签: 手口一致 节奏感
  • 简介:目的针对(足+母)趾甲皮切除后遗留创面,采用第二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修复。方法介绍一种修复(足+母)趾创面新的手术方法,并在临床上应用此种方法修复12例(足+母)趾创面。结果除1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而愈合外,余11例全部成活,浅感觉恢复,无压迫性溃疡。结论第二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转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足+母)趾创面修复新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创面 动脉 修复 移植后 逆行岛状皮瓣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联合对侧趾腓侧皮再造II度缺损手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手指末节缺损的患者8例。选择髂骨取骨植骨修复指骨缺损,根据具体需要切取一侧联合对侧趾腓侧皮,通过组合的方法再造手指,取的供区可植皮或局部皮修复,取皮的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通过门诊随访,对再造指及供区的功能和外形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再造指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再造指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感觉功能均达到S4以上,TPD为5~10 mm。供区存在趾甲缺失,两侧趾整体外形恢复良好,趾底皮肤完整,关节活动良好。结论本方法可有效的恢复伤指的功能和外形,避免足趾趾底感觉皮肤的缺失过多,减少对趾的损害,对足行走功能影响小,是一种末节手指再造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甲瓣 腓侧皮瓣 指缺损 再造
  • 简介:拇指末节完全或部分缺损后,拇指的功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即使完整的近节可以保留拇指的一部分功能,但仍失去捏拾细小物体的能力,尤其指甲缺如影响美观常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我院自2000年5月-2005年3月对43例拇指末节完全或部分缺损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带末节趾骨的[足母]进行修复,43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经随访和疗效评定,再造拇指外形和功能均佳。

  • 标签: 拇指末节缺损 移植修复 拇甲瓣 游离 显微外科技术 部分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拔联合旁真皮-脂肪填塞术治疗双侧重度卷曲型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7例双侧重度卷曲型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25~49岁,平均35岁。采用拔联合旁真皮-脂肪填塞术进行门诊手术治疗。结果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术后1~2周疼痛全部缓解。随访12~24个月,新生甲板均长出,无卷曲畸形,沟无红肿,无甲沟炎复发,患者均对疗效满意。结论拔联合旁真皮-脂肪填塞术治疗双侧重度卷曲型嵌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嵌甲 重度卷曲型嵌甲 拔甲 真皮-脂肪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串联第二足趾组合移植修复桡骨并拇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科收治桡骨并拇指缺损患者4例,按术前设计切取对健侧腓骨皮及第二足趾组合,将二者串联后移植于受区,同时修复桡骨缺损和全形再造拇指,腓骨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第二足趾剩余组织组合覆盖趾创面。结果术后4例腓骨皮及再造拇指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10~16个月,平均13个月,外形美观,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3分,功能恢复81%。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2例。供区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腓骨皮串联第二足趾组合能够一次手术解决多部位组织缺损,最大程度改善患肢功能,恢复肢体外观,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第二足趾 拇指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再造拇指时受区血管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对24例拇指组织缺损的患者,采取联合其他组织游离移植再造,其中趾-指动脉的短血管蒂移植吻合7例,跖背-虎口区动脉的中血管蒂移植吻合12例,足背-桡动脉的长血管蒂移植吻合5例。供区全部行皮修复,岛状皮修复7例,游离皮修复17例。结果术后24例再造拇指和24例供区皮均存活。22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再造的拇指功能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为6~8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供足恢复良好,远期随访无明显疼痛及跛行,无糜烂破溃。手部受区与足部供区的切口小,远期随访瘢痕小且隐蔽,外形良好。结论根据不同大小的,分别合理设计切取短、中、长血管蒂,与受区相应的血管吻合,既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又能减少供受区损伤。利用虎口区动脉作为中血管蒂的供血动脉,血供可靠,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

  • 标签: 拇指 治疗结果 甲瓣 虎口区动脉 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联合髂骨移植再造部分、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损伤致、手指毁损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46~58岁。均采用髂骨移植恢复指体长度,切取的髂骨长度为2.0~3.0 cm,植骨后,患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8 cm×2.2 cm~6.0 cm×3.2 cm,采用面积为3.0 cm×2.4 cm~6.5 cm×3.5 cm的游离尺动脉近端穿支皮覆盖创面;将髂骨部供区和皮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后1周观察皮的成活情况,术后2周观察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和评定患指外观和感觉功能,骨愈合情况及供区创面瘢痕增生情况;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指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皮均成活。术后2周,髂骨部及前臂供区创面均愈合。随访5~13个月,皮外观良好,无明显色素沉着;5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到S2级,2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到S0级;移植的髂骨均骨性愈合,无明显骨吸收;供区创面愈合良好,仅有轻度瘢痕形成。末次随访时,再造指外形与健侧指接近,功能评定:优3例、良4例。结论应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联合髂骨移植再造部分、手指,可恢复部分外形及功能,供区损伤较小,是对再造指外观及功能期望值不高者的一种较好选择。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指损伤 组织移植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外翻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23例(42足)外翻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行第1跖趾关节囊外侧松解,第1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跖骨头颈斜形截骨,术后“8”字绷带包扎,生活可自理。结果优20例37足,良2例4足,差1例1足,优良率976%。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外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 标签: 足拇外翻 微创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结论外翻畸形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结构性畸形,呈进行性加重,并经常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大多数病人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多达130种以上,比较常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有骨赘切除术、肌腱移位术、近节趾骨部分切除术、近节趾骨截骨术、跖骨远端截骨术、跖骨近端截骨术。由于畸形情况不同,这些手术可相互组合。

  • 标签: 拇外翻 手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