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握力体重指数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10月在沈阳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体检的3 598名60岁以上老年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测、握力测量和实验室检测,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握力体重指数与MS的相关性。结果握力体重指数与MS[男性(r=-0.213,P=0.000),女性(r=-0.236,P=0.000)]呈负相关。对不同性别居民握力体重指数水平进行四分位数划分,调整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随着握力体重指数降低,MS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与握力体重指数>P75者相比,男性握力体重指数<P25发生MS的相对危险度为3.714 (95% CI:2.604~5.298, P<0.001),P25~P50者为2.816 (95% CI:1.997~3.969, P<0.001),P50~P75者为1.655 (95% CI:1.169~2.343, P=0.004);女性握力体重指数<P25者为3.000 (95% CI:2.356~3.821, P<0.001),P25~P50者为2.013 (95% CI:1.592~2.545, P<0.001),P50~P75者为1.885 (95% CI:1.492~2.381, P<0.001)。男性握力体重指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626(0.595~0.657),女性为0.614(0.591~0.637),握力体重指数诊断MS的最佳切点为0.443(男性)及0.351(女性)。结论握力体重指数与MS及其组分的发生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评估握力体重指数可为MS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握力体重指数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握力训练应用于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握力训练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带管期间总体舒适度及训练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血栓、上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3.51%、0.00%、0.00%,均低于对照组22.81%、14.04%、1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带管期间总体舒适度0分、1~4分、5~7分、8~10分分别为15.79%、49.12%、24.56%、10.53%,均优于对照组5.26%、31.58%、40.35%、2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训练依从性为96.49%,高于对照组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握力训练应用于PICC置管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总体舒适度,提高训练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握力训练 乳腺癌 PICC置管 并发症 依从性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握力球对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6—8月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0—12月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置管后功能锻炼采用传统握力球,观察组功能锻炼采用智能握力球。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总分[(39.66±2.62)分]高于对照组[(18.58±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70,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2/58),低于对照组的15.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智能握力球可提高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置管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智能握力球 功能锻炼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健康成人6分钟步行测试(6MWT)距离水平以及与握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在海拔2700m高原地区居住和生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成人55例,其中男39例,女16例。调查其一般资料,对所有受试者进行6MWT距离和握力测试,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握力与年龄以及6MWT与握力的相关关系。结果按性别进行分类后,男性6MWT距离为(569.0± 41.8)m,显著大于女性的(500.7±42.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1)。受试者平均握力水平为(355.4±74.6)N,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握力与年龄呈负相关(r=0.439,P<0.01),6MWT距离与握力呈显著正相关(r=0.538,P<0.01)。结论高原地区成人6MWT为(549.2±52.2)m,而握力可以作为预测6MWT距离的有效指标。

  • 标签: 步行距离 健康成人 高原 握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肌肉质量和握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入住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 μg/L]140例和非缺乏组[20 μg/L≤25)(OH)D<70 μg/L] 61例,测定患者握力、步速及上下肢肌肉质量。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生素D非缺乏组患者的握力、上肢及下肢肌肉含量显著高于缺乏组[(33.49±9.43)kg与(29.59±10.30)kg、(4.99±1.09)kg与(4.57±1.11)kg、(15.69±3.10)kg与(14.54±3.03)kg,P值分别为0.010、0.015、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握力减低及下肢肌肉质量下降独立相关(OR=1.286,95%CI:1.197~1.346,P<0.01;OR=1.231,95%CI:1.102~1.283,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握力减低及下肢肌肉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握力 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50岁及以上人群握力、快速步行速度和认知功能的关联。方法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AGE)”上海现场第一轮调查,于2009—2010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8 643名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认知功能总分。采用两水平线性模型分析握力、快速步行速度和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8 175名研究对象年龄为(62.9±9.7)岁,其中男性3 782名(46.3%)。握力、快速步行速度平均值分别为(27.46±12.01)kg和(1.44±0.43)m/s,其词语回忆、语言流畅度、顺序数字跨度、倒序数字跨度得分及认知总分分别为(5.72±0.09)、(12.67±0.35)、(6.84±0.10)、(4.32±0.14)和(60.50±0.95)分。在调整年龄、性别、地区、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水平、慢性病共患情况、BMI、饮酒、吸烟、水果蔬菜摄入和体力活动情况等因素后,握力与词语回忆、语言流畅度、顺序数字跨度、倒序数字跨度和认知总分呈正相关(标化β值分别为0.036、0.079、0.042、0.046和0.043,P<0.05);快速步行速度与词语回忆、语言流畅度和认知总分呈正相关(标化β值分别为0.040,0.031,0.039,P<0.05)。结论握力、快速步行速度与50岁及以上人群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可成为识别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的指标。

  • 标签: 握力 认知 老年人 横断面研究 步行速度